APP下载

《经济日报》:创新是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支撑

2017-11-30

中国计算机报 2017年41期
关键词:王志刚经济日报科技人员

10月20日,十九大新闻中心举办主题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第四场集体采访,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秀杰,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恩东,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卢建军,南昌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江风益等五位十九大代表回答记者提问。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建立现代化的经济体系靠什么?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长期地、一以贯之地以科技创新支撑我们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而现代化经济体系实际上就是我们走向现代化国家必须迈过的关口和我们下一步的战略目标。”王志刚表示要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如何推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谁来驱动创新?就是靠深化改革驱动创新。所以整个科技工作是围绕着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方面来展开的。”王志刚表示,“在深化改革方面,我们主要围绕着激发人的积极性开展工作。因为一切创新活动都是科技人员完成的,科技人员有没有好的环境、有没有好的激励政策,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

按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时间表,只有不到3年的时间,科研人员对当前的创新环境是否满意?有何建议?代表们现场回应了这个问题。

“这几年我国在项目申请、经费预算、项目经费执行、项目执行汇报等环节都有了简化和改进。”王秀杰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提出要打破部门利益的藩篱。我想,未来会有更好的政策促进科学家从科研目的出发协同创新,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望做出更多科技方面的贡献。”

“我国正在形成良好的、适合科技创新的环境。”卢建军说,作为地方科技工作者,他在为陕西27.6万科技人员的工作服务中感到,激发人才的原动力,推动知识价值导向分配机制的落实,需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科技创新是产业的“供给侧”,同时也是创新政策的“需求侧”。“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才能真正加快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以企业为中心,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进行深度融合,在3年内可望做到。”江风益对未来表示乐观。他率領的团队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其研发的硅衬底黄光LED芯片电光转换功率效率远高于国外最高水平,使我国LED技术处于“局部领跑”地位。“这几年LED技术和产业发展快,主要得益于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定了相关战略和政策。”

王恩东在回答记者提问后顺便提出建议:“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国家制定科技政策时要进一步注重对企业意愿的吸纳。”

“到2020年我们进入创新型国家,时间很紧迫。作为科技管理部门,我们也确实感到压力很大。”王志刚说,科技部还将继续推进各项改革举措,为科技人员、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营造更好的环境,使大家在创新中得到价值提升,得到快乐。endprint

猜你喜欢

王志刚经济日报科技人员
What Should The Man Do
Scalar or Vector Tetraquark State Candidate: Zc(4100)∗
《经济日报》整版报道:银光集团在军民融合中提升竞争力
Analysis of X(5568)as Scalar Tetraquark State in Diquark-Antidiquark Model with QCD Sum Rules∗
制造业企业科技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Strong Decays of Charm Mesons (2680),(2760),(3000)∗
今年财政补贴社保逾9741亿元
如何提高基层科技人员撰写田间试验报告的水平
科技人员也应实行排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