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改进抠像合成的制作方法

2017-11-28陈广智

美术文献 2017年7期
关键词:发梢透明度边缘

□ 陈广智

浅析改进抠像合成的制作方法

□ 陈广智

抠像合成是影视特效制作中的重要内容,国内影视作品在应用抠像合成时经常出现粗糙劣质的问题。作者通过分析抠像制作步骤,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分层抠像的方法,阐述如何让影像效果更加逼真。

科技的发展使得影视行业步入了特效大片的时代,特效影像不断冲击着观众的视觉,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而抠像合成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内的影视作品也越来越多地应用抠像合成技术,但观众却看到了许多制作粗糙的特效镜头,甚至将其戏称为“五毛钱特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制作层面而言,主要是因为合成师使用了不恰当的抠像方法所导致的。那么,抠像的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如何改进方法来提升特效影像的品质呢?

一、影像呈现的问题——细节损失

在电视剧《孤芳不自赏》热播时,观众纷纷指责剧中的抠像效果。镜头中人物的边界特别生硬,尤其女演员的头发边缘缺少许多发梢细节,有时人物的边缘轮廓会出现羽化效果,画面的逼真性受到严重影响。

细节损失是合成效果中的主要问题。国内的影视特效行业一般使用Nuke、Af⁃ter Effects等合成软件进行抠像,合成师在接收到蓝幕或绿幕影像素材后,会使用软件中的Keylight、Primatte等抠像工具识别影像中的色差,把人物从蓝色或绿色中提取出来,再合成到新背景上。例如,使用Keylight抠像时,会运用其中的吸管工具吸走画面中的蓝色或绿色,但吸色后往往会出现半透明的区域,这是由于前景人物出现溢色,蓝幕或绿幕的光照不均匀等普遍因素造成的。合成师可以通过提高前景的不透明度,消除身体上的不透明区域,再降低人物以外区域的不透明度,使其变为完全透明的状态。但这样的操作会影响到人物的边缘,比如降低不透明度会使细碎的发梢也变透明,造成了细节的损失。

若想保留细节,就需要重新调整不透明度,将发梢的蒙版颜色从黑色调为灰色,呈现出半透明效果,与背景自然地融合,但又会造成身体的局部区域出现半透明的问题。可见身体的不透明与保留边缘细节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劣质的抠像效果是因为合成师只顾及人物区域,而放弃了边缘的细节,这样的前景层在与背景合成时,交界处便会出现生硬的效果,有的合成师会使用取巧的办法,给人物添加边缘模糊的效果,让二者的衔接变得柔和。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有时边缘的淡化效果过于明显,反而成为新的破绽。

二、合理的抠像合成方法——分层抠像

在抠像合成中,如何既保证人物区域不透明,又保留细节呢?前文中的分析是把拍摄的人物影像作为一层进行抠像,这便是矛盾无法调和的原因。如果把人物影像分为两层来抠像,“鱼”与“熊掌”便可以兼得了。

首先,对抠像素材进行吸色,调整不透明度,保留边缘的细节,将此抠像效果作为底层,不考虑人物中心区域的不透明度。再次导入抠像素材作为第二层,经过吸色和不透明度的调整后,使人物区域呈不透明状,之外的区域完全透明,然后将这一层覆盖到底层上,便实现了理想的抠像效果。这种方法可以称为“分层抠像”或“双层抠像”,保留细节的底层叫作“边缘层”,覆盖在它上面的叫作“内部保护层”。

在两层叠加之后,由于它们的图形范围和形状非常相似,内部保护层会遮住边缘层的发梢细节,所以需要把内部保护层的外轮廓“削掉一圈”,这样边缘细节就能显露出来。在这些操作之后,人物的局部可能还会有问题,比如有些头发细节还不够丰富,衣服的边缘颜色过暗等,这就需要分别圈出相应范围,单独调整抠像参数,达到满意的效果。

三、总结

分层抠像可以解决抠像合成中的关键问题,它是一种抠像的思路,不局限于某款合成软件,某个命令或节点,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影视特效项目中。在使用时,合成师需要灵活运用,将它与噪点处理、匹配颜色等技巧有机结合,注重局部细节,精雕细琢,精益求精。逼真写实、以假乱真是影视特效的终极目标,国内的特效制作者只有朝着这个方向不断探索创新,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赢得观众的认可。

[1][美]布林克曼(RonBrinkmann).数字合成的科学与艺术[M].谢毓湘、杨征、栾悉道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美]史蒂夫·赖特 (Steve Wright).视觉合成进阶教程[M].李铭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作者单位:北京城市学院)

猜你喜欢

发梢透明度边缘
芦 苇
柳树姑娘的发梢
中国FTA中的透明度原则
别被肉听到了
一张图看懂边缘计算
贵阳:政府透明度居九市州之首
高含量高透明度PS/TiO2纳米复合材料膜的紫外防护性能研究
正午大气透明度和晴天太阳直接辐射分析研究
1分钟搞定OL盘发
在边缘寻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