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脏B超技术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脏形态变化的效果探析

2017-11-30覃惠萍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7期
关键词:左房左室主动脉

覃惠萍

(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0)

用心脏B超技术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脏形态变化的效果探析

覃惠萍

(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0)

目的:探讨使用心脏B超技术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脏形态变化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某院收治的7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B超组和心电图组。为心电图组患者使用心电图技术检查其心脏形态的变化,为B超组患者使用心脏B超技术检查其心脏形态的变化。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方法检查其心脏形态变化的结果。结果:经诊断,B超组患者左室肥大、左室增大、左房增大及主动脉扩大的检出率均高于心电图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心脏B超技术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检查,可有效地检出其左室肥大、左室增大、左房增大及主动脉扩大的情况。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技术;心脏形态;检出率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指因患者长期处于高血压的状态而导致其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的病变[1]。该病患者在发病的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一般仅表现出高血压的症状,在其病情发展到中后期,才会出现心衰、疲劳、咯血及下肢负重等症状。该病患者若未能及时进行治疗,会危及其生命安全[2]。一般来说,该病患者的心脏会发生单侧心室或双侧心室肥厚扩大等改变。了解患者心脏形态的改变有利于临床医生准确地诊断其病情,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治疗。近年来,某院对部分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使用心脏B超技术检查其心脏形态的变化,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7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这些患者均经心脏彩超检查被确认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其病情符合2004 年发表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关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这些患者均存在高血压病史,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头痛、乏力等[3],病情严重的患者还有端坐呼吸及心源性哮喘等症状。这些患者的心尖搏动增强,心界向左下扩大,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表现为金属调)心尖区及主动脉瓣区闻及收缩期收风样杂音,单侧或双侧心室肥大和劳损,P波增宽,其心电图V1导联中P波终末电势增大,其主动脉迂曲扩张,其左心室扩大,有肺间隔线。这些患者均未患有肝肾功能障碍及精神疾病。所有患者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病程均>3年。在这些患者中,有26例患者合并有脑血管疾病,有11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B超组和心电图组。B超组中有36例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为21例(58.33%),女性患者15例(41.67%);其年龄为52~91岁,平均年龄为(77.6±2.1)岁;其中有左室肥大患者11例,有左室增大患者12例,有左房增大患者9例,有主动脉扩大患者4例。心电图组中有36例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20例(55.56%),女性患者16例(44.44%);其年龄为54~89岁,平均年龄为(78.5±3.2)岁;其中有左室肥大患者10例,有左室增大患者13例,有左房增大患者8例,有主动脉扩大患者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心电图组患者使用心电图技术检查其心脏形态的变化,具体的方法是:让患者取仰卧位。将康泰2000心电图机常规连接12导联,监测患者心脏活动的情况。为B超组患者使用心脏B超技术检查其心脏形态的变化,具体的方法是:将超声诊断仪探头的频率设置为2.5 MHz。让患者取左侧卧位。在患者左室长轴的切面取样,观察其左室收缩的情况、室壁的厚度及腔室内部的情况。然后在患者心尖四腔切面取样,检测其舒张期血流频谱、E峰值、A 峰值的最大速度等[4]。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左室肥大、左室增大、左房增大及主动脉扩大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诊断,B超组患者左室肥大、左室增大、左房增大及主动脉扩大的检出率均高于心电图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患者均未发生病情被误诊的情况。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方法检查其心脏形态变化的结果[n(%)]

3 讨论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会导致其整个循环系统发生异常,引发心脏病及脑血管疾病,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发生心肌梗死或脑出血,进而威胁其生命安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在发病的初期心脏只会出现负压增加的情况,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但是随着其病程的延长和病情的加重,其心肌纤维会逐渐变粗,导致其左心室肥厚,进而影响其心脏的功能[5]。左心室肥厚是一种心肌对血压升高的代偿性改变。为维持足够的心排量,心肌收缩力增强,引起心肌细胞肥大和肌纤维增粗,进而发生心肌退行性变和毛细血管相对密度下降等。一般来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的表现首先为室间隔增厚。

越早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的效果就越好。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脏的形态改变主要表现为左室肥大、左室增大、左房增大及主动脉扩大。临床医生了解其心脏形态的改变不仅有利于诊断其病情,而且可以合理地为其制定治疗方案。心电图检查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测心脏功能的技术。心电图能记录心肌机械收缩的情况,但无法有效地检出心脏肥厚的情况。因此,使用心电图技术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脏形态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6]。B超检查是一种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获得人体内脏各切面图像的检查技术。使用心脏B超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形态变化时,图像清晰,能显示出其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早期病变,不会给其造成疼痛,无放射性,而且其对检查的依从性高[7]。使用心脏B超技术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脏形态的变化能使临床医生观察到其瓣膜返流、心腔扩大及心脏肥厚的情况,进而分析其心功能,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信息。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使用心脏B超技术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B超组患者,其左室肥大、左室增大、左房增大及主动脉扩大的检出率均高于使用心电图技术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心电图组患者。这与赵文科[8]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使用心脏B超技术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检查,可有效地检出其左室肥大、左室增大、左房增大及主动脉扩大的情况。

[1] 莫敏.5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与心电图的对比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36):37-38.

[2] 郭道安.心脏B超和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16):88-89,103.

[3] 刘蕗.心脏B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对比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2):95-96.

[4] 王毅,邓学平.心脏B超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3,26(03):242-243.

[5] 李红平,蒋喜文,周美君,等.12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诊断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32):175,177.

[6] 覃艳笑.心脏B超和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3):54-55.

[7] 黄冬梅.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对心脏B超和心电图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3,11(26):40.

[8] 赵文科.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与心电图的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5(14):3125-3126.

R541.3

B

2095-7629-(2017)7-0058-02

覃惠萍,女,1970年2月出生,籍贯为广西金秀县,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妇科

猜你喜欢

左房左室主动脉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高血压病患者房间隔厚度及其与左房功能的关系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左房功能的超声评价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术后应用血管闭合器的护理观察
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感染并发症救治一例
左房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