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17-11-30刘宁宁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7期
关键词:通率沧州脑血管

刘宁宁

(河北省沧州中心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0)

对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刘宁宁

(河北省沧州中心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0)

目的:探讨对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近期河北省沧州中心医院收治的94例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介入治疗。然后观察这些患者血管再通的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评分。结果:这些患者血管的再通率为84.04%。经治疗,患者的NIHSS评分及ADL评分均得到了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这些患者中,有7例患者在术后发生脑出血和继发性脑梗死,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57%。结论:对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其血管的再通率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低,而且能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提高其生活能力。

介入治疗;急性脑血管闭塞;安全性;效果

脑血管闭塞会导致大脑的供血流量发生变化。该病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发生脑组织缺血受损,提高其发生残疾和死亡的几率。介入疗法是治疗急性脑血管闭塞的有效方法之一[1]。为探讨对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河北省沧州中心医院对近期收治的94例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期间河北省沧州中心医院收治的94例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44例,其年龄为61.4~87.2岁,平均年龄为(73.2±8.4)岁;其中有44例患者的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有21例患者的颈内动脉末端分叉处闭塞,有10例患者的大脑前动脉闭塞,有19例患者的椎基底动脉主干闭塞。在这些患者中,有58例患者发生了单侧肢体偏瘫,有52例患者发生了失语,有27例患者发生了昏迷,有9例患者发生了闭锁综合征。对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为:1)经头颅CT、MRI及DSA检查被确认患有急性脑血管闭塞。2)年龄≥60岁。3)患者家属同意患者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对这些患者的排除标准为:1)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器官功能衰竭。2)患有血管畸形和脑肿瘤。3)临床资料不完整。

1.2 方法

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确认患者发病的责任血管。以“Y”形阀接通动脉加压系统。使用生理盐水灌洗导管。把微导管、微导丝导入闭塞的责任血管近端,将微导丝从闭塞血管的近端向远端慢慢地推进,当微导丝完全通过之后,推进微导管,反复进退3次左右,将血栓捣碎。使用DSA技术确认血管疏通的效果。若血管畅通,则以微导管缓慢地推入10 mg的rt-PA。若血管未通,则在闭塞血管的近端缓慢地推入10 mg的rt-PA,约15分钟后,再用微导丝和导管疏通血管。若患者的血管内可见明显的血栓和斑块,则在其血栓的远端部位释放Solitaire AB 支架,然后回拉至患者体外,重复操作数次,将血栓分块或完整地取出。在使用Solitaire AB 支架进行治疗时,不断地缓推rt-PA。rt-PA的总用量不可超过30 mg。

1.3 观察指标

使用DSA技术对患者的责任血管进行检查,使用前向血流评定法(TICI)判定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的情况。0级:血管完全闭塞,无前向血流。1级:有较少的对比剂通过闭塞处,但没有充盈远端血管。2级:对比剂充盈部分<受累血管缺血区域的2/3。3级:对比剂充盈且能正常排空。3级表示血管完全再通。2级表示血管部分再通。0级或1级表示血管再通失败。血管再通率=(血管完全再通例数+血管部分再通例数)/总例数×100%。治疗前后分别使用NIHSS量表和ADL量表评价这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和生活能力。患者的NIHSS评分越高,表示其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越重。患者的ADL评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患者的NIHSS评分及ADL评分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患者血管的再通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这些患者血管再通的情况

在44例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的患者中,有31例患者的血管完全再通,有12例患者的血管部分再通,其血管再通率为97.72%。在21例颈内动脉末端分叉处闭塞患者中,有7例患者的血管完全再通,有5例患者的血管部分再通,其血管的再通率为57.14%。在10例大脑前动脉闭塞患者中,有9例患者的血管完全再通,其血管的再通率为90.00%。在19例椎基底动脉主干闭塞患者中,有6例患者的血管完全再通,有9例患者的血管部分再通,其血管的再通率为78.94%。这些患者血管的再通率为84.04%。

2.2 治疗前后患者的NIHSS评分及ADL评分

经治疗,患者的NIHSS评分及ADL评分均得到了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的NIHSS评分及ADL评分(分,±s)

表1 治疗前后患者的NIHSS评分及ADL评分(分,±s)

时间NIHSS评分ADL评分治疗前(n=94)治疗后(n=94)t值P值13.4±2.4 3.8±1.2 34.687 0.000 19.6±7.5 62.5±8.7 36.210 0.000

2.3 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在这些患者中,有7例患者在术后发生脑出血和继发性脑梗死,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57%。

3 讨论

溶栓治疗分为静脉溶栓治疗和动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较短,治疗的效果较差。与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相比,对该病患者进行动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较长。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2],单纯地对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进行动脉溶栓治疗,溶栓导管只能到达闭塞血管的近端,其血管的再通率较低。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临床医生开始使用机械碎栓的方法实现闭塞血管的再通。将动脉溶栓技术和机械碎栓技术相结合,在为患者碎栓后,为其推入溶栓药物,使破碎的血栓在药物的作用下快速分解,再使用Solitaire AB 支架将未分解的血栓取出体外,可减少血栓残留的情况及溶栓药物的使用量,提高血管的再通率。

综上所述,对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其血管的再通率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低,而且能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提高其生活能力。

[1] 刘雅林.动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12(24):851-852.

[2] 李远志.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

R714.22

B

2095-7629-(2017)7-0099-02

猜你喜欢

通率沧州脑血管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沧州鸿发包装技术研究所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对血管再通率的影响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