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行家庭氧疗的COPD患者实施从医院到家庭连续护理的效果

2017-11-30敏,杨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7期
关键词:如皋市依从性问卷

孙 敏,杨 燕

(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江苏 如皋 226500)

对行家庭氧疗的COPD患者实施从医院到家庭连续护理的效果

孙 敏,杨 燕⋆

(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江苏 如皋 226500)

目的:分析对进行家庭氧疗的COPD患者实施从医院到家庭连续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98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98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49例患者。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护理,在此基础上,对B组患者进行从医院到家庭的连续护理。在进行护理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CAT问卷调查。然后,比较两组患者CAT问卷的评分、坚持吸氧治疗的人数及吸氧的时长。结果:进行护理6个月后,B组患者CAT问卷的评分、坚持吸氧治疗的人数和吸氧的时长均明显优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家庭氧疗的COPD患者实施从医院到家庭连续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其接受氧疗的依从性,延长其吸氧的时长,改善其生活质量。

从医院到家庭连续护理;COPD患者;家庭氧疗;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性质的呼吸系统病症。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1],COPD在全球各种疾病的经济负担中居于第5位,在全世界各种疾病的死亡率中排在第4位。国外的研究表明[2],持续进行家庭氧疗在控制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其疾病的进展、提高其生存质量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对COPD患者进行持续的家庭氧疗在发达国家中开展的比较普遍。但在我国,此疗法的开展情况并不理想。邹淑珍[3]对61例COPD患者接受持续家庭氧疗的情况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仅有6例患者能够长期坚持进行持续的家庭氧疗(占9.8%),其吸氧的时间仅为1~11h/d,无1例患者吸氧的时间≥15h/d。周旭玲等人[4]的研究表明,导致COPD患者接受家庭氧疗依从性较差的原因有:患者获取健康信息的渠道较少,其自身的认知水平匮乏,社区的康复维持体系不完善,患者的经济条件较差等。林柏云等人[5]的研究表明,从医院到家庭的连续护理模式可有效地提高COPD患者接受家庭氧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其治疗的效果和生存的质量。此护理模式是通过设定好的行动方案来保证患者在不同的治疗场所(如从医院到家庭) 均能接受到不同水平、不同程度的协作与连续照顾和看护的一种护理模式。此护理方法为,由医院制定出院计划、转诊计划,并在患者回归家庭或社区后对其进行持续的随访与指导[6]。为了进一步提高COPD患者坚持进行家庭氧疗的几率及其进行吸氧的时间,笔者对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49例COPD患者均进行从医院到家庭连续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98例COPD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患者的病情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COPD的诊断标准[3],并被确诊。2)患者的病情均符合接受家庭氧疗的治疗指征。3)在出院时,患者的病情基本平稳,无发热及明显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4)患者均有配偶或与其长期同住的照顾者。5)患者均意识清晰,无认知及沟通障碍。6)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为:1)合并有严重心、脑、肝、肾等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2)无条件接受持续家庭氧疗的患者。3)无配偶或主要照顾者的患者。4)存在沟通障碍的患者。5)存在精神、人格、智力或思维异常的患者。6)无法配合治疗及调查的患者。7)不愿意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在这98例患者中,病程在10年以下的患者有30例,病程为10~20年的患者有44例,病程在20年以上的患者有24例。这98例患者的文化程度为,有20例患者为文盲,有39例患者具有小学学历,有26例患者具有初中学历,有13例患者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将这98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49例患者。在A组的49例患者中,有男性15例,女性34例。他们的年龄在37岁~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0±10.1)岁。在B组的49例患者中,有男性29例,女性20例。他们的年龄在38岁~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0±10.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护理。具体的方法为:1)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即遵医嘱指导其使用抗炎药、平喘药、化痰药、解痉药及相应的营养支持药进行治疗。2)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即为其讲解COPD的诱因、主要症状、预防措施及进行氧疗的目的等。3)教会患者进行肺功能锻炼的方法,具体的内容包括:有效咳嗽的方法、进行腹式呼吸的方法、缩唇呼吸的方法、有氧运动的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对B组进行从医院到家庭的连续护理。具体的方法有:1)为患者建立医疗档案,并在其出院时发放爱心手册。2)建立微信群,将入选的患者纳入微信群(患者若不会使用微信,可将照顾其的家人纳入微信群),定期向其发送相关的健康知识。3)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协助他们联系合适的氧疗装置,并为其提供维修及供氧人员的联系方式。4)为患者制作家庭用吸氧记录卡,并标明其开始吸氧的日期、每日吸氧持续的时间及流量。指导患者使用吸氧记录卡的方法,告知其需及时填写吸氧记录卡。5)在患者出院后,每周均由专人负责对其进行至少1次微信或电话随访。进行随访的内容为: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及氧疗知识答疑,重点追踪收集其在接受氧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6)每月至少为患者提供一次居家护理或社区护理。进行护理的内容有:(1)为患者测量血压、脉搏、呼吸、血氧氧饱和度等指标。(2)询问并听取患者的主诉,记录其是否出现胸闷喘息、紫绀等缺氧的症状。(3)对照氧疗说明手册,指导患者学习氧疗设备的使用方法、在使用氧疗设备时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保养氧疗设备及为氧疗设备清洁消毒的方法等,并帮助其建立氧疗设备的消毒记录表。7)根据患者接受氧疗的具体情况,继续对其进行规范的氧疗指导或其他康复指导。8)每周由专人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近况咨询,并与其分享治疗成功的案例,以树立起其战胜疾病的信心。9)在进行护理的6个月后,由护理人员到患者的家中或让患者到医院,回收其家庭用吸氧记录卡,并进行统计分析。

1.3 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

进行护理前后,使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问卷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分。1)CAT问卷是由SGRQ的创始人琼斯发明的。此问卷与SGRQ问卷非常相似,但较之更为简便,适用于对已确诊为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7]。柳涛等人[8]的研究表明,CAT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为0.88。CAT量表包括:咳嗽、痰液、胸闷、爬坡或上一层楼梯的感觉、进行家务活动时的状态、外出时的信心、睡眠情况和乏力共8个方面的问题,每个问题的评分范围均为0~5分。这8道题的总分为0~40分。2)按照患者的得分,将疾病对其生存质量影响的程度分为轻微影响、中度影响、严重影响和重度影响4个级别。(1)轻微影响:患者的评分为0~10分。(2)中度影响:患者的评分为11~20 分。(3)严重影响:患者的评分为21~30分。(4)重度影响:患者的评分为31~40分。3)进行问卷调查的注意事项如下:(1)在进行问卷调查前,护理人员应学习并熟知问卷的内容及调查方法。(2)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不能给予研究对象任何诱导性提示。(3)问卷需在现场发放并收回,文盲者由其家属或护理人员代为填写。

1.4 观察指标

进行护理前和进行护理的6个月时,观察两组患者CAT问卷的评分、坚持吸氧的人数及进行吸氧的时长。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经正态性检验后,均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进行护理前后两组患者CAT问卷评分的比较

进行护理前,两组患者CAT问卷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护理的6个月后,B组患者CAT问卷的评分明显低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进行护理前后两组患者CAT问卷评分的比较(x±S ,分)

2.2 进行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坚持吸氧人数的比较

进行护理前,两组患者坚持吸氧的人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护理的6个月后,B组患者坚持吸氧的人数明显多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进行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坚持吸氧人数的比较(n)

2.3 进行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吸氧时长的比较

进行护理前,两组患者进行吸氧的时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护理的6个月后,B组患者进行吸氧的时长明显长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3 进行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吸氧时长的比较(x±S ,h)

3 讨论

目前,我国对COPD患者实施长期家庭氧疗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导致COPD患者未能接受持续家庭氧疗的原因有:1)部分COPD患者认为,长期持续的家庭氧疗会引起成瘾性或发生副作用。2)少数依从性较差的COPD患者,在病情缓解后未能坚持进行规律性的吸氧治疗。3)患者的年龄偏大记忆力不佳,经常忘记进行氧疗。4)缺少疾病知识教育或治疗引导,也是导致其接受家庭氧疗依从性较差的原因之一[9]。对COPD患者进行从医院到家庭的连续护理其优势如下:1)进行连续性的随访及护理,不仅能动态地观察和了解患者病情变化的情况,还可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氧疗的重视程度。2)使用吸氧记录卡、氧疗设备消毒记录表,不仅可延续患者在院时的规范化吸氧治疗,还能使其养成良好的氧疗习惯。3)建立微信群,可增加患者之间、患者与医护之间的联系,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管理能力[10]。

综上所述,对进行家庭氧疗的COPD患者实施从医院到家庭连续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其接受氧疗的依从性,延长其吸氧的时长,改善其生活质量。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

[2] Luigi D R,Antonio O,Giuseppe A,et al.A highly complex home car e service for COPD in LTOT may reduce the exacerbations and the hospitalizations[J].Eur Respir J,2011,38(55):1240-1245.

[3] 邹淑珍,慢阻肺患者家庭长期氧疗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37):236.

[4] 周旭玲,吴燕红.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家庭氧疗依从性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5,19(6):1045-1056.

[5] 林柏云,徐红.从医院到家庭的护理支持[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4):301.

[6] Coleman EA , Boult C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ransitional care for persons with complex care need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 2003,51(4):556-557.

[7] Jones PW,Harding G,Berr P,et al.Development and first validation of the COPD Assessment[J].Eur Respir J,2009,3(3):648-654.

[8] 柳涛,蔡柏蔷.一种新型的生活质量评估问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0,32(2):234-238.

[9] 叶小红,谢丽娟,黄惠香.慢性肺心病患者拒绝氧疗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现代医院,2011,11(3):85-86.

[10] 王岚,刘素彦,沈悦好,等.畅连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9B):22-25.

R473.2

B

2095-7629-(2017)7-0163-03

孙敏,如皋市中医院呼吸内科,E-mail:572745258@qq.com

*通讯作者:杨燕,硕士研究生在读,南京中医药大学,单位为如皋市中医院心内科

猜你喜欢

如皋市依从性问卷
如皋市抡好安全监管三板斧
如皋市发扬治沙精神 打赢安全主动仗
爱的表白书
小小展台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问卷网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