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

2017-11-28王世斌

美术文献 2017年7期
关键词:高效化关心小学生

□ 王世斌

小学数学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

□ 王世斌

对于身处一线的教师来说,实现教学目标是他们天天考虑的问题,对于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学生来说,实现教学目标也是他们的愿望。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成为有能力、有方法,最关键的是成为有思想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成为有能力、有素养、有方法的学习者。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呢?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应用呢?本文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

数学作为可以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的学科,必须实现高效化;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对于希望获得全面发展的小学生来说,必须实现高效化;对于能够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问题的数学学科来说,要想实现学科发展,就必须实现高效化。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实现高效化目标呢?就需要教师观察、发现、思考,成长为有能力的“导师”,就需要学生拥有学习兴趣,积极的参与实践活动,随着教师的指导而发展、提升。不过要实现这样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还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此进行分析。

一、真正关心学生发展

在这里笔者想要说的关心学生发展,指的不仅仅是在“知识”上,还体现在思想上、情感上。要想成为合格的“导师”,就要了解学生,而要想了解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真正关心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学生的培养,很大一部分是对其心理的培养。就如每个班级里总会有一些让老师头疼的学生,遇到这样的学生,老师不能对他们不理不睬,或者加以语言上的攻击,甚至变相体罚他们。而应该和他们多多交流和沟通,先关心生活方面的情况,之后去寻找学习上的原因,找找是学校里学习上的问题,还是家里的问题。

二、让学生接纳自己

付出不一定就能获得“成功”。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生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需要关心学生,但是仅仅“好心好意”的关心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付出还需要得到学生的认可。让学生喜欢上你这个老师,他才会喜欢听你的课,有困难就会找你探讨。这样才能形成学习的兴趣,主动的学习情感与探究精神,锻炼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学习毅力;树立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使其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教师要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三、求量更要求质

不得不说,老师们会“偏心”听话的孩子。他们喜欢认真学习的孩子。但是事实上,“皮小子”往往也是好的。一个人的成绩如何,不是看他天天把作业写得满满的,而是首先要看他有多大的悟性,这样胜过题海战术。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举一反三”。所以在课堂中“捣蛋”的学生,不一定就是“坏学生”。

四、引导学生学会想

不得不说,数学是“聪明”的孩子才能学习的学科。不过,专家经过实践探究给出我们的答案是,学生的智力是差不多的,也就是他们都很聪明。那么,如何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小学数学呢?就要让学生学会想、学会思考。幼儿在学走路和开口说话的过程都是在为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维敏捷性,学习数学主要也是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吸收数学知识,体现到生活实际中展示出个人的聪明。口算对思维敏捷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准确迅速的解题是思维灵活的体现。抓口算基本训练,能提高学生应用法则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以此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五、让课堂动起来

让小学生“积极地动起来”并不容易。这里笔者强调的是“积极地动起来”。小学生是活泼好动,但是其“活动”往往是偏离我们教学的,它们甚至成为了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负迁移。所以,我们要注意让学生“积极地”动起来。如在学习乘法后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从0~9的数字卡中任意拿出4张,编成一位数乘三位数的试题,再算出来。看谁编得题多,算得又对又快,在活跃的氛围中,学生既巩固了新知,又活跃了思维,有了竞争意识。

综上所述,让小学生不断地发展,就是我们的“教目标”,让小学生形成数学学习兴趣,养成数学学习习惯,拥有数学学习能力就是我们的“教目标”。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呢?自然要从教师的教方面下功夫。

(作者单位:重庆市彭水县教育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高效化关心小学生
“双减”背景下基于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业布置高效化的探索
高校低值易耗品管理高效化探讨与研究
增效肥料——推动肥料高效化利用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地下密闭结构内高效化爆实验技术
开心与关心
我是小学生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