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民族七大品格

2017-11-28

新传奇 2017年41期
关键词:品格中华文化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七大品格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经历了历史潮流一次次的冲击、荡涤和淘汰,通过自身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国人独特的性格特点和民族品格。

真诚善良

中国文化中关于人性论的观点虽有分歧,但性善论一直是我们道德实践的基本前提假设。

战国时期,孟子主张“性善”说,认为人本善良,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荀子虽提出“性恶”,但他同样认为“恶人”经过教育便可向善,人的最终归路就是善良。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性善”的人性论逐渐成为官方钦定的主流派观点。

佛教的“众生皆有佛性”的心性论,不但是中国佛教理论的核心内容,也与中国固有哲学思想旨趣最为契合之点。儒家学者虽有多人排斥佛教,但对佛教的心性论,则多持肯定的态度。

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与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之意;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与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

自强不息

中国文化是绵延不绝的、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文化体系,它历尽沧桑,饱受磨难,于起伏跌宕中传承不辍,在数千年发展中,各代均有斐然成就。

中国文化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伴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国家政权虽有更迭,或间有盛衰,但民族间的融合从未中断。

在民族的迁徙、聚合和战争冲突中,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融合和文化交流高潮,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并绵延不断地向前发展。

在一次次分合兴衰中,中华民族也形成了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周易》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语。

唯有自强不息,才能获得尊严,一个国家如此,一个民族如此,一个人更是如此。

有情有义

中国文化是一个讲情的文化,讲乡土情、伦理情。中国文化中随处可见对故土、对家庭的依恋与深厚情谊。

《礼记》中说,“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乡土与自身的修养紧密结合在一起。祠堂、家谱都是中华文化重情的明证。

唯有自强不息,才能获得尊严,一个国家如此,一个民族如此,一个人更是如此

中华文化中流淌出的情,不仅蜿蜒在故土家国上,还在宇宙山水间,诗词书画哪一样不是情景结合的产物?枯藤、老树、秋风、黄花,每一样都有情融在其中。

中国文化重情,受文化滋养的中华民族也不例外。与西方人相比,我们更重感情,更讲道义,我们会有“邻里守望”,“路见不平”的情义与仗义。

稳重保守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这是人尽皆知的。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经历历史潮流一次次的冲击、荡涤和淘汰,通过自身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悠久性,在一定程度上生成了国人保守、稳重的性格特点,而中华民族注重现实生活、重保守的品格又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悠久特质。

历史为何悠久?一般认为是中国人重视现实生活的维持,重保守。由于重视现实生活的维持,所以不像西方人喜欢从事超现实生活的理想或神境的追求,而使民族的现实生命能长久保存下去。由于重保守,所以生活多习故蹈常,不要多耗力气,于是使民族生命力得因节约而长久不弊。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走过的时间长,积淀的文化厚,经历的忧患多,所以中华民族具有慎思熟虑、稳重行事的品格。

注重亲情

中国社会最大的特色,是以家庭为社会活动的中心。家族就像一个个人为的保垒,是每一个人最温馨的避风港。“国之本在家”,中国的家族意识,是不断向外膨胀的,膨胀得使所有的人间关系,几乎都予以家庭化。

钱穆先生曾说,“中国文化,全部都从家族观念上筑起”,中国人格外注重家庭。

中华民族有注重家庭的品格,我们现在强调要注重家庭建设,推进家庭文明建设,其实中国文化中从来不缺对家庭的重视。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今天的国人来说,家庭仍然是排在心里前位的。

内心平和

中国文化崇尚和平是有迹可循的。尧舜禅让,千百年来传诵不绝。春秋战国时期,虽兵事不断,但崇尚和平仍是主流。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孔子讲“礼”,孟子、荀天下,不为也”。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社会,“重农抑商”。小农经济下,人们居有定所,依赖田地生活,一旦战事起来,人们往往流离失所。所以,农民最高的要求,就是能过太平日子,他们最怕动乱。

中国文化是崇尚和平的,中华民族也是内心平和的。平和的人,看得开、放得下,想得明白,过得洒脱,因而也就能容、能忍、能让、能原谅。

待人宽容

尽管中国的正统儒者们也排斥异端,比如孟子斥杨、墨,但“道并行而不相悖”,始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理想。

从历史上看,随着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许多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地域,但直到近代前夜,这些文化从来没有造成严重的冲突,中华文化以其特有的张力包容同化着这些外来的文化。

与中国文化的包容特质相一致的是中华民族具有的宽以待人的品格。

宽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宽容并不是姑息错误和软弱,而是一种勇敢和坚强。

孔子说:“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宽容是一种大度、一种涵养。宽容他人,包容他人,生活就能少一份争吵,多一份和谐。

许多人认为宽容会让自己吃亏,其实宽容是在为自己积福。学会宽容,世界就能多一份和谐,毕竟宽容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最好方式。

(《作家文摘》2017 年09 期)

猜你喜欢

品格中华文化中华民族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