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鞘内注药法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评析

2017-11-30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7期
关键词:鞘内脑膜炎结核性

岳 淼

(山东省胸科医院结核科,山东 济南 250013)

用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鞘内注药法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评析

岳 淼

(山东省胸科医院结核科,山东 济南 250013)

目的:探讨用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鞘内注药法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某院收治的8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0例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脑脊液置换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全身常规抗结核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脑脊液置换组患者进行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项临床指标及其各项临床表现改善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脑脊液置换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置换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及各项临床表现改善的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鞘内注药法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促进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消退,缩短其住院的时间。

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鞘内注药法;结核性脑膜炎;效果

结核性脑膜炎是指结核杆菌侵入患者蛛网膜下腔所致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病变。此病可累及患者的脑实质、脑血管、软脑膜和蛛网膜。结核性脑膜炎是所有肺外结核中最具威胁性的疾病,此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近年来,因结核杆菌发生基因突变,使以往临床上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无法达到很好的疗效,故导致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1]。为了进一步探讨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有效方法,某院对收治的40例此病患者在进行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08年至2015年期间某院收治的8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这80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情况:1)患者的病情均符合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标准,并被确诊。2)患者均有头痛、发热、呕吐、脑膜刺激征等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和脑神经麻痹的症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80例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脑脊液置换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在脑脊液置换组的40例患者中,有男性27例,女性13例。他们的年龄在19岁~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12±2.13)岁。其中,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有13例,浸润性肺结核患者有20例,其他结核性疾病患者有7例。在常规治疗组的40例患者中,有男性28例,女性12例。他们的年龄在19岁~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25±2.46)岁。其中,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有13例,浸润性肺结核患者有21例,其他结核性疾病患者有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全身常规抗结核治疗。具体的方法为:1)采用3HRZE/9HR方案对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其中E代表乙胺丁醇、Z代表吡嗪酰胺、H代表异烟肼、R代表利福平。根据患者的体质量,对其用药量进行计算,异烟肼的剂量可加至10~20mg/kg。2)用10~20mg的地塞米松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6~8周。3)使用胞二磷胆碱对患者进行治疗,以改善其脑细胞的代谢功能。4)使用呋塞米和甘露醇等药物对患者进行降颅压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脑脊液置换组患者进行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具体的方法为:对患者进行腰部穿刺。在腰穿成功后,先测量患者脑脊液的压力,再放出5毫升的脑脊液并为其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置换,重复置换4次,每次置换间隔的时间为10分钟,最后用0.1mg的异烟肼+3mg的地塞米松缓慢注入其髓鞘内,每周注射2~3次。随着患者症状的缓解,逐渐为其减少给药的次数,最长的给药时间为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2)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包括发热症状消失的时间、头痛症状消失的时间、颅内压恢复正常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3)观察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表现改善的情况,包括脑膜刺激征消失的时间、脑脊液蛋白恢复正常的时间和脑脊液细胞恢复的时间。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进行脑脊液检查的结果连续两次均为正常,未发生并发症。有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进行脑脊液检查的结果有所改善,未发生并发症。无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脑脊液检查的结果均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的例数和有效的例数在总例数中所占的比例[2]。

1.5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22.0软件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经过治疗,脑脊液置换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表现恢复情况的比较

经过治疗,脑脊液置换组患者脑膜刺激征消失的时间、脑脊液蛋白恢复正常的时间和脑脊液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表现恢复情况的比较(±s,d)

表2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表现恢复情况的比较(±s,d)

脑脊液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脑脊液置换组20.23±2.34 24.53±2.4425.73±2.13常规治疗组27.72±3.95 33.46±4.2532.67±3.82 t值8.524 9.2489.124 P值0.0000.0000.000组别脑膜刺激征消失的时间脑脊液蛋白恢复正常的时间

2.3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经过治疗,脑脊液置换组患者发热症状消失的时间、头痛症状消失的时间、颅内压恢复正常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s,d)

表3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s,d)

组别发热症状消失的时间头痛症状消失的时间颅内压恢复正常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常规治疗组19.39±2.7723.39±3.5725.61±2.5942.39±2.57脑脊液置换组13.51±1.4118.51±2.6119.62±1.2133.51±1.61 t值8.2749.02410.76112.862 P值0.0000.0000.0000.000

3 讨论

结核性脑膜炎会增加患者脉络丛毛细血管和脑膜的通透性,破坏其血脑屏障,导致炎性渗出而引发脑脊液循环障碍,使其脑脊液蛋白的水平升高,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3,4]。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鞘内注药治疗,可有效地提高其脑脊液中异烟肼的浓度,促进其脑内高浓度杀菌环境的形成,这样不仅可快速地杀死其脑脊液中的结核杆菌,还可减少其因全身用药所致的不良反应[5,6]。地塞米松有利于降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细胞膜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其炎性反应,促进其炎症的吸收,抑制其脑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的程度,从而改善其脑脊液循环[7,8]。因此,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进行常规抗结核、胞二磷胆碱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可有效地降低其颅内压,促进其脑脊液循环的改善,预防其脑积水和蛛网膜粘连的发生。

综上所述,用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鞘内注药法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促进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消退,缩短其住院的时间。

[1] 陈丽成.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疗效的观察[D].山东大学,2010.

[2] 何骁骥,李碧波.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42例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71-72

[3] 陈新灿.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应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的临床疗效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6):798-801

[4] 郭锐.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疗效评价[D].郑州大学,2014.

[5] 李洪智.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11,17(12):1878-1880.

[6] 魏征,樊丽超,田菲菲,等.阿米卡星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19(5):38-39.

[7] 排云珍.腰穿放脑脊液鞘内注药治疗结脑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3):80.

[8] 邓一平.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11):127-128.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cerebrospinal fluid replacement combined with intrathecal injection for tuberculous meningitis

Yue Miao
(Chest Hospital of Shandong Province Jinan Shandong 250013)

∶ Objective To study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cerebrospinal fluid replacement combined with intrathecal injection tuberculous meningitis. Methods Do retrospective study of clinical material of 80 cases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in a hospital. Divide 80 cases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40 cases in each group. Base on systemic routine anti-tuberculosis treatment, treat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cerebrospinal fluid replacement. Then compare clinical effect and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index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experimental group i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discrepancy of study results of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linical index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experimental group is better discrepancy of study results of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reat tuberculous meningitis with cerebrospinal fluid replacement combined with intrathecal injection is effective, this therapy will promote reducing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shorten hospital stays.

∶ cerebrospinal fluid replacement combined with intrathecal injection; tuberculous meningitis; effect

R529.3

B

2095-7629-(2017)7-0017-02

猜你喜欢

鞘内脑膜炎结核性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
多发性硬化应用β干扰素鞘内注射治疗的效果分析
T-SPOT TB联合IL-10、IL-27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
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淋巴瘤2例分析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鞘内药物治疗1例报道
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误诊结核性脑膜炎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