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对行气管切开术后反复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效果

2017-11-30梁欢欢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7期
关键词:体征气管肺部

梁欢欢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浅论对行气管切开术后反复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效果

梁欢欢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目的:探讨对进行气管切开术后反复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徐州矿物集团总医院进行气管切开术后反复发生肺部感染的85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康复组,其中,常规组有40例患者,康复组有45例患者。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康复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实验室检查的结果、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康复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痰菌培养转阴的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及体位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气管切开术后反复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其治疗的效果,改善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促进其身体康复。

肺部反复感染;气管切开;肺部感染;康复护理;效果

临床资料显示,进行气管切开术后插管的患者极易在拔管后因气道狭窄并发呼吸道感染,甚至反复发生肺部感染(如吸入性肺炎),严重影响其康复的效果[1]。研究证实,对进行气管切开术后反复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不仅可显著提高其治疗的效果,而且能改善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促进其身体康复。为了进一步证实该护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徐州矿物集团总医院进行气管切开术后反复发生肺部感染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徐州矿物集团总医院进行气管切开术后反复发生肺部感染的85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该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康复组。其中,常规组有40例患者,康复组有45例患者。在常规组患者中,有25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其年龄为42~80岁,平均年龄为(59.6±1.5)岁。其中,有17例颅脑外伤患者,有12例脑卒中患者,有11例脑出血患者。在康复组患者中,有28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其年龄为44~79岁,平均年龄为(60.1±1.3)岁。其中,有21例颅脑外伤患者,有14例脑卒中患者,有10例脑出血患者。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及原发疾病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拔管后,均对其进行常规护理。进行常规护理的方法为:1)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保持病房的清洁卫生,并对病房内的空气及物品进行消毒。将病房内的温度保持在18℃~20℃之间,将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并定期为病房通风。可通过使用雾化器调节病房内的湿度。应限制看护人员的数量,减少人员走动,避免患者发生交叉感染。2)气道护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气道湿化护理,定期为其吸痰。在进行吸痰操作时,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并密切观察患者痰液的情况。可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每隔2h为其翻身1次,同时为其拍背,以促进其排出痰液。可采用超声雾化吸入的方式为患者稀释痰液,并根据其痰培养的结果,遵医嘱为其使用抗菌药物。4)营养支持: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以提高其机体的免疫力。对康复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进行康复护理的方法为:1)心理护理:大多数接受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加之其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觉与想法,故易出现悲观、消极等负性心理,不利于其预后。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接触,耐心细致地向其介绍与其病情相关的知识,从言语上对其进行鼓励和安抚,帮助其树立治愈的信心。2)呼吸训练: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取仰卧体位,适当地放松全身,然后指导其用鼻子慢慢地吸气(在吸气时尽可能地将腹部向外膨出),用嘴慢慢地吐气(在吐气时尽可能地将腹部向内收缩),每天练习3~4次,逐渐增加至每天练习10~12次/d。3)起立训练: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协助其从平卧位逐渐过渡至半卧位,进而到直立位。在对患者进行站立训练时,应对其胸部、膝部和髋部进行固定,训练的时间可从5min/d逐渐增加至1h/d。在术后第2d以后,可对患者的肢体进行被动ROM训练,训练的范围可从其近端关节逐渐发展至远端关节。

1.3 观察指标[2]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指治疗后,患者肺部的啰音与咳痰的症状消失,其肺部复张。对其进行X线胸片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肺部的炎症完全被吸收。有效:指治疗后,患者肺部的啰音与咳痰的症状明显减少,其肺部部分复张。对其进行X线胸片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肺部炎症的吸收程度>3/4。无效:指治疗后,患者上述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未发生变化,其病情甚至在恶化。对其进行X线胸片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肺部炎症的吸收率<2/3。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18.0统计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康复组治疗结果为显效、有效、无效患者的例数分别为17例、27例、1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8%。常规组治疗结果为显效、有效、无效患者的例数分别为10例、24例、6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0%。康复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4.5752,P=0.0324)。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的对比

康复组患者痰培养转阴的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肺啰音消失的时间及体位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下表:

表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的对比

3 讨论

进行气管切开手术是临床上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急救的重要措施之一。不过,调查资料显示,进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高达32.0%~88.3%[3]。其原因在于:第一,患者在进行气管切开手术以后,由于其呼吸道与外部的环境相通,细菌可直接侵入其呼吸道,对其呼吸道的屏障产生破坏作用,故易使其发生肺部感染[4]。第二,进行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多需要长时间地卧床休息,这就使其易出现肢体功能障碍与肺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其无法彻底、及时地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排出,故易引发肺部水肿及淤血,最终导致坠积性肺炎等肺部感染发生[5]。

最新的研究证实,对进行气管切开术后反复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其治疗的效果,促进其身体康复。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康复组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康复护理。具体而言,包括定时为患者拍背、翻身,以促进其排出痰液;对患者进行起立训练及呼吸训练,以增强其肺部功能,促进其排痰,进而降低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等[6]。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康复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痰培养转阴的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肺啰音消失的时间及体位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与张余芬、凡国华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进行气管切开术后反复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其治疗的效果,改善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促进其身体康复。

[1] 樊迎春.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包头医学,2012,36(2):108-109.

[2] 赵士静,董立亭,张秀云.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2012,28(6):9-11.

[3] 秦冰丽.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J].河北医药,2013,35(5):795-796.

[4] 陈巧鸽.气管切开拔管后气道狭窄反复肺部感染患者的康复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9):1817-1819.

[5] 周雅.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8):52-53.

[6] 孙立新.中西医综合护理干预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影响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3):205-206.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or the patients of Repetitive Pulmonary Infection after Tracheotomy

Liang Huanhuan
(Xuzhou Mining Business Group General Hospital Xuzhou Jiangsu 221000 )

∶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or the patients of repetitive pulmonary infection after tracheotomy. Methods To select 85 patients treated in Xuzhou Mining Business Group General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5 in cases of repetitive pulmonary infection after tracheotomy, divide the patients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40 cases in control group,45 cases in experimental group. Treat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nursing, treat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routine 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ompare curative effect, examination results in laboratory and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 Results The cure effective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i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discrepancy of research results of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ime of culture conversion to negative, time of white blood cell count back to normal and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pulmonary rales of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control group, discrepancy of research results of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Treat the patients of repetitive pulmonary infection after tracheotomy with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n improve curative effect and clinical symptom of patients, promotes patients’healing.

∶ repetitive pulmonary infection; tracheotom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effect

R473.5

B

2095-7629-(2017)7-0023-03

猜你喜欢

体征气管肺部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
拯救营地
清肺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部感染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