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017-11-30杨宜勇

人民论坛 2017年38期
关键词:创新力竞争力

杨宜勇

【摘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既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现代经济体系 创新力 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理念决定发展方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所谓新发展理念,就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鲜明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内的主要任务是要“跑得快”,但跑过一定路程后,就要注意调整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就会不断加深。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突出、生态系统退化问题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对外开放,而是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还比较弱,运用国际经贸规则的本领也不够强,需要加快弥补。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习近平同志强调:“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新发展理念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新发展理念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指挥棒、红绿灯。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着力实现更多的技术红利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一方面,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型国家是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我国产业和产品创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着力于广泛增进社会公平

一方面,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经济繁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系统集成的全新战略,对于整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另一方面,要继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现东西南北中经济联动。要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各异,区域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在落实区域协调发展的最新战略部署,协同实施国家各项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不断开创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离不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支撑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要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和發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具体地说是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针对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国家对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endprint

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要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要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和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守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只有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才能有效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在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中占据主动和有利位置。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系,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

发展绿色经济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一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二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三要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四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環境治理体系,五要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六要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七要严格保护耕地,八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和个人。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开放发展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开放发展理念,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直面我国对外开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外开放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

下一步,我们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要拓展对外贸易,推进贸易强国建设。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要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共享发展

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有利于促进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不断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一方面,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一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二要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三要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四要鼓励勤劳守法致富,五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六要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七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发展残疾人事业。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作者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李克强主持大会 2338名代表和特邀代表出席大会》,新华网,2017年10月18日。

责编/潘丽莉 美编/于珊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力竞争力
BAT爱少年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工作大未来
2017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榜单发布,阿里创新力领衔中国公司
创新力社会
责任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必选项
中国城市竞争力最新排名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全球十大创新力国家地区排名
2009最具创新力公司TOP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