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视唱练耳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7-11-30倪璐

艺术评鉴 2017年20期
关键词:视唱练耳重要性高校

倪璐

摘要: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视唱练耳课程的设置,基于培养学生音乐专业技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不断提高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因此,本文多层次探讨了视唱练耳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优化对策。

关键词:视唱练耳 高校 音乐专业教学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0-0083-02

一、视唱练耳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高校音乐专业中,视唱练耳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关键性课程,是视唱、练耳二者的统称,在学生认知乐谱、把握节奏、训练听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利于学生在掌握音乐理论知识的同时,深刻感受音乐,借助音乐技巧、方法等,客观地传达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赋予音乐作品生命力、感染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发声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不断激起学生探索欲、求知欲的关键点,也是最大化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重要保障。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利于将“教”与“学”有机融合,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机会,创设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促使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极具趣味性。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逐渐对视唱练耳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有效提高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也为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埋下了伏笔。视唱练耳课程教包含一系列基础训练,单音、音程、和弦的听辩听记,旋律节奏的听辩听记,这一系列练习,需要交叉进行,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新鲜感。

(二)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作品的传达和声音、听觉、感受力紧密相连。音乐感受力就是表演者在音乐表演过程中深刻感受音乐旋律、音乐情感的一种能力。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而音乐感受力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元素,已成为高校音乐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同时,音乐属于听觉艺术,这就要求学生必要具有良好的听力能力,关乎音乐学习效果,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必须加强听力训练。在听力训练方面,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发挥着重要作用,视唱练耳训练能够不断提高学生多方面辨别能力,准确辨别乐音的高低、长短、强弱;乐曲的结构、曲调、节奏,逐渐提高他们的感知水平,无形中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也在不断提升,能够更好地感知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音乐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听只是学生感知音乐的其中之一,音乐体验尤为重要,视唱便是学生深刻体验、感知音乐的关键性途径。在视唱练耳训练过程中,学生的感受能力不断提高,能够准确感知音高、和声、调试,准确把握音色、节拍,尤其是音乐作品情感,能够进一步理解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内涵,更好地感受音乐作品蕴含的情感、具有的生命力。可见,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在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为培养学生其他方面音乐素养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三)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

音乐表现力是指表演者借助多样化形式完美诠释音乐作品。比如,演奏、演唱,客观呈现音乐物质层面的内容;音准、节奏,并传达出音乐作品精神层面的情感要素,吸引、打动听众。这就对表演者有着较高的要求,必须熟悉所诠释音乐作品各方面,比如,创作技巧、表现特色、艺术风格,能够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还要具备较高的表演能力,能够灵活演奏各类乐器,借助乐器去呈现音乐作品内容、主题思想等。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在无形中不断拓展学生音乐视野,运用全新的视角,去认识、看待音乐。练耳利于提高学生记忆音乐旋律的能力,提高他们辨别音乐节奏的能力;利于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全方位准确理解音乐作品,比如,风格、形式,更好地呈现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有效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四)培养学生音乐记忆力、音乐审美鉴赏力与音乐实践能力

在音乐专业教学中,学生音乐记忆力的提高尤为重要,在听音记谱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聆听的旋律,准确把握节拍、节奏、音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音乐记忆力。视唱练耳训练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音乐记忆力,可以多角度训练学生的节奏感、音高感以及调性感,日渐提高他们的读谱能力、写谱能力、内心听觉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记忆并模唱旋律,准确背写乐谱。在音乐专业教学中,学生音乐审美鉴赏力的提高尤为重要。在视唱练耳训练利于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国内外经典音乐作品创作背景、风格特征、时代背景等,深刻感知不同音乐作品内涵、主题思想,利于学生更好地鉴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使其在感知音乐作品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学会欣赏音乐作品,不断提高自身感知力、审美鉴赏力。

(五)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养

作为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视唱练耳能够不断提高学生听唱能力、读写能力等,使其更好地感知音乐旋律、感悟音乐情感,而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系列音乐知识。在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教师能够多层次引导班级学生在感知、理解、记忆的基础上,学会“分析、鉴赏、创造”音乐作品,优化完善学生已构建音乐框架体系的基础上,全方位感知音乐作品,真正走进音乐的世界,利于有效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成为新时期社會市场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专业人才,还能把素质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二、视唱练耳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优化对策

(一)明确教学目标,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全方位客观分析班级学生已有的音乐知识以及能力,全方位准确把握视唱练耳课程内容,根据重难点内容、课程重要性等,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基点,明确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目标,注重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提高。教师要根据视唱练耳课程章节内容,细化制定的教学目标,将其落实到各阶段教学中,不断提高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目标。同时,在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构建高效课堂,便于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好地学习课程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将课程知识学“活”,不断提高自身音乐综合素养。

(二)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已有的音乐水平,根据视唱练耳课程章节重难点内容,科学安排教学内容,难易度适中。教师要根据教学情况,科学调整章节教学内容,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同时,教师要根据视唱练耳课程内涵、特征、作用等,优化完善传统满堂灌教学方法,灵活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促使理论与实践教学完美融合,便于学生在视唱练耳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在多样化教学方法作用下,教师要巧设问题情景,向班级学生设置难易程度不等的实践任务,促使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所进步。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放在关键性为重,要多角度把握其重要性。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生本教育理念,充分展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科学安排教学内容等,促使“教”与“学”有机融合。以此,充分发挥视唱练耳多样化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音乐表现力、音乐创新力等,促使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具备较高的音乐综合素养,成为素质教育背景下“全能型”人才,改变高校音乐课程教学现状,提高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水平,使其更好地走上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朱玉璋.基本音乐理论教程[D].西安:西安出版社,2007年.

[2]杨殿金.视唱、练耳教学中学生内心音乐听觉的发展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3):272-273.

[3]彭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与高师视唱练耳课程发展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1):242-243.

[4]谭先禹.浅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音乐广泛性及知识渗透性[J].音乐时空,2015,(14):177-178.

[5]张鹏.对我国音乐表演专业《视唱练耳》教学问题的思考[J].大舞台,2013,(05):211-212.

[6]应玫.浅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误区与应对措施[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2):121-122.

[7]刘畅.浅议视唱练耳教学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推升[J].南昌教育學院学报,2012,(03):58-59.

[8]涂李瑶.浅谈高等院校音乐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03):171-175.

猜你喜欢

视唱练耳重要性高校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运用多媒体加强高考生音乐视唱练耳辅导的几点认识
浅谈学前音乐课中的有效教学
音乐软件EarMaster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