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国学经典与教材融合的策略

2017-11-30钟武军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11期
关键词:国学经典主题教材

钟武军

[摘 要]传承与发扬国学经典,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历史所赋予我们的使命。将国学经典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不仅能传承优秀文化,而且能提高学生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引入国学经典的相关内容,进行国学经典专题阅读,使学生沉入经典文化,获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国学经典;教材;主题;内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1-0042-01

国学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传承与发扬国学经典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历史所赋予我们的使命。然而,从当前教学实际来看,国学经典还处于边缘地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不能不说是遗憾。实现国学经典与教材有机整合,已经成为当前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结合教材相应主题引入国学经典

人教版教材在编排上以主题组织单元。有爱国的主题单元,有反映科技成就的主题单元,有维护和平的主题单元,也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核心思想。对此,教师可以围绕其核心思想从国学经典中寻找类似内容进行整合。这是传统教学与国学经典有机融合的策略之一。

比如,人教版的《自然之道》一文,其主题是人们要照自然规律办事,否则会带来不良的后果。这一思想与道家思想是一致的。对此,教师可以引入道家人物、思想与相关内容。教学时,可为学生介绍老子生平,介绍《道德经》的相关内容,如,“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还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

对这样的国学经典内容,最好的方式则是“不求甚解”,让学生进行背诵。实践证明,学生的兴趣很高,也乐于背诵。当学生有了积累,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他们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影响他们的言行。如果一味地给学生讲解,要求学生背诵,就会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让学生生厌,这就得不偿失了。

二、结合教材进行国学经典专题阅读

相比其他版本,人教版教材非常重视传承并弘扬国学经典文化,编排了很多经典文化的内容。比如,选自四大名著的课文有《草船借箭》《猴王出世》等,选自先秦散文的有《两小儿辩日》《晏子使楚》等。教学时,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阅读方法。比如,对四大名著,可以推荐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而对古典文学作品,则可以精选相关篇目进行专题阅读。

比如,人教版五年级的《杨氏之子》一文,选自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言语》。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从《世说新语》中选择类似篇目推荐给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比如,“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等。

针对这些文言文,在指导学生进行熟读成诵的过程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交流,谈谈他们的理解。如有可能,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文言文与白话文进行对比阅读,从字数、语言等方面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文言文的特征。如,案例中进行的拓展阅读,重在让学生感知语言虽然简洁,但内容却很得体、巧妙。这样的拓展阅读,一来开拓学生的视野,二来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三、结合教材推荐类似体裁国学内容

人教版文本体裁非常丰富,有诗歌小说,也有散文童话,还有成语故事、寓言、剧本等。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围绕相应体裁,引导学生拓展类似国学经典内容。这样,在有效扩大学生阅读量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了解相关体裁,认识国学经典的内容。不过在推荐时,要考虑学生实际,尽可能选择一些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通俗易懂的,并且富有趣味的内容。

比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三》这一课,其内容是新编的三字经,即“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在学生熟读后,教师可以推荐古代启蒙教材《三字经》《百家姓》,乃至《千字文》等。古代启蒙教材《三字经》,是我国重要文化遗产之一,虽然短小精悍,但内容极为丰富。

又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识字三》,以对对子的形式呈现。教学时,可以介绍古代有趣的对联,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对对对子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推荐《笠翁对韵》这本书,让学生朗读。这样,学生不仅收获相关的对子知识,同时也在语音、词汇乃至修辞等方面有所感悟,为学好古代文化奠定了基础。

总而言之,作为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挖掘教材内涵,把国学经典与教材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让国学经典走进学生生活,浸润他们的心田。

(責编 韦 雄)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主题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