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屏箫笛产学研一体化项目可行性分析

2017-11-30王展才

艺术评鉴 2017年20期
关键词:可行性分析产学研一体化

王展才

摘要:本文从玉屏侗族自治县玉屏箫笛生产的现状与基本特点出发,介绍玉屏箫笛产学研一体化项目承担单位——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内容包括该项目推广的团队及任务分工,已取得的成果、预期目标和社会效益、资金预算。

关键词:玉屏箫笛 产学研 一体化 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J63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0-0039-02

“仙到玉屏留古调,客从海外访知音”是玉屏民间流传的一句古语,玉屏当地有着数百年箫笛制作的历史,明清两朝一直被当做贡品,深受皇室垂青,1915年曾获得万国博览会金奖,这在中国民族乐器制作史上算得上是濃墨重彩的一笔。然而,近年来,由于玉屏箫笛制作原材料紧缺、箫笛制作人才匮乏、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应用不够、浙江余杭中泰铜岭桥制笛产业崛起的冲击等因素,使得玉屏箫笛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大大减少。玉屏县政府从2008年起,相继启动了竹林基地、人才基地、生产基地建设。2017年,玉屏县政府还分别邀请上海音乐学院唐俊乔教授、制笛专家王建宏到当地组建玉屏箫笛乐团、箫笛文化发展公司颁布实施了《玉屏箫笛文化保护传承与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鼓励措施,在推动玉屏箫笛发展方面可谓是尽心尽力了。然而这种行政助推的办法是否能够持久,成效如何,笔者想最终还是取决于对市场规律的把握和遵循程度。

一、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地方高校,立足于铜仁,为文化传承、社会服务、教育科研,率先建设玉屏箫笛制作实训室,开设箫笛制作与演奏课程,结合当地实际培养箫笛制作与演奏人才,着力打造以箫笛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组建了箫笛产学研一体化项目课题组和工作团队,将玉屏箫笛生产制作、演奏和制作的教学、箫笛文化和产品研发当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研究三者相互协调互相促进的方法与模式,为维护玉屏箫笛品牌形象,壮大玉屏箫笛产业建言献策。学校拥有箫笛制作实训室五间,实训室内有钻孔机、仪表车床、激光雕刻机、磨皮机、电烤炉、牛角打磨机等箫笛制作与教学设备13台、专业数码钢琴器乐教室6间、器乐琴房300多间,为玉屏箫笛文化传承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

二、项目工作团队及任务分工

为更好推动玉屏箫笛产学研一体化项目,我们共组建了以下五个工作团队,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学团队

包括乐理视唱教学组、演奏技能教学组、制作技能教学组,主要任务:乐理视唱教学、演奏技能的教学和制作技能的教学,力争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开设箫笛制作与演奏艺术选修班,作为箫笛艺术实训拓展课堂,在继承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玉屏箫笛制作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地创新,包含技能技法的改进、表现内容的挖掘、表现形式以及商业产品形式的开发等,突出专业拓展能力,培养一批能创作、懂技术、有开拓创业意识的民族民间箫笛文化传承专门人才。

(二)玉屏箫笛艺术创作与表演团队

工作任务:深入挖掘整理玉屏箫笛文化,对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加工改编,创作出有地方特色的器乐独奏、合奏作品,组建演奏团队,对创作改编的作品进行排练演出和推广。

(三)箫笛艺术的理论研究与教材编写团队

工作任务:一是研究中国传统箫笛艺术风格特点,撰写阶段性研究成果论文,开发玉屏箫笛艺术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及课程的设置,做精品课程教材的开发与申报,实现非物质文化的科学传承,完成课题研究报告;二是开发玉屏箫笛制作与演奏艺术特色课程,建设精品课程,编写玉屏箫笛制作与演奏校本教材,研究箫笛艺术课堂教学的科学有效方法,为工作室的箫笛作品创作提供理论的指导和素材参考。研究玉屏箫笛艺术如何创新,以适应新形势下人们的艺术品位,为箫笛相关商品开发、申请专利作指导。

(四)玉屏箫笛设计与制作团队

工作任务:对箫笛的制作材料进行分类整理研究,筛选出最适合制作玉屏箫笛的材料,考察研究国内重要竹材生产基地,探索出适合铜仁市发展的竹材基地建设方案,为玉屏箫笛的制作提供优质竹材原料的保障。

研究各种类型箫笛艺术作品的商品包装形式风格,做好市场调研,开发出适合旅游商品、教学产品、专业箫笛产品的包装形式。

依托现有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设计并生产制作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玉屏箫笛及相关产品,其主要工序包括箫笛的烘干与校直、去皮与制胚、钻孔与调音、上牛角铜套、上漆与雕刻、捆线与包装。现将设计制作玉屏箫笛产品分类如下:传统手法制作的玉屏箫笛、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学用玉屏箫笛、观赏性工艺品玉屏箫笛、专业院校师生用箫笛、私人定制类箫笛以及口笛、排箫等玉屏相关延伸产品。

(五)玉屏箫笛市场调研与推广团队

工作任务:研究箫笛艺术的商品形式风格,研究箫笛艺术的传统材料、现代材料。调研全国各地的箫笛的行业状况、市场需求、主要竞争对手等,加强与铜仁高新区电商的合作,开拓玉屏箫笛国内外市场等。

三、已取得的成果

自建立玉屏箫笛产学研一体化项目工作团队以来,玉屏箫笛以其独特的魅力,作为我校乃至铜仁市的对外展示一张名片,先后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正伟、国家民委领导、贵州省副省长、省教育厅厅长王凤友等多位领导的认可;在参加的比赛中,先后获得第一届中国(玉屏)箫笛制作大赛铜奖、铜仁市创业创新大赛设计类一等奖等奖项;在2017年贵州省人才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申报过程中,我校玉屏箫笛项目被评委省级大师工作室;在学术研究方面目前项目团队已发表学术论文三篇《玉屏箫笛文献研究资料综述》《玉屏箫笛生产现状及其原因分析》《探究影响竹笛音色的因素》等。

四、预期目标及社会效益

开展校企合作,研究制定一部“玉屏箫笛生产标准”,共同构建竹材基地、生产加工、包装营销为一体的箫笛生产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标准,累计带出箫笛加工技能人才100人,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筹备建立两条箫笛加工生产线,其中一条竹笛生产线、一条箫生产线。通过三年为周期的培养计划的实施,有效推动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成员努力学习专业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撰写有价值的科研论文2-3篇,编写一部实训教材。开展箫笛演奏与制作人员培训,累计培训1000人次,做好本地传统箫笛制作技艺传承,收集整理玉屏各地箫笛传统制作工艺,编撰成册。申报箫笛相关专利累计1-2项。在社会效益方面,我校箫笛制作团队生产的箫笛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其品牌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发展前景良好,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格局,有效地带动了我校学生创新创业新局面。

五、资金预算

玉屏箫笛产学研一体化项目资金总预算65万元,具体预算及用途见下表:

综上所述,玉屏箫笛产学研一体化项目在铜仁幼专的成功落地,将对多彩贵州文化大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促进铜仁幼专的特色办学,也是锦上添花,对玉屏箫笛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铜仁幼专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于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有优良的传统,坚实的基础,得力的措施,玉屏箫笛产学研一体化项目切实可行!

猜你喜欢

可行性分析产学研一体化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拓展训练融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高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区域分布和地理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