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牵正面瘫药膜治疗Bell面瘫的效果评析

2017-11-30王铮辉吴晓琳高瑞麒刘初容张新斐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7期
关键词:药膜脑科牵正

王铮辉,吴晓琳,高瑞麒,刘初容,张新斐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广东 广州 510510)

用牵正面瘫药膜治疗Bell面瘫的效果评析

王铮辉,吴晓琳,高瑞麒,刘初容⋆,张新斐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广东 广州 510510)

目的:探讨牵正面瘫药膜治疗Bell面瘫(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接诊的88例Bell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这88例患者分为药膜组(n=44)和针刺推拿组(n=44)。为针刺推拿组患者使用针刺推拿疗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药膜组患者加用牵正面瘫药膜进行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药膜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针刺推拿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18%。与针刺推拿组患者相比,药膜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正面瘫药膜治疗Bell面瘫的临床疗效确切。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牵正面瘫药膜;Bell面瘫;临床疗效 针刺推拿;总有效率

Bell面瘫又叫特发性面瘫。此病多发于春、秋两季,患者多为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男性[1]。Bell面瘫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一侧面部肌肉瘫痪、麻木、前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和流涎等,可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相关的临床研究指出,牵正面瘫药膜治疗Bell面瘫的临床疗效较好。为了进一步探讨牵正面瘫药膜治疗Bell面瘫的临床疗效,笔者择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接诊的88例Bell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接诊的88例Bell面瘫患者。这88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疾病诊疗依据治疗好转标准》[2]中规定的Bell面瘫的临床诊断标准。他们均为单侧Bell面瘫。使用随机数表法将这88例患者分为药膜组(n=44)和针刺推拿组(n=44)。药膜组患者中有男性21例,女性23例;其年龄在20岁至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4±2.3)岁;其中病程最短的3d,病程最长的2个月,平均病程为(22.1±2.2)d。针刺推拿组患者中有男性26例,女性18例;其年龄在19岁至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5±2.6)岁;其中病程最短的3d,病程最长的2个月,平均病程为(19.3±2.1)d。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其中包括年龄、性别、病程等)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为针刺推拿组患者使用针刺推拿疗法进行治疗。进行针刺治疗的方法是:对患者的风池穴、阳白穴、攒竹穴、印堂穴、完骨穴、四白穴、地仓穴、颊车穴、合谷穴、太冲穴、迎香穴、水沟穴、承浆穴和翳风穴进行针刺。对面部穴位进行平刺、斜刺。对地仓穴、颊车穴等对穴进行透刺。每天针刺1次,应连续治疗10天。进行推拿治疗的方法是:采用揉、捏、按、推、擦、滚等手法依次对患者颈部和头面部的穴位进行按摩。每天按摩1次,每次按摩20min左右,应连续治疗10天。在使用针刺推拿疗法进行治疗的基础上,为药膜组患者加用牵正面瘫药膜进行治疗。牵正面瘫药膜的药物组成和制作方法为:防风100g、白附子100g、白僵蚕100g、全蝎80g、当归100g、川芎100g、白蒺藜100g。将上述药物粉碎为粗粉后浸泡在1000ml浓度为 75%乙醇溶液中1周,然后加热煎煮,并使用40KHZ、120W的超声波清洗机对药液进行超声萃取[3]。在萃取60min后,去渣取汁,然后将药液隔水加热至90℃。依次将PVA(聚乙烯醇)-1788、丙酮、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加入到药液中(配制比例为每100ml药液中加入10gPVA(聚乙烯醇)-1788、5ml丙酮、3ml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并对药液进行搅拌。在上述物质全部溶解后,加入月桂氮酮,并继续对药液进行搅拌,直至月桂氮酮全部溶解[4]。将此药膜溶液分装在100ml的滚珠瓶瓶内备用。牵正面瘫药膜的使用方法为:将牵正面瘫药膜溶液均匀地涂抹于患者的患处。在完成涂抹后2~3min,药膜溶液会变为一层薄膜(注意不要破坏膜层)。30min后可撕下药膜,每天早晚各涂1次,应连续治疗10天。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症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Bell面瘫的疗效判定标准将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1)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面部肌肉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恢复正常。2)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面部肌肉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趋于正常。3)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面部肌肉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明显改善。4)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好转,面部肌肉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未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组内对照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结束后,药膜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痊愈的患者有12例(占27.27%),为显效的患者有21例(占47.73%),为好转的患者有11例(占25.00%)。药膜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0%(44/44)。针刺推拿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痊愈的患者有6例(占13.64%),为显效的患者有18例(占40.91%),为好转的患者有17例(占38.64%),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占6.82%)。针刺推拿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18%(35/41)。与针刺推拿组患者相比,药膜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3 讨论

Bell面瘫是临床上神经内科、康复科的常见病,俗称“歪嘴巴”、“吊线风”。中医认为,面瘫主要是由于患者的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气血痹阻和肌肉弛纵不收引起的[5]。牵正面瘫药膜中的白附子具有祛风化痰的功效,白僵蚕、全蝎具有通络化痰、祛风止痉的功效,白蒺藜具有平肝疏肝、宣散肝经风邪的功效,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的功效,诸药合用可共奏祛风、化痰、通络之功。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药膜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针刺推拿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18%。与针刺推拿组患者相比,药膜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研究结果与娄勍、谢君[6]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牵正面瘫药膜治疗Bell面瘫的临床疗效确切。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Sullivan F M, Swan I R C, Donnan P T, et al.Early treatment wi th prednisolone or acyclovir in Bell’s palsy [J].New Englang Journal of Medicine,2007,357(16): 1598-1607.

[2]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S].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98.

[3] 杨明.中药制剂工艺技术图解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8-41.

[4] 梁秉文,刘淑芝,梁文权.中药经皮给药制剂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359.

[5] 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65,224-226.

[6] 娄勍,谢君.加味牵正散治疗Bell面瘫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19):72-73.

R741

B

2095-7629-(2017)7-0051-02

王铮辉,男,1983年出生,本科学历,现为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康复训练中心执业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中药外治

*通讯作者:刘初容,女,1980年出生,本科学历,现为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康复训练中心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中药外治

猜你喜欢

药膜脑科牵正
牵正散合大补阴丸对蛋白酶抑制因子I诱导的帕金森病体外细胞模型大鼠肾上腺嗜铬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种玻璃药膜法测定速灭威对异色瓢虫的毒性比较
新型微针药膜可显著提高药物疗效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第十一临床医学院
牵正散水煎剂对PSI诱导的体外帕金森病模型的影响
牵正针法治疗面瘫验案举隅
“脑科”专家潘占辉
生物可吸收性复方奥硝唑缓释药膜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致力小儿神经外科,为下一代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访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六病区主任林志雄教授
一次性切口保护套及一次性脑科手术巾在剖腹产中的联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