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肖邦第二叙事曲的戏剧性诠释

2017-11-30黄婷

艺术评鉴 2017年20期
关键词:作品分析戏剧性肖邦

黄婷

摘要:所谓“没有冲突就没有戏”,戏剧性总是表现在紧张、深刻的矛盾冲突之中,肖邦的叙事曲中总是蕴含着悲剧性与戏剧性的民族情结。本文将以肖邦的第二叙事曲为例,主要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以及比较不同钢琴演奏家的演奏版本这两方面诠释肖邦音乐中的戏剧性。

关键词:戏剧性 演奏版本 肖邦 第二叙事曲 作品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0-0002-03

戏剧性总是表现在紧张、深刻的矛盾冲突之中,音乐中的戏剧性一般可以理解为通过一系列手段以及音响材料的处理来体现出某种冲突或某种突发性的情绪变化与对比。而音乐的戏剧性的表现在于用“音响动态地提出不平衡,并解决不平衡,使音响趋于和谐的矛盾发展中展示自己独特的戏剧性魅力。和声的谐和与不谐和的交替及不谐和趋向谐和的解决,复调的对比与衬托,不同音色、力度、音区、织体的对比与综合运用,都可以形成音响的矛盾与冲突”。①

肖邦的早期钢琴作品就隐隐地透露出戏剧性的因素,直至波兰爆发革命,他被迫背井离乡,满腔热血只能化为指尖下的音符,从此开始显现出浓厚的戏剧性色彩。在这段时期中,肖邦的钢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风格愈加成熟。他发展创新了众多体裁,如叙事曲、波罗涅兹、谐谑曲、马祖卡、即兴曲等,给它们注入了新的活力,赋予了它们不一样的特色风情,使这些作品从传统的风俗性和沙龙性上升到富于民族性、戏剧性、史诗性的高度。叙事曲作为肖邦代表的新型创作体裁之一,蕴含着特有的叙事性、戏剧性等因素,本文将以肖邦的第二叙事曲为例,主要从乐谱的研究以及演奏版本比较这两方面诠释作品中的戏剧性。

一、从乐谱研究肖邦音乐中的戏剧性

(一)创作背景的戏剧性缘起

肖邦身处的年代动荡不安、革命频发,从19世纪30年代起,华沙起义的影响以及背井离乡的孤寂让肖邦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的创作也渐渐趋向成熟。他将种种丰富多彩的感情生活体验以及对祖国深刻的眷恋的情绪都倾注到他的音乐之中,因而他的作品中总是蕴含着悲情,同时又带有强烈的戏剧性。四首著名的叙事曲正是创作于这个时期。

肖邦的第二叙事曲Op.38,作于1836-1839年。作者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他的好友密茨凯维奇的诗歌,乐曲于出版时题献给舒曼。在有限的研究资料中,并没有人能够明确地证明肖邦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哪一首叙事诗,因而在研究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具有争议的意见:第一种意见是学者们多数认同的一首诗歌《希维德什湖姑娘》。诗中大概讲述的是在美丽的希维德什湖中住着一位美丽的仙女,有一天,一位猎人少年在经过湖边时发现了她,对她的容貌惊为天人,并产生了深深的迷恋。少年向仙女表达了倾慕之情并且海誓山盟,仙女忠告他要坚守誓言,不然将会受到惩罚。不久,猎人少年邂逅了另一位美丽的姑娘,他经受不起美丽姑娘的挑逗,忘记了誓言,最后发现这位姑娘是仙女变化为另一副样貌的化身,两人的相遇是对他忠心的一个考验。他受到了仙女的谴责,最终被仙女掀起湖中的骇浪所吞没,与仙女一起沉入了希维德什湖的湖底。另一种意见则是《希维德什湖》。前一首诗歌描写的是不忠贞的爱情悲剧,这首诗歌则讲述了来自希维德什湖的一个传说:湖底原来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名为希维德什,城中处处繁华,居民们安居乐业,无忧无虑。然而不久,幸福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俄国的军队围困了希维德什城,人民陷入了战争之中,所有的居民们抵死反抗,仍挡不住敌人的大军压境。在城市即将沦陷之际,人们悲愤地呼唤上帝,请求将自己与敌人一起埋葬。这时,整座城市突然剧烈地震动起来,最后在巨大的轰鸣声中陷入地下,从此变成了湖泊……不难看出,这是一首演绎民族悲剧的壮烈史诗,诗篇暗喻着对侵略者的谴责、仇恨、以及反抗。

肖邦本人并不认为自己所创作的叙事曲是为了特定的文学题材而作,因此不能按照密茨凯维支的某一首具体的诗来进行解释,而是依据乐曲中不同段落所表达的情绪、意境来大致推测作者灵感的来源是属于何种类型的诗歌。上述的两首诗中无论是表现爱情的背叛还是战争的残酷,都是作曲家结合自己的遭遇与之产生共鸣,将内心所潜藏着的充满矛盾的情感通过音乐的方式表达出来。

(二)乐谱创作的戏剧性表达

肖邦的第二叙事曲并没有采用传统的曲式结构,而是根据作者带有叙事性质的创作构思以及音乐形象的发展,采用了回旋曲式与奏鸣曲式主题对比相结合的独特结构,体现了肖邦继承传统而又发展创新的精神。全曲以极富戏剧性的两个主题为基础:第一个主题是安宁美好的朴素形象,带着田园诗般的气质,F大调。

乐曲没有任何前奏就直接进入第一主题(1-9小节),整个主题的旋律、和声以及节奏的布局都非常的平稳,给人安详宁静之感。乐曲的开始是弱起拍子以及双手单纯的同音反复,似远处传来的钟声,拉开了故事的帷幕。四个聲部的纵向和弦式和声贯穿第一主题的始终,和声基本都在主、属、下属和弦中变换,在左手伴奏从容不迫的律动中凸显出主题旋律。最后在主和弦的分解以及同音反复中音量渐减,思绪似乎也跟着渐行渐远,乐曲的第一部分由此落幕。第二部分的开始是第二主题以雷霆之势闯入,好似平静的湖面瞬间被滔天骇浪所打破,情绪及其激动不安,与第一个主题安宁的田园诗般气氛形成了强烈的冲突对比,在听觉上更是带给听众一种震撼的冲击感。

第二主题无论是右手急速上下翻滚跑动的音流,左手强烈的八度上行大跳,还是从pp到ff的大幅度力度突变,阴郁愤怒的小调调性,甚至是以突然闯入而出现的方式,如暴怒的狮子般的紧张情绪,都与第一主题形成了强烈的戏剧性对比。这种冲突和对照是这首叙事曲音乐构思的一个基点,整个乐曲正是建立在这个矛盾对立的基础之上。②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个主题高低声部的音乐材料也存在着近乎极端的对比:首先,在音区上,左右手总是分别开始于极高与极低的音域,然后同时朝着相反的方向快速地来回跑动;其次,在力度上,高低音旋律也在“唱反调”,以46小节为例,右手旋律从高音区急速向下流动,并从ff的力度往下减弱,左手八度旋律则从低音区往上大跳,力度则是由弱到强;最后,在音型上,在47及49小节中,右手1指所挑的主要旋律以6/8拍的律动为主,而左手1指所挑的次要旋律则带有四拍子的律动感,双手的重要音头不在相同的拍点所造成的碰撞加剧了音乐的冲突感,似是在表达作者内心的纠结与不安。总之,这些材料的构成所组合成的音响起到了扣人心弦的效果。

整首叙事曲基本上是由这两种风格迥异的主题不断交替变化发展而构成,全曲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与第二部分分别是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的呈示及发展;第三部分是第一主题的再现与展开,展开后的第一主题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大量的和声及调性转换使得安宁的气氛转变得愈加激动不安,原本平稳的朴素的旋律中也多次加入了八度的半音阶上行的材料,出现的两次紧张的情绪将第一主题原有的平静打破;第四部分是第二主题的压缩再现及发展,主题的出现省略了原来的展开部分,右手的震音就像是平静湖面下涌动不安的暗流,最后在低音区愈演愈烈的轰鸣中推向尾声;第五部分的尾声是全曲的最后一个高潮,整个尾声几乎没有丝毫的间歇,高音部分是急速而又密集的双音跑动,低音部分是强有力的八度大跳,情绪几近失控般地不断推进,让人感觉不容喘息,最后在情绪爆发的最高点上突然中断,像是被命运扼住了咽喉,随后力度瞬间从sf降到pp,回到了第一主题性质的段落,好像一切还是那么宁静。然而调性并没有回到F大调,而是终结在a小调上,似淡淡的叹息,更显凄凉。

总之,这首叙事曲描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从两个性格迥异的主题在乐曲中不断交替变化发展中,能让人深刻感受到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调性上的动荡、力度上的巨大对比、速度上的突变、以及主题材料所构成的气氛冲突等,种种因素构成的紧张感持续了整部作品,最后导致了悲剧性的结局。

二、从演奏版本的对比诠释戏剧性

(一)演奏家及其演奏特点

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Krystian Zimerman,1956-)波兰钢琴演奏家。他的演奏充满着诗人般的热情,他能够将理智与情感平衡到几近完美的地步,对钢琴琴键的控制达到了人琴合一的状态。他所演奏的肖邦第二叙事曲出自专辑《肖邦四首叙事曲,船歌&幻想曲》,发行时间1988年7月。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1937-),英籍前苏联钢琴演奏家。阿什肯纳齐的演奏风格充满着诗意的情调,音色表现丰富,技巧高超细腻,他在自己的风格里融入了很多伦敦派所特有的意识美。本文所选的演奏版本出自于他的专辑《肖邦:四首叙事曲》,发行于1999年。

(二)演奏版本的比较

本文主要从力度、速度、音色及踏板这几个方面研究这两位演奏家的版本比较。

1.演奏速度的比较

肖邦第二叙事曲的结构共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的速度都有所不同,通过研究对比不同段落的速度以及演奏家根据自己的方式所作的处理,可以较为直观地分析每个段落不同的性格以及演奏家的处理方式。

第一主题A的小行板(Andantino)与第二主题B的热情的急板(Presto confuoco)之间的速度差异,从听觉上就可让人明显感受到两个主题不同律动之间的巨大碰撞。阿什肯纳齐所演奏的A段(第一主题)的时长为2分36秒,明显比齐默尔曼所演奏的2分02秒要长很多,而B段(第二主题)为53秒,比齐默尔曼演奏的57秒时长要短,尾声则相差不大。由此可见,阿什肯纳齐本人对乐曲不同主题的处理的速度差异更大,行板更缓而急板更急,尤其是在第一主题的结束处(43-45小节),与齐默尔曼稍作拉宽的处理不同,阿什肯纳齐在此作了非常自由的渐慢,构成了两个主题更加激烈的对比,但笔者认为此处的处理稍显拖沓。齐默尔曼如他一向儒雅的风格:严谨地按照谱面的原意去演奏,对每个部分的速度都具有极强的把控力,但不是死板地数拍,而是在不影响整体速度的前提下,在段落之间、调性的转换等细节处做适当的紧缩或者拉宽,每一个细致的处理都能够抓住人心。

2.演奏力度的比较

在这首F大调叙事曲中,每次主题的转换都带着力度上的巨变,而这两位钢琴家所做的力度上的处理也与他们本人的风格相对应:齐默尔曼依然是理性与感性的平衡者,主题之间的力度对比处理得稍显克制,但又不失伸缩性;阿什肯纳齐的演奏则偏感性,两个主题的力度对比幅度更大。例如狂风暴雨般的第二主题,齐默尔曼的演奏饱满而有弹性,旋律层次分明,情绪在立体、厚重的音效中得以宣泄;阿什肯纳齐的演奏也是十分的恢宏有力,特别是在展开部分一气呵成,回到第一主题的旋律才收敛情绪,造成冲突的音效十分的扣人心弦,戏剧感强烈。总体来看,在力度上的比较阿什肯纳齐相比齐默尔曼的演奏要少一分厚重感。

3.演奏音色及踏板的比较

在音色与踏板的处理上,两位演奏家各具特色。齐默尔曼的音色饱满有力,音乐如他的性格般自然爽朗;阿什肯纳齐的音色更偏重于浪漫般抒情的散发,在处理弱的部分相对更飘逸柔美。例如田园诗般的第一主题,齐默尔曼所演奏的音色比较透亮,细腻的触键与分句构成了连绵不断的乐思,频繁更换的切分踏板也营造出干净又绵延的共鸣效果,构造出圆润而直接的音效;阿什肯纳齐所控制的音色则更薄些,踏板也用得比较浅,声音似乎是从远处传来,营造出朦胧、缥缈、安宁的气氛。在气势磅礴的第二主题的演奏上,齐默尔曼将乐曲中爆发的情绪发挥得淋漓尽致,踏板厚重的使用营造出辉煌有力的声音效果,音乐情绪的落差、力度上强弱鲜明的对比无不突出了戏剧性的张力;阿什肯纳齐所演奏的第二主題在情绪上则更显紧张激愤,音色坚定有力,踏板的使用较之前更深,准确地表达出肖邦细腻、不安的情感。

4.评价

总之,两位钢琴演奏家的演奏风格各有特点。在共性上,他们都有扎实的演奏技巧以及对作品的准确把握,尤其是对乐曲中的戏剧性特点表达得淋漓尽致;在个性上,由于演奏家的自身修养的不同以及审美观念的差异,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他们在演奏中加入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情感,赋予了乐曲不一样的生命力。齐默尔曼所演奏的音色具有非常强的穿透力,整部作品的演奏细腻而又大气,他的演奏非常理智,音乐极富感染力;阿什肯纳齐的音色透明华丽,十分擅长对音乐意境的描绘,在乐曲中融入了更多的个性,呈现出的是浪漫多情的肖邦,比齐默尔曼的演奏更显诗意。两者风格迥异,让肖邦作品中的戏剧性从不同的角度上体现出来。

三、结语

肖邦作为创作钢琴叙事曲的第一人,他的创作手法大胆创新却又不失严谨。由于作曲家亲身经历了背井离乡的苦楚,使他从叙事诗中所表达的悲剧情怀产生了共鸣并得到创作灵感,因此而作的这首F大调叙事曲寄托了作曲家对祖国的眷恋以及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这首叙事曲还具有极强的叙事性与标题性,文学作品中的戏剧特色也被肖邦写进了他的音乐之中:无论是追溯到灵感来源的诗歌中,还是作曲家创作主题的素材,亦或是主题之间的碰撞发展,都蕴含着肖邦成熟创作的特质——戏剧性。

注释:

①罗小平:《音乐与文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②于润洋:《悲情肖邦》,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69页。

猜你喜欢

作品分析戏剧性肖邦
长春花蓝+玉米黄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戏剧性CIRCUS
肖邦的魔法
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指挥版本比较
莫扎特钢琴三重奏作品分析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
浅谈情感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及表达
《悟空传》戏剧与文学的跨界叙事
不可思议的面具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