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

2017-11-30李玉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7期
关键词:用药治疗依从性高血压

李玉玲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中医院老年病科,山东 泰安 271500)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

李玉玲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中医院老年病科,山东 泰安 271500)

目的: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提高其用药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中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1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130例患者分为比较组和试验组,每组各有65例患者。对比较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试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对用药治疗的依从性、对护理的依从性及其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接受护理后,试验组患者在合理饮食、情绪管理、适当运动及定期复查等方面的依从率均高于比较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接受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对用药治疗的依从率高于比较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接受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比较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其对用药治疗的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

老年;高血压;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依从性;生活质量

高血压是指以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该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有研究指出,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均可通过合理用药将其血压控制在较为理想的范围内。但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多合并有其他疾病及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因此对用药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导致其血压控制不理想,从而会增加其发生高血压并发症的风险[1]。为了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提高其用药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笔者对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中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1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中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1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这130例患者的纳入标准是:1)其病情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规定的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年龄≥65岁。3)自愿签署了参加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1)存在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无法与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2)临床资料不完整。随机将这130例患者分为比较组和试验组,每组各有65例患者。在比较组中,男性患者有37例,女性患者有28例,其年龄在66~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9±3.1)岁。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文化程度的患者分别有37例、20例、7例和1例。在实验组中,男性患者有35例,女性患者有30例,其年龄在65~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4±3.4)岁。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文化程度的患者分别有39例、21例、5例和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比较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内容包括:每天为患者测量血压2~3次,并对测量的结果进行认真的记录。告知患者要坚持服药,督促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证睡眠充足、坚持低盐、低脂饮食及戒烟、戒酒等),指导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1.2.2 对试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具体的方法是:1)心理护理。(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这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以热情的态度与其进行交流,主动向其介绍医院的环境、主治医生及责任护士等,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从而缓解其内心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提高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进而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一对一交流、对患者家属进行询问及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将存在不良心理的患者分为忧郁型、恐惧型与自卑型三种类型。(3)对各个类型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①对忧郁型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的方法:护理人员在与此类型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要将其看成健康人,尽量赞同其观点,勿使其产生心理压力。同时,向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的性格、爱好及情绪的表达方式等,然后选择患者感兴趣的话题与其进行交流,尽量转移其注意力。②对恐惧型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的方法:首先,护理人员要从多方面了解此类患者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然后再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疏导。同时,请患者的家人和朋友多安慰和关心患者,帮助其消除恐惧心理。③对自卑型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的方法:此类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担心自己会给家庭带来负担,易产生自卑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要多鼓励和支持患者,主动与其进行交流,引导其说出内心的感受,使其自卑情绪得到释放。同时,告知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与陪伴,帮助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而改善其自卑心理,使其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2]。2)健康教育。(1)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档案的内容要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其他疾病史、家庭状况及联系方式等。同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详细了解其血压的控制情况和波动情况。(2)对其进行高血压知识的健康宣教。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和接受程度,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高血压知识的健康宣教,使其掌握高血压的临床表现、患者易出现的并发症及危害、治疗的方法等,并重点向其强调长期规律用药的重要性和不规律用药的危害性。(3)进行饮食与运动指导。向患者详细讲解饮食习惯与高血压之间的重要关系,指导其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告知患者多吃清淡且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尤其要叮嘱其控制食盐的摄入量。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指导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锻炼的方式可选择散步、做操、慢跑、打太极等,锻炼的强度以其未感觉到疲劳为宜[3]。

1.3 观察指标

1)在患者入院时及护理后,用护理依从性调查量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此量表包括合理饮食、情绪管理、适当运动及定期复查四项指标,每项指标分为依从和不依从两个标准。依从率=依从的例数/总例数×100%。2)用自制的用药治疗依从性调查量表调查两组患者对用药治疗的依从率,此量表分为依从和不依从两个标准。依从率=依从的例数/总例数×100%。3)进行护理后,用SF-36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此量表包括健康总体自评、生殖功能自评、机体疼痛自评、生理功能自评4个生理健康指标及精神健康自评、社会功能自评、活力自评、情感职能自评4个心理健康指标,每个指标的分值均为0~10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高[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入院时及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对护理依从性的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在合理饮食、情绪管理、适当运动及定期复查等方面的依从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试验组患者在合理饮食、情绪管理、适当运动及定期复查等方面的依从率均高于比较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入院时及护理后两组患者对用药治疗依从率的比较

入院时,试验组患者对用药治疗的依从率为47.69%(31/65),比较组患者对用药治疗的依从率为49.23%(32/65),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对用药治疗的依从率为93.85%(61/65),比较组患者对用药治疗的依从率为80%(52/65),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接受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比较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入院时及护理后两组患者对护理依从性的比较

表2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健康总体自评生殖功能自评机体疼痛自评生理功能自评精神健康自评社会功能自评活力自评情感职能自评比较组(n=65)60.42±3.4158.31±4.1259.31±4.3860.31±4.2963.42±3.8461.32±4.3760.94±4.0159.32±4.31试验组(n=65)87.31±3.9981.32±2.9480.31±4.1282.41±4.0881.31±4.2179.31±3.2184.21±4.8481.31±4.65

3 讨论

高血压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及无法根治等特点,可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许多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长期治疗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不遵医嘱用药的情况,从而大大影响其治疗的效果[6]。因此,临床上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对用药治疗的依从性。有研究指出,大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识程度较差,认为无明显的症状就可以不用服药,因此常常出现拒绝长期服药或自主停药的现象[6]。尽管常规护理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老年患者了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但此护理模式的监督力度仍有欠缺,无法督促老年患者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和生活习惯。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对6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其对用药治疗的依从性。这与孙敏、何玉丽等人的研究结论[7,8]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其对用药治疗的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

[1] 龚凤安,刘红.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和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当代医学,2012,7(11):129-131.

[2] 杨志敏,谌科,周凤勤.行为转变理论在住院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转变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6(24):120-123.

[3] 贾美芳.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7(6):128-129.

[4] 邱思宇.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4(7):123-124.

[5] 宾庚玲.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0,8(13): 167-169.

[6] 周波.高血压发生脑出血的原因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0):1689-1690.

[7] 孙敏.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J].大家健康,2011,8(5):1127-1128.

[8] 何玉丽,周鹏,黄治林,等.卒中单元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5):24-26.

R473

B

2095-7629-(2017)7-0026-03

猜你喜欢

用药治疗依从性高血压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个体优选用药治疗方案对精神分裂病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全国高血压日
莫西沙星单用与联合用药治疗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比较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