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的内容、特征与运用

2017-11-27李华荣娄方育左羽左欣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共享机制解析教学资源

李华荣+娄方育+左羽+左欣

摘 要 互联网+时代,我国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已走向多元化,网络平台运行智能化、资源共建共享、资源与管理融合、学生教师家长学校贯通、区域内学校资源管理示范与互补、区域管理立体化、区域资源特色多元结合等。多元的共享机制,支撑着我国各类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为中小学师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关键词 教学资源 共享机制 解析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中小学传统的教学资源纸质传媒形态共享正逐步被弱化,全新多元的新媒体共享机制正在形成。这些全新的共享模式,支撑着我国各类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如“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百度文库”“k12”“7C教育资源网”“贵州省一站式互动平台”等,为中小学师生的学习提供了各类资源。

一、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的内容

多元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模式,支撑着我国各类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目前,我国较为先进的教育资源平臺,大都采用四级云构架结构来建设。一层是以云用户关系链、云数据库分析知识点、标准库应用开发支撑为内容的云基础平台;二层是以管理类运用为特点的运用层;三层是以第三方运用接入管理为特点的接口层;四层是以校本平台、教科平台等为特点的展现层。第四层构架既重视了网络平台中的基础建构、数据支撑、管理、接入和展现等建设,同时又把教学资源平台和管理资源平台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这些平台的多元共享模式,主要由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教研协作平台、教学互动平台、学校管理平台、教育厅(局)站群管理平台五部分的运作来实现。

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上,首先提供了资源标准和资源制作工具,其次提供了资源检索、资源格式转换、资源权限管理、资源共享、资源点评、资源收藏、资源推荐等资源服务,当然也有资源交易和交换,最后是应用资源、整体资源、微格教室的管理软件、视频播录或交易的第三方接入。

在教研协作平台上,一是有各种空间,如有辅助线下教研、聚合教研资源的协作空间,有教研资讯、信息、网络日志的个人教研空间,有教研协作、学科教研中心、区域教研中心等群体教研空间;二是有多种教学互动平台,如有采用多媒体文件分享、课堂反馈、随堂测试、错题收集、进度控制、课堂教学增值评价、出勤管理的互动授课平台,有采用作业布置、作业查询、作业分析的网络作业平台,有采用知识点分析、错题分析、成绩分析、行为分析的学生评价平台,有采用网校辅学、微课程学习、互动式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自主学习平台,有采用空间动态、答疑辅导、在线调查、通知公告的移动互动和家校互动平台。

在学校管理平台上,集成各种管理系统,如能够实施公文流转、通知公告的行政办公系统,能够实施行为规范、德育统计表、住宿管理的德育管理系统;能够实施教学质量分析、教师分析、成绩输入、成绩报告单打印、选修课管理、学生综合评价表、学生成长档案、公开课、新生报名等方面的教务管理系统,能够实施教师考勤、教职工人事档案、项目归类、问卷调查、校服征订、校历等方面的校务管理系统,能够实施教室申请、固定资产管理、打印申请与审核等方面的总务管理系统。

在教育厅(局)站群管理平台上,主要有站群管理、站点管理。站点,就是具有以上四个方面平台的网站。技术方面用“云站群”方式,采用统一的网站建设、管理、运行,程序上由各教育机构经授权,自行创建,并通过配置满足个性化需求。多个站点形成站群。站点管理中,有对站点网站的内容数据信息新增、修改、删除、复制、移动、排序、权限设定等进行栏目内容管理,有对个人资源、公共资源进行差异化的资源库管理,有对拥有的用户、子站、模板、内容等进行管理。站群管理中涉及站群配置,如菜单项管理、模板库管理、数据字典、组件管理、敏感词管理、信息同步管理等;涉及到网站包管理,如网站风格模板和初始数据;涉及到角色管理,如管理站点里所有的角色以及角色对应的菜单项权限,并对每个角色对应的人员进行设置。此外还有公共资源库的管理等。

以上五种平台,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对于不同的使用角色,不同的使用目的,其平台共享机制的实现则有所侧重。

二、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的特征

这里所述的共享机制,是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各新兴教育资源网络平台为中小学师生提供各类教学资源的机制。我国各类中小学教学资源平台的共享模式,均体现出以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特征。

1.网络平台运行智能化机制

智能化,是指某一集成系统的智能控制。网络平台运行智能化,指资源共享平台集成系统的运行,是在大数据和云计算基础上的高度智能化。平台从用户注册到资料搜索,从资源管理到师生互动资源的再生,从平台的数据生成到数据更新,全都是平台内部自动完成。这一机制,使平台中的资源永远处于再生状态,永远鲜活而易被师生广泛运用,使管理集约化、规模化、普及化成为可能。

2.网络平台资源共享共建机制

共享共建是指平台中的资源库的建设,不是建成后使用,而是建设中使用,使用中建设,边建设边使用。资源使用者就是资源建设者,建设者就是使用者。资源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后台的智能系统记录、整理、归类、过滤、或保留、或淘汰、更新,从而生成优质的中小学教学资源,供广大中小学师生共享。目前,各教育资源平台共享共建机制,使平台资源因使用时间的延续而变得更多、更精、更广。

3.资源开发与分享融合机制

开发与分享融合,是指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上,不是单一的资源开发,也不是单一的资源分享,而是两者相融合。每一个师生在开发相应学科教学资源的同时,又分享到了其他师生开发的教学资源。如老师既可以获取备课、教研的资源,又可以把自己所任教班级、学科教学资源分享给其他教师。这一机制,使每一个角色通过资源的开发与分享,都能够在平台之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从而使自己更好地服务平台,平台更好地服务师生。

4.学生、教师、家长、学校贯通机制endprint

这种机制,是指一些新开发的资源平台,如“贵州一站式互动平台”,完全观照中小学校管理的属性,即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相互连通。在这个平台上,每一个角色都可以连通其他角色,如学生可以直接与其他同学联系交流,可以和相关教师联系交流,可以和家长联系交流;班主任可以和相关科任教师联系交流,可以和学生联系交流,和家长联系交流;家长可以和班主任联系交流,可以和相关科任教师联系交流、可以和自己的子女联系交流,乃至和孩子班级的其他孩子联系交流。这一机制,将学生、教师、家长、学校贯通,让资源共享平台的功能实现了单一资源共享的超越。进入平台的师生、家长与学校管理人员,都不仅仅只是单一角色,而是多角色互动。它让教育的相关要素都包含其中,拓展了资源共享空间。

5.区域内学校资源管理示范机制

这种机制,指的是在某一区域之内的某一所学校,借助某一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使学校的资源运用和学生、教师、班级以及其他管理等方面,在这一区域内运用效果显著、形成特色,而成为其他学校学习和借鉴的对象,这所学校就在这一区域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在条件大致相同、情况大致一样的情况下,这一机制的形成,一方面会使示范学校更好地发展,另一方面会让这一区域内的更多学校学习借鉴。

6.区域内资源和管理互补机制

这种机制指的是在一个区域之内,学校通过教育资源平台的运用,互相学习,形成互补。一个区域内的若干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学校在资源上有优势,有的学校在管理上有优势。要达到区域内学校较好地发展,学校之间必须取长补短,这也就是所说的区域内资源和管理互补机制。互补是一个发现自己不足和借鉴学习别人长处的过程。让自己的不足与别人的长处结合,使自己的不足得到弥补,在这一机制下,区域内的学校会逐渐形成特色、富有个性。

7.区域管理立体化机制

它指的是某一区域内,从微观的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班级管理层面,逐渐升级到学校管理,以及一个区域的教育行政部门对所有学校的管理,借助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达到师生之间、班级之间、学校之间、区域之间的相关资源总体掌握,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机制,不只是让相同情况的教师、班级、学校找出差距、问题,从而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最主要的是让这一区域的教育行政部门,从本区域的整体发展来管理学校,从而制定适合本区域的规划与发展愿景。

8.区域资源特色多元结合机制

它指的是在某一区域之内的各所学校,借助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彰显自己的区域文化,形成自己的特色。但在这一过程中,地域生态、历史传承、人文风貌得到彰显,从而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形成有共同特色的区域教育公共资源和区域教育特色资源。這一机制,使区域教育在特色化和个性化方面得到发展。

三、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的运用

1.大数据与云平台的运用,具有实用性、时代性、引领性

贵州中小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机制建设,以大数据和云平台为支撑,运用互联网传输、计算机和移动终端来达到共建共享,既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国家战略“三通两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贵州一站式互动平台”的建设中,我们把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多元共享机制结合起来,使这一地域性资源平台既有广泛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又为中小学学生、教师、家长提供了管理互动空间;从而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加强学校的管理,推动现代学校建设,以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进步。因此,这一平台建设,是基于教育信息化在基础教育领域实用性、时代性、引领性的探索。

2.分层角色定位的重视,体现了约束性、激励性、长效性

“贵州一站式互动平台”,除具有其他资源平台具有的资源外,还把学生、教师、家长、学校聚合在一起,除传统的计算机外,主要通过智能终端(手机)实现自己的分层角色定位。每一个角色在自己的角色范围内都可以便捷地使用平台。平台通过大数据记录和云计算对每一个角色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提醒、约束,使用者的使用情况清晰可见;同时,平台对角色的适时资源配置,在一定程度上为角色利用资源产生激励作用,使资源的利用多元化和最大化。在各角色的使用中,平台也会根据数据记录和云计算优化资源,从而使平台形成更多、更好的资源,聚集更多的使用人群,使这一平台良性地、更好地发展。因此,约束性、激励性、长效性使平台的功能更加精准精细。

3.运用多级联动,显示了示范性、互补性、公平性

“贵州一站式互动平台”根据师生、家长、学校管理人员互动的各种信息,可以衍生出每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从宏观方面说,这种衍生资源,可供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各界对一个区域内多个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从微观方面说,一个区域的学校发展是不平衡的,好的学校利用“一站式互动平台”,会彰显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本区域内其他学校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做得差的学校相比做得好的学校,除找出差距,还会找出差别,使特色突出,形成互补。这样,教育的差距就会逐渐缩小,教育公平就看得见、摸得着。“贵州一站式互动平台”在一个区域使一所学校或多所学校起到示范作用,在学校之间优势互补,又各显特色,那么,教育公平就容易实现,这也是我们运用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魏先龙.中国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2]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3] 涂子沛.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以及它如何改变政府、商业与我们的生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 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爆发:大数据时代预见未来的新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 陈桂龙.智慧城市建设重构产业价值[J].中国建设信息,2014(15).

[6] 李瑞江.大数据时代对信息技术的影响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10).

【责任编辑 关燕云】endprint

猜你喜欢

共享机制解析教学资源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睡梦解析仪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复合场中类抛体运动解析
“Fe2+与Fe3+”相关解析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对称巧用解析妙解
基于互联网技术下实现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