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研究

2017-11-30曹光菊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7期
关键词:洼田治疗仪饮水

曹光菊

(重庆市南川区宏仁中西医结合医院,重庆 南川 408400)

对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研究

曹光菊

(重庆市南川区宏仁中西医结合医院,重庆 南川 408400)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重庆市南川区宏仁中西医结合医院接诊的104例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数偶数分组法将这104例患者分为治疗仪组(n=50)和治-训联合组(n=54)。采用吞咽障碍治疗仪对治疗仪组患者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治-训联合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训联合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66.7%、94.4%,治疗仪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22.0%、68.0%。治-训联合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愈显率高于治疗仪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后,治-训联合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治疗仪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确切。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综合康复训练;临床效果;痊愈率;愈显率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血压发病率的上升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约有78%的脑卒中患者患有吞咽障碍[1]。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可出现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窒息、胃潴留等并发症。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吞咽障碍是导致脑卒中患者预后不佳的重要原因。过去,临床上常采用吞咽障碍治疗仪对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但疗效一般。有研究指出,对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较好。为了进一步探讨对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笔者对近期内重庆市南川区宏仁中西医结合医院接诊的104例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1)初次发病。2)病情符合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诊断标准并被确诊[2]。3)知情并同意参加本次研究。4)具有配合研究的能力。5)有家属照料。

1.2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1)近期内接受过针灸治疗。2)依从性较差,无法按要求进行吞咽功能训练。3)合并有口腔颌面部畸形。4)近期内接受过气管切开术。5)处于脑卒中急性期。

1.3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重庆市南川区宏仁中西医结合医院接诊的104例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这104例患者中有男63例,女41例,其年龄在55~82岁之间,平均年龄(69.4±5.5)岁,其病程在3~7d之间,平均病程(3.1±0.5)d,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在4~8分之间,平均评分(6.1±2.2)分。

采用奇数偶数分组法将这104例患者分为治疗仪组(n=50)和治-训联合组(n=54)。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

采用吞咽障碍治疗仪对治疗仪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是:1)将吞咽障碍治疗仪的治疗参数设置如下:频率为40Hz,电流为15~23mA,波形为对称双向方波,波宽为1ms。2)在患者的颏下区张贴表面电极,然后使用治疗仪对其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感受为其调节治疗仪的频率。每周治疗1~2次,每次治疗30min,应连续治疗4周。在采用吞咽障碍治疗仪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对治-训联合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训练内容包括:1)指导患者进行肌群主动训练,例如口周肌肉训练、舌部训练、呼吸训练、屏气-发声训练、喉上提训练。每个动作做10组,每天3次,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每隔2d为患者调整1次训练内容。2)按摩患者甲状软骨下方的皮肤,并指导其做张口动作,每天训练1h。3)使用冷毛巾或棉签刺激患者的喉部,每天3次,每次15min。4)指导患者进行声门上吞咽训练、超声门上吞咽训练、点头吞咽训练,每个动作做10组,每天3次。5)在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后,可指导其进行进食训练。在开始训练时,应为患者选择柔软、不易松散、不易滞留于口腔粘膜的食物。在进行食物吞咽训练的过程中,可指导其交叉进行空吞咽训练。

1.5 疗效判定标准

1)痊愈:患者的吞咽障碍症状完全消失,可正常进食,其进行洼田饮水试验的分级为1级。2)显效:患者的吞咽障碍症状基本消失,其进行洼田饮水试验的分级为2级。3)有效:患者的吞咽障碍症状明显好转,其进行洼田饮水试验的分级为3级或4级。4)无效:患者的吞咽障碍症状未好转,其进行洼田饮水试验的分级为5级。

1.6 统计学处理

使用Excel表记录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Kolmogorov-Sminmov法检验计量资料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进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ANONA)。采用n或%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精确性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治-训联合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66.7%、94.4%,治疗仪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22.0%、68.0%。治-训联合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愈显率高于治疗仪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2.2 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的对比

在进行治疗前,治-训联合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的评分平均为(4.1±0.6)分,治疗仪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的评分平均为(4.0±0.7)分。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后,治-训联合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的评分平均为(1.1±1.3)分,治疗仪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的评分平均为(2.1±1.1)分。治-训联合组患者治疗后其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治疗仪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吞咽障碍治疗仪的治疗原理是使用电流刺激患者咽喉部的肌肉,防止其咽喉部位肌肉发生废用性肌肉萎缩。同时,反复刺激患者的运动神经中枢,促进其新神经传导通路的形成[2]。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在应用吞咽障碍治疗仪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对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其吞咽功能[3]。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训联合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愈显率高于治疗仪组患者,治疗后其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治疗仪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确切。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窦祖林,唐志明,兰月,等.吞咽障碍临床与研究进展--美国、日本吞咽障碍年会热点透视[J].中国康复杂志,2013,28(9):859-861.

[2] 韩婕,阎文静,戴玲莉,等.表面肌电图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6):579-581.

[3] 卢彩霞,陈淑萍.不同冰刺激治疗方案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4):376-378.

R743.34

B

2095-7629-(2017)7-0068-02

猜你喜欢

洼田治疗仪饮水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简易饮水鸟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早期应用洼田实验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观察
洼田饮水试验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中筛查应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饮水
饮水与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