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地方公共图书馆在传承民俗文化的角色定位

2017-11-28唐海萍

卷宗 2017年32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角色定位民俗文化

唐海萍

摘 要:民俗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地方公共图书馆作用的发挥。本文以玉林市图书馆为例,探讨地方公共图书馆在传承民俗文化的角色定位。保护当地民俗文化,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地方特色性,促进文化的多元性发展。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民俗文化;文化传承;角色定位

民俗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的文化的一个重要反映,它对群体、乃至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毋庸置疑,地方图书馆在记录和传播当地民俗文化中的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尤其是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其关键性作用更是日趋突出。

1 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意义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积淀,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的得以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也正是凭借着其丰富的内涵,享誉世界文明之林,吸引着全球各地的人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丰富多彩的内容更是让中国这一璀璨的明星在浩瀚的世界星河中熠熠生辉。民俗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分支,对于我国文化保护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如何发挥地方图书馆在这其中的作用,成为了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2 地区公共图书馆在传统角色定位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文献资料的保存方式仍以静态的方式为主。

目前为止,传统的地区公共图书馆仍以静态的保存方式储藏文献资料,而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仅仅以收集、储藏资料是不够的。读者对于民俗文化等的了解仅仅只能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等文字信息的方式进行了解。想要细水长流,必须引入活“活水”。地方图书馆应加强在动态管理中的建设,使读者对民俗文化的了解不仅仅局限于书本,而通过一系列的动态表演民俗文化形式,模拟民俗文化村,展示动态的生活民俗、工艺制作、民间绝技等来动态地加强宣传。

(二)未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与沟通。

地区公共图书馆单单靠自己“单打独斗”是不够的,地区图书馆受专业知识等方面的限制,在很多方方面面的措施都难以施展,导致有些民俗文化不能以更好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必须上倚政府等有关文化保护单位对民俗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与保护,下靠民间文化组织来收集相关信息。因此,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与沟通的是必不可少的。

(三)图书馆在对于本地区的民俗文化力度还不够。

受文化水平层次高低等的影响,不少民众对本民族、本地区的民俗文化并不了解。尤其在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村地区,不少优秀的民俗文化因此而被埋没尘封,后继无人。加强宣传力度,激起广大民众的保护热情,自觉投身到本地区民俗文化事业建设中去是图书馆工作应高度重视的地方。

3 地区图书馆在传承文化中的角色定位

(一)地区图书馆是政府和民间文化组织沟通的连接者。

据不完全统计,玉林市有协会、学会等各类文化组织200多家,文艺团队近千支,业余工作者近2万人。文化领域涉及到戏剧曲艺、山歌、楹联等。地区图书馆在政府与民间文化组织之间起着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政府充分发挥文化职能的作用,与地方图书馆等文化领域部门建立长效的文化保护机制,对于濒临灭绝的文化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力求有目標有方法的保护民俗文化。文化反映一个地区人们文化素质的建设情况,良好的文化建设离不开地方图书馆在其中的扮演的角色,政府对于文化的保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濒临灭绝的民俗文化不仅要给予保护机制,还要协同政府有关部门一同重视起来,参与文化建设当中来,不断挖掘民间散落的民俗文化,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集中管理制度。其次要不断地培养创新民俗文化人才,壮大民间民俗文化建设队伍,鼓励扶持民俗文化在民俗村寨兴办民族文化产业。玉林这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其拥有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毋庸置疑的,在资金上加大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和技术性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玉林市图书馆是培养热爱民俗文化,致力于保护地区文化的专业性人才的推动者。

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求图书馆对本馆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对玉林地区各色各样的历史文献、民俗习惯有着细致的了解,对玉林特色民俗文化进行收集、整理、探究、撰写成书,做到保存、传承、创新三步走。地方图书馆需从自身做起,不断完善馆藏图书,不仅仅在民俗文化文献资料上给予收集保存,更要主动出击,深入人民群众中的队伍中去,积极地与民间文化组织进行沟通,从中取得民俗文化的各项重要线索。建设富有地区文化的地方性图书馆,离不开人才资源的助力。

(三)玉林市图书馆是推进人民群众对传统民俗文化学习的引导者。

图书馆可定期邀请民俗文化的传承人或研究者,进行“亲民”的教育活动,让民俗文化能够在老百姓中传承开来。让民俗文化得以传播,不被历史所湮没。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玉林市图书馆集外借、阅览、参考咨询、信息服务和教育培训为一体,为广大市民提供图书馆报刊外借、阅览和电子文献检索、多媒体资源阅览、移动阅读、24小时自助借还、知识讲座、书画展览等免费服务。除此之外,以读者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精心策划一系列的文化惠民活动,以数字阅读推广、送书下乡和玉图讲坛等活动,积极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为丰富全市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玉林市图书馆是充分利用地区文化资源优势,构建地区特色文化的倡导者。

玉林是少数民族融合的地区,客家文化在玉林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客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客家文化资源丰富。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其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人物,并为这些历史人物所建立的名胜古迹,举行客家文化艺术表演,包括杂技表演、采茶戏表演、木偶戏表演、唱麒麟表演和客家山歌大赛;举行客家文化精英研讨会。这些都是对民俗文化的一种传承与保护。玉林市图书馆设立专门的地方文献部,收藏具有地方特色,适合当地读者需要的藏书,本省(自治区、市)正式出版物和有关本地区的地方资料。收藏、整理和利用地方文献为本地区人民服务,提供内阅和查询服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俗文化是我们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正是由于我们各色各样的民俗文化,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它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明确地区图书馆在传承民俗文化中的角色定位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突出地方特色性,传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文化信仰不可或缺,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精神的支柱,是我们民族的立足的脊梁。当地图书馆有义务、也有能力去传承和弘扬它。

参考文献

[1]马静.《论公共图书馆对对地方特色文化的保存、传承与推广》[J],河北科技图苑,2013(2):41-43.

[2]陈欣.《论图书馆在吸纳、传承地方文化资源中的积极作用》[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0(1):74-76.

[3]杨梅.《论玉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4):112-115.

[4]玉林图书馆[EB/OL].[2017-8-4].http://www.yllib.org.cn.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角色定位民俗文化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需求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