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与音乐欣赏结合的必要性及策略

2017-11-30汤玮琳

艺术评鉴 2017年20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结合必要性

汤玮琳

摘要: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做知识的传播教育,还应该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审美素养的提升。而实现思政教育与音乐欣赏的结合,正式基于这种需要所提出的教育新理念,音乐欣赏教育融入思政教育,对于创新思政教育内容形式,提升思政教育的新引力,艺术性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创新应用能够激发学生思政学习的热情,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音乐欣赏 结合 必要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0-0075-02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音乐欣赏结合的必要性

(一)思政教育与音乐欣赏结合能够使思政理论知识深刻化

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政理论素养,而对于学生而言,也只有具有深厚的思政理论素养,才能有效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规范自我行为。在思政教育中,融入音乐欣赏内容就可以使思政理论知识深刻化。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社会经验严重不足,因此,对思政教育中的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理解就不够深刻。而音乐作品富有生动性和形象性,能够向学生展示真实丰富的生活内容,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学生会自觉对人生价值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思考,会自觉探究各种社会问题所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相关问题的方式策略。通过音乐欣赏教育形式,学生更容易接受原本抽象的思政理论知识,并借助音乐欣赏对相关理论进行消化吸收,把握更深层面的思政理论内容。

(二)思政教育与音乐欣赏结合能够创新思政教育形式

思政教育与音乐欣赏教育结合,能够改变传统的以理论讲解为主的教育模式,从而突出一种以欣赏、感悟、探究为主的新型的思政教育模式。这种结合,需要融入音乐作品欣赏内容,在学生聆听作品的过程中,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思政教育形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三)思政教育与音乐欣赏结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思政教育与音乐欣赏结合是一种创新教育,这种创新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音乐具有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稳定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音乐欣赏是一个个性化的、并且充满想象和联想的行为过程,在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也能够得到激发。通过音乐欣赏,通过对乐曲的音响感知,学生的个体体验会更为丰富,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发展,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素养是一种促进。

(四)思政教育与音乐欣赏结合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思政教育与音乐欣赏结合,能够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培养,更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思政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使学生对外部世界有正确的认识。而通过音乐欣赏,学生能够感受到到音乐中所蕴含的不同的情感,能够得到心灵的慰藉,通过欣赏音乐,学生不良的情绪可以得以宣泄,不良的心理状况可以得到改善。音乐欣赏能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自然而然地达到一种思想崇高的境界,音乐欣赏对于促进学生心智健康发展是一种极大的促进。通过二者的结合能够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政教育目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音乐欣赏结合的策略

(一)营造音乐氛围,优化思政教育的音乐环境

环境和氛围对个体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能够以其独特的形象对人造成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能够使个体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得到教化。因此,要实现思政教育与音乐欣赏的结合,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也必须要能够积极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音乐环境。

校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营造音乐氛围和环境,可以从校园环境入手。学校要能够多开展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音乐教育活动,多开展一些文体活动,通过这种活动,营造音乐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接收到音乐教育。另外,学校还可以设置校园音乐背景,积极烘托校园音乐文化环境,在日常学习的间隙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不同流派、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之余,得以放松,同时能够全方位的感知音乐,受到熏陶。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重视这种音乐氛围的营造,教师可以设置背景音乐,围绕教育内容为学生播放相关音乐作品,通过这种音乐氛围的营造,学生能够在思想上、心灵上得到全面的熏陶和净化,通过音乐背景的有效设置,以推动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在思政教育中,教师要重视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开展音乐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做好计划,能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并要重视音乐实践活动形式的多样化,通过多样化的音乐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參与的积极性。在实践活动组织中,教师还就需要重视利用各种资源和力量,要能够积极争取学校对这项工作的支持,能够在人力物力方面支持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能够提升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能够真正普及音乐实践活动教育,为广大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

在开展音乐教育中,教师要特别重视结合一些节日开展活动,每年在固定的时间,都需要开展学生音乐教育活动,并能够认真策划每一次活动,保障音乐实践活动的较高的艺术水平。另外,学校也需要支持这项工作,最好学校能够出面组织一些大型的音乐实践活动,比如:组织校园歌手选拔赛、组织校园原创音乐作品选拔赛等。在大赛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引导,使学生能够积极表现或者是创造内容积极的、富有正能量的作品。

其实,在思政教育中,加强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这种活动中,学生可以多方面的涉猎知识,这种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可以通过活动平台,学生之间进行广泛的沟通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引导与点播,使学生能够在音乐实践中,不仅能够受到艺术的熏陶,也能够受到思想的启发,与作品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这样,学生才能提升思想认识高度,受到音乐的熏陶教育,获得全面的发展。

(三)借助网络提供音乐服务,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

在网络时代,音乐欣赏教育的开展可以借助网络手段进行有效运行。在工作中,教师要能够自觉利用网络载体,创新音乐引入方式,并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政引导,提升学生思想认识水平。

通过网络方式为学生提供音乐服务,具有积极的意义。网络内容极为丰富,应用极为灵活,其传播信息的速度极快,并且信息传播具有即时性和广泛性的优势。在教育中,教师要能够充分认识到其应用优势,能够借助网络实现思政教育与音乐欣赏教育的结合,能够利用网络手段,为二者融合发展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在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校园网建立音乐网络服务器,通过服务器将优秀的音乐作品,格调高雅的音乐作品推荐给学生,能够以这种引导,使学生能够及时接收到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使学生能够随时欣赏到格调高雅的、思想积极的音乐作品,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启发和引导。不仅如此,教师在向学生推荐优秀音乐作品的同时,还可以借助网络手段,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通过QQ方式与学生建立起直接的沟通渠道,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与学生针对音乐中的感悟认识进行分享讨论,要能够通过网络手段与学生之间搭建起有利的思想沟通平台,通过有效及时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层面深层次的问题,能够积极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教育,这对于学生思想的进步发展将是极大的促进。

(四)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思政教师的音乐素养

要实现思政教育与音乐欣赏的结合,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思政教师的音乐素养是必须要做好的工作。学校要能够致力于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能够投入一定的资金,加强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真正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師资队伍。作为思政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一般而言,思政教师在思政理论素养方面普遍较高,但教师普遍缺乏艺术素养和能力,他们对音乐欣赏,对音乐教育的功能及作用认识不清,其音乐欣赏能力、音乐应用能力也不是很高,这就影响到二者的融合。因此,作为思政教师,也需要能够加强音乐方面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认识到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的复杂性,要能够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品位、能干明辨真善美的人才,教师必须要加强教育创新和改革。教师要能够积极研究学生,研究教育创新改革策略,研究思想教育与音乐欣赏教育融合发展的策略,要能够不断改革教育观念和模式,能够不断丰富思政教育内容,融入音乐元素,实现寓教于乐,能够真正用自己的行为、思想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以自身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养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晓阳.关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的方法探索[J].学理论,2017,(06).

[2]宋丽娟.音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J].科技资讯,2010,(16).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结合必要性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方法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