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实证研究

2017-11-30王英红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18期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

王英红

摘 要 通过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微信公众平台实际运行情况的分析,论证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运用相关数据分析影响思想政治理论微信公众平台宣传效果因素,并对发挥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微信公众平台;大学生

中圖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8-0046-04

1 研究背景

微信公众平台(WeChat Public Platform)是腾讯公司于2012年在微信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是微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一自媒体平台,个人和组织可以群发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消息等五个类别的内容。该平台还提供大数据服务功能,可以即时获取用户分析、图文分析、消息分析等数据,准确把握用户的行为、动机与喜好,实现信息的精细化推送。微信公众平台支持PC端网页、移动互联网客户端登录,并可以绑定私人账号进行群发信息。

据微信团队发布的《2016微信数据报告》显示,微信2016年9月平均日登录用户达到7.68亿。这表明微信已经成为大学生社会交往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微信的高覆盖率和独特的传播功能使得利用这样一个公众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可能。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如何在新形势下利用这个平台,必须研究分析大学生使用微信的习惯和规律,探索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2 研究方法

本项研究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单位开通运行微信公众平台为试验和研究对象,试验时长为期30天,每天上传一篇文本信息,以关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微信公众平台的学生用户作为样本。本次研究采用统计调查法,使用该微信公众平台自带的后台数据统计工具,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定性分析。通过对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求证微信公众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了解大学生的需求和偏好,提出利用思想政治理论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思想政治宣传的对策和建议。

3 研究发现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可行性分析 微信作为大学生中最流行、最活跃的社交平台,是大学生进行社会交往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学生对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的关注度和认可度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的吸引力。本研究在测量“认可度”时,采用该平台数据统计工具中的图文消息统计功能。如图1所示,可以看到上传的文章均有用户阅读,日阅读人数最多达135人,以阅读人数计算,关注度最高达到18.4%。一个月的日平均阅读人数大约为65人,日均关注度为8.9%。试验进行期间每天的图文阅读次数都高于阅读人数,说明当日上传的信息有的用户不只阅读了一次,这表明用户对公众平台推送的内容总体是感兴趣的。

如图2所示,由于本次在试验开展前不定期地利用该微信公众平台举办了和课程相关的就业、创业和心理辅导讲座等线下活动,积累了734名用户;实验开始后在没有进行特别推广的情况下,关注该平台的人数增加到973人,一个月净增239人,关注人数有了明显增加。

微信公众平台的受众和服务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关注人数的增加能扩大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这也是增强传播效果最关键的因素,因为关注平台的学生用户不仅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受众,也是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的参与方。平台推送信息后,他们如果感兴趣或者认为好友也感兴趣,会转发好友或微信群,能够推动信息的二次传播,乃至多次传播。因此,利用思想政治理论微信公众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可行的。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宣传效果因素分析

1)推送的信息内容。本次试验时间为2015年10月23—11月23日,在为期30天的试验里,一共推送30篇文本信息,推送频次每天一次。每天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文本信息按内容分为五类。

①文学类,主要为以文字之美提高欣赏水平的文章。

②时事类,如社会新闻热点引发的社会讨论。

③生活类,主要内容为大学生活中的大学生就业、情感、集体生活等。

④励志类,即心灵鸡汤,主要是充满知识、智慧和感情的话语,可以怡情,作为阅读快餐,在挫折、抑郁时也可以带来激励人心的正能量。

⑤感悟类,为对人生的体会与总结。

如图3所示,在推送的文本信息类型与阅读比例(阅读量/推送量)关系的统计数据中发现,不同种类的文章关注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从高到低依次是生活类、感悟类、励志类、时事类、文学类。本次研究发现贴近大学生实际需求的、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联度高的大学生就业、情感、励志感悟类的文章关注度总体是比较高的。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每天群发次数限制为一次,因此社会热点新闻不能及时推送,加上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多样便捷,微信公众平台在推送时事新闻的时效性上不及其他媒介,这可能是该平台时事类信息关注度偏少的原因之一。文学类的信息关注度最低,可能跟试验开展的学校是理工科院校有关。由此可见,只要推送信息的内容符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需求,就能提高平台的活跃度。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网络信息内容的实效性要求很高,如果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信息不能捕捉用户的兴趣点,那么推送的信息会被其他信息迅速覆盖,传播价值会大打折扣。只有内容丰富、实用性强、趣味性强、语言简洁精炼、发布及时的信息,才能够吸引与留住用户,传播效果才能得到保证。因此,思想政治理论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行一定要分析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特点,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和针对性,传播的信息内容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以达到有效的传播效果。

2)推送的信息表现形式。本次试验推送的文本信息页面形式分为图文结合、文字、纯图片三大类,截取试验期间阅读人数和阅读次数排名最前和最后的两篇文章作为分析样本,进行对比分析。endprint

如图4所示,样本1是11月5日推送的关于校园是否应该恋爱的文本信息,题目是“脱不脱单?这是个问题”,不管是阅读人数还是阅读次数,都是试验期间最高的。有135人当日阅读,阅读次数为261次,说明当日的某些用户不只阅读了一次。

如图5所示,样本2是11月23日推送的信息,题目是“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阅读人数和阅读次数都是最少的,仅18人次。

两个样本对比发现,两个文本信息的表现形式截然不同。首先,排版方式上,样本1的文章采取的是图文结合的形式,图片中或者图片周围都附有简短的文字,言简意赅,视觉效果很好,读者不需要逐字阅读,便可理解主旨;样本2的文章则是纯文字的形式,视觉效果稍逊一筹。其次,阅读量上,两个文本信息的阅读人数分别是135和18,两者差距巨大。其次,阅读时效上,在统计图上,第一篇比第二篇的折线在起初阶段“斜率”大,说明学生的阅读量高,由此可以看出第一篇的阅读时效性更好。最后,认可度上,样本1的转发、收藏量与阅读量之间的比例明显高于样本2,这表明样本1的认可度更高。由此可以得出:除了信息的内容,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信息标题、语言风格、页面设计、排版也是影响阅读量的因素。

4 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本次试验活动的分析,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1)高校公共政治理论教学应重视和发挥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微信团队在2017微信公开课PRO版上发布《2016微信数据报告》。报告中显示,微信2016年9月平均日登录用户达到7.68亿,较2015年增长35%,50%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时长达90分钟。面对微信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和强大的影响力,使得学生接收和传播的信息出现多维的态势,学生思想活动的选择性增强,教师在学生思想中的影响的中心地位和权威日趋弱化。同时,学生群体互动的深度与广度加强,这样的网络深度参与和封闭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强烈反差。自2012年8月推出微信公众平台以来,微信公众账号数量在2016年已超过1200万,其中高校的微信公众平台中,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公众平台极少,这也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开发和利用微信公众网络平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顺应时代发展,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高校公共政治理论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要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大学生的生活,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个性鲜明是当代大学生的突出特点,传统意义和方式的成长辅导和道德教育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精神需求。因此,微信公众平台在注重宣扬主流价值观的同时,传播的内容要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情感、就业等方面的思想困惑,使教育能够入耳、入脑、入心,服务他们的成长成才。另外,宣传内容应当简洁明了。如今大学生每天通过互联网要接受巨大的信息量,所以更看重接收信息的速度。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的内容若太庞杂,耗时太久,会降低吸引力,关注量自然也会下降。因此,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的内容一定要做到言简意赅、主题鲜明、内容充实,这样才能吸引学生,达到更好的思想政治理论传播效果。

3)高校公共政治理论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信息要重视和加强标题、语言风格、页面和排版的设计。精良的视觉设计和标题的显著性与趣味性使人更有阅读的欲望,也是增强公众平台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标题是提高用户阅读欲望的首要动力,简短醒目、易理解的标题能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也能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文章的结构以及重点,信息能快速被用户解读,并转化为文章的阅读率。由于互联网时代信息量爆炸,人们无法像以前一样逐字逐句地研读信息中的每一句话,因此,碎片式阅读成为人们阅读的主要形式,人们喜欢简单而且能快速获得信息的方式。而微信中精良的视觉设计和标题可以有效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会提升文章的吸引力,并转化为内容阅读。

4)善于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大数据技术,提升高校公共政治理论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推送精准度。微信公众平台本身具有数据统计功能,可以实现对用户、图文、消息的分析。通过用户分析功能可以查看任意时间段内用户数的增长、取消关注和用户属性等统计;群发图文消息分析,可以查看任意时间段内图文消息群发效果的统计,包括送达人数,图文阅读量、转发量、点赞量、收藏量等数据;消息分析可查看针对用户发送的消息的统计,包括消息发送人数、次数等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行要研究图文的各种数据变化,了解每篇文章的阅读量增长、衰减趋势、阅读与转发数据变化,精准地搜集大学生的需求,把握他们的行为、动机与喜好,选择最合适的内容和素材,確定最佳的推送时间和推送频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

5)高校公共政治理论微信公众平台要和线下活动结合,增加宣传力度,提高平台的活跃度。活跃度是衡量微信公众平台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微信公众平台应不定期举办线上线下结合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和互动积极性;也可以撰写有话题的文章,如一些热门新闻的讨论,引发大家评论或者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发互动,从而提高平台的活跃度。

参考文献

[1]阮映东.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5(7):32-35.

[2]郭志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以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为例[J].理论事业,2015(1):84-86.

[3]李礼,李超民.论高校微信德育平台的构建[J].学术论坛,2014(8):162-166.

[4]黄楚筠,彭琪淋.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使用动机与传播效果研究:以中南大学微信平台为例的实证分析[J].东南传播,2014(8):122-124.

[5]何云亮,张贵云,蔡德冲.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中的应用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3):60-62.endprint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基于微信的大学生微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