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

2017-11-30许详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7期
关键词:丝裂霉素翼状胬肉

许详芳

(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防城港 538021)

浅析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

许详芳

(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防城港 53802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盲分组法将这60例患者分为翼-丝组(30例)和翼-角-丝组(30例)。为翼-丝组患者联合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和丝裂霉素C进行治疗,为翼-角-丝组患者联合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丝裂霉素C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角膜创面愈合的时间和病情的复发率。结果:翼-角-丝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翼-丝组患者,其角膜创面愈合的时间短于翼-丝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翼-角-丝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均低于翼-丝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地促进患者角膜创面的愈合,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

翼状胬肉;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丝裂霉素C;病情的复发率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发生于眼球表面,具有潜在的致盲风险。目前,临床上治疗翼状胬肉的方法主要是进行手术切除,但术后患者病情的复发率较高[1]。有研究指出,联合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能促进患者角膜创面的愈合,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为了进一步探讨联合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笔者对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翼状胬肉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1)经临床研究被确诊为翼状胬肉。2)具有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指征。

1.2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1)合并有严重的局部炎症反应。2)合并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1.3 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盲分组法将这60例患者分为翼-丝组(30例)和翼-角-丝组(30例)。翼-丝组患者中有男性16例(占53.3%),女性14例(占46.7%);其年龄在22岁至62岁之间,平均年龄(42.35±18.32)岁;其中有单眼翼状胬肉患者18例(占60.0%),有双眼翼状胬肉患者12例(占40.0%)。翼-角-丝组患者中有男性15例(占50.0%),女性15例(占50.0%);其年龄在23岁至64岁之间,平均年龄(43.98±18.96)岁;其中有单眼翼状胬肉患者15例(占50.0%),有双眼翼状胬肉患者15例(占50.0%)。本次研究经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许可。两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其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

为翼-丝组患者联合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和丝裂霉素C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消毒和铺巾,然后在拓普康显微镜的引导下对其患眼内的翼状胬肉进行切除。2)将棉球置入浓度为0.2%的丝裂霉素C溶液中浸泡5min,然后将棉球放置于患眼的巩膜面处。5min后,将棉球取下,并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患眼巩膜面处的丝裂霉素C。为翼-角-丝组患者联合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丝裂霉素C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是:1)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和丝裂霉素C进行治疗的方法与翼-丝组相同。2)进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方法是:(1)于患眼的颞上侧取适当大小的结膜瓣,并将结膜瓣置于切除翼状胬肉的位置。(2)采用10-0缝合丝线对结膜瓣进行间断缝合,并对患眼进行加压包扎。

1.5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12~15天拆除结膜缝线,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角膜创面愈合的时间。其中,治愈的判定标准为:1)患眼的角膜创面已愈合且光滑、透明、平整。2)患眼内未出现新生血管。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在随访期间,观察患者病情复发的情况。病情复发的判定标准为:患眼纤维血管的内壁组织出现增生,并侵入至角膜边缘内侧且侵入深度超过1mm[2]。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研究数据,患者角膜创面愈合的时间用(±s)表示,采用t检验,治愈率和病情的复发率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

治疗结束后,翼-丝组患者中有26例患者被治愈,其治愈率为86.67%(26/30)。翼-角-丝组患者中有29例患者被治愈,其治愈率为96.67%(29/30)。翼-角-丝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翼-丝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角膜创面愈合的时间

翼-角-丝组患者角膜创面愈合的时间平均为(5.46±1.31)d,翼-丝组患者角膜创面愈合的时间平均为(8.35±1.87)d。翼-角-丝组患者角膜创面愈合的时间短于翼-丝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角膜创面愈合的时间 (±s,d)

表1 比较两组患者角膜创面愈合的时间 (±s,d)

注:*表示与翼-丝组相比,P<0.05。

组别角膜创面愈合的时间翼-丝组(n=30)8.35±1.87翼-角-丝组(n=30)5.46±1.31*

2.2 比较两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

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翼-角-丝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均低于翼-丝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 [n(%)]

3 讨论

翼状胬肉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眼科疾病。此病因患者病变组织的形状与昆虫翅膀相似而得名。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表现以扩散性结膜下组织炎症反应和纤维血管壁组织增生为主。由于翼状胬肉会向患者的瞳孔侵袭,往往会导致其发生角膜散光,进而可导致其视力下降[3]。目前,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学者指出,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因素有关[4]。目前,临床上治疗翼状胬肉的方法主要是进行手术切除,但术后患者病情的复发率较高。丝裂霉素C属于抗代谢类抗肿瘤药,具有抑制纤维血管壁组织增生的作用。近年来,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在治疗翼状胬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5]。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翼-角-丝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翼-丝组患者,其角膜创面愈合的时间短于翼-丝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翼-角-丝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均低于翼-丝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联合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地促进患者角膜创面的愈合,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

[1] 智淑平,周佳丽,陈宝文,等.丝裂霉素C用于翼状胬肉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3,31(9):1165-1167.

[2] 朱大强,张霞.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1,33(10):774-776.

[3] 罗立勤,郑利民,杜鹏程,等.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27(3):19-21.

[4] 谢瑞玲,潘凤,王静静,等.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胬肉临床效果观察[J].安徽医药,2011,15(5):626-627.

[5] 陶斐,余腾.丝裂霉素C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及对血管形成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1,23(4):426-428.

R777.33

B

2095-7629-(2017)7-0081-02

猜你喜欢

丝裂霉素翼状胬肉
刨根问底之翼状胬肉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丝裂霉素治疗食管良性狭窄的临床应用进展
原发性与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指标差异
眼睛长胬肉要不要治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防治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效果比较
丝裂霉素C与5氟尿嘧啶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预后比较
翼状胬肉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60例临床观察
眼翼状胬肉治疗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