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会支持和内隐攻击性的关系研究

2017-11-28杜瑜伍乙云高鑫鑫孙艺菲辛畅

卷宗 2017年32期
关键词:社会支持大学生

杜瑜+伍乙云+高鑫鑫+孙艺菲+辛畅

摘 要: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内隐联想测验,分别测41名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和内隐攻击性,结果表明大学生具有“自我是和平”的倾向,内隐攻击性与社会支持各个维度间不存在相关。

关键词:内隐攻击性;社会支持;大学生

内隐攻击性指在缺少意识监控或意识状态不明确的情况下,人们具有的一种潜在的心理倾向或可能性。Chen、杨治良(1996)采用任务分离范式对青少年攻击性进行了研究,证明了内隐攻击性的存在。社会支持指保护人们免受应激事件不良影响的有益人际交往。目前国内关于两者间关系的研究较少,且结论不一,因此从社会支持角度着手研究,希望有所发现。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被试为延边大学在校大学生43人,有效被试41人。所有被试均自愿参加测试,熟悉电脑操作且无视力障碍。

1.2 社会支持与内隐攻击性的测量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国内学者肖水源编制。共十个条目,分为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三维度。其中“配偶”换为“恋人”,“同事”“同学”,“邻居”换为“舍友”,同时删去了“儿女”这一选项,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0。

用内隐联想范式测量内隐攻击性。实验材料包含类别维度词和属性维度词,通过比较它们之间的联系程度来判断内隐攻击性的高低。实验要求被试尽可能快速反应,因而很难在意识层面进行加工和监控,因此也就更能反映内隐层面的认知。

1.3 實验程序

全程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先进行社会支持的测量,答完后休息2分钟,继续按实验程序进行内隐联想测验。最后将问卷和IAT测验结果一起回收。

1.4 数据处理

对IAT测验的结果首先剔除正确率低于80%的被试。具体步骤如下:只选取两个测试阶段的数据;删除联合任务测试中的前两次试验数据;将反应时短于300ms的记做300ms,长于3000ms的记做3000ms;之后对反应时进行自然对数转换;求两个测试阶段反应时的自然对数的均值;相容联合任务和不相容联合任务的反应时均值相减,即为IAT效应。

2 实验结果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采用SPSS20.0进行。

2.1 内隐攻击性的IAT效应

表1中相容任务(攻击性词和自我词)的反应时显著高于不相容任务(攻击性词和非我词),表明大学生更容易将自我与非攻击性的词联系起来。

2.2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内隐攻击性之间的相关

由表2发现,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r=0.497)、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r=0.492)以及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之间(r=0.330)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总的社会支持及其各个维度与内隐攻击性不存在显著相关。

3 讨论

当攻击性词与非攻击词配对时,被试认为攻击性词是消极的,而非攻击词更平和,更积极,因而在反应时将自我与非攻击词一起分类时反应更快,倾向于自我是平和的,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肖莹,2009)。

社会支持与内隐攻击性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可能一方面由于当今社会环境下,被试的社会支持普遍较高,因而关系不显著。此外内隐攻击性的结构目前尚未清晰,仅用攻击性的内隐自我认知这一指标来代替可能并不准确。未来的研究可以在内隐攻击性的测量方面进行结构细化,如分为身体攻击和语言攻击,或者变换实验材料,增加攻击性的内隐评价等。

4 结论

4.1大学生具有“自我是和平”的自动化倾向

4.2内隐攻击性与社会支持各个维度间不存在相关。

参考文献

[1]康园园.内隐攻击性的研究综述[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46-48+50.

[2]兰生明. 内隐攻击性的测量方法概述[J]. 新西部(理论版),2012,(04):170+182.

[3] 肖莹. 运动员内隐攻击性的实验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

[4]周仁来,心理学经典实验案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9-60.

作者简介

杜瑜(1995-),女,汉族,河北省保定市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专业。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支持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职高生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感恩、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