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参与学校教学改革联动机制分析

2017-11-27姚志峰和学新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社会参与教学改革

姚志峰+和学新

摘 要 学校教学改革是其根据自身生存与发展需求而启动的内部调整或变革,但外部社会因素对改革的顺利实施举足轻重。社会压力对教学改革的影响如影随形,社会主体的改革倾向对改革的实施能够产生直接影响。而成功的学校教学改革需要关注社会主体的存在,重视社会力量参与的价值,建立有效的社会参与机制,创建教学改革的社会共同体,构建学校内部改革机制和外部参与机制有机结合的教学改革体系。

关键词 社会参与 教育主体 社会主体 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是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必然趋势。根据已有的经验来看,社会参与不足的教学改革将会受阻甚至失败。社会主体有参与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有参与的自由。但教学具有专业性,教学改革也是学校的专业创新与行业发展,社会群体虽是学校教育的利益相关者,但毕竟术业有专攻,所以,要不要社会参与,谁来参与,以及如何参与等问题摆在改革者面前。在教育改革背景下,社会参与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探索学校教学改革中的社会参与机制,则有利于发掘社会主体对教学改革的驱动价值。

一、阻力相随:学校教学改革的社会境遇

由教改实践经验可以发现,凡是成功的改革,除了有政府支持和一整套优质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保障之外,都有合适的社会土壤,是在无社会阻力,或者得到社会支持的前提下进行的。例如,江苏的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山东的杜郎口中学,在改革之前均为薄弱学校,教学质量差,社会关注度也很低。这种情况下,改革与否,已并不是当地家长和学生关注的问题,因为积极寻求优质教育的家长和学生都已另择良校,因而改革只是学校的自主抉择,从而也具有自由的改革空间。岳阳市君山区课堂教学改革则积极争取了社会参与,消除家长疑虑,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辅助推进教学改革。河南西峡县的教学改革也是在区域整体教学水平低下,社会对其教学质量落后不满的情况下,由薄弱学校开始迈出了改革步伐,经过长期的探索,建立了新的教学方法,逐步推广,以减少社会阻力,最终取得成功。从改革实例中我们发现,成功的教学改革都要从积贫积弱的学校发起,而且区域性的教学改革需要赢得社会的支持。由此可见,对于大部分学校来说,教学改革不可随意发动,因为学校教学改革往往会伴随着社会的阻力。有人指出,即便是社会众心所向的教育改革,当其“正式启动之后,一旦要真刀真枪地实施改革方案,一旦要实质性推进教育改革,却未必能得到所需要的社会大力支持,未必能从教育改革所处外部社会环境中得到充分助力”[1]。学校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具体过程,必然遵循教育改革的规律,所以教学改革必然受到社会制约。随着教改力度和范围的扩大,来自于社会的阻力也会增大,没有改革则没有阻力表现。即便个别学校改革出现无社会阻力现象,其原因也是同区域内的非改革实施学校为社会大众提供了自由的选择余地,缓解了对改革学校的压力。

二、社会参与的构成:影响学校教学改革的社会主体存在

教学改革的切身利益相关者非常具体,即学校教学活动主体,包括校长、教师和学生,他们是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直接参与者。这里有一个特殊的主体,即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是受教育者,其社会身份则是家庭中的一员,他们的教育活动受到家长监护。家长既不属于政府也不属于学校,他们是教学改革的社会主体。家庭的纽带将家长和学生利益捆绑在一起,因此家长也是改革结果的直接承受者。每一位家长都殷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优质教育,希望学校提供良好的教学,他们对学校的态度和选择无疑是基于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对于所有家长来说,学校教育是绝大多数人的共同经历,也是其子女正在经历的成长阶段,教育是他们共同关心的公共话题。因此,学校的教学质量、改革动态和困境难题等现象自然地成为了公众传媒关注的内容,并且相关的社会组织也加入到教育社会活动中,成为教学改革的影响因素。同时在学校内部,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也是社会人。因此他们并非单纯的教育者,也是学生家长和社会职业人。在学校体制之外,他们是具有独立意志的社会主体,也可以是任意社会组织的成员。所以在学校体制之外,他们也可以从社会层面影响学校教学改革的实施与进程。

总之,社会参与是在教育活动场内,包括学生家长、教育社会组织、媒体、教育企业、以及其它组织和个人等社会主体的在场参与和切实影响,他们对教学改革具有建议、评价、监督、舆论等权利,他们享有相关的教育活动参与权。

三、社会参与不足:学校教学改革的社会主体缺失现象

教学改革必然会受到社会主体的影响,而且其影响极有可能是阻力大于推力。所以目前教学改革中成功的案例既有其合理性,也存在特殊现象。合理性的成功是指,改革者在改革计划与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社会主体的参与作用。例如,岳阳市君山区教学改革发挥了教研部门的力量,与教育专家合作,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师的素质;学校之间按片区组织起教学研究共同体,组织建设教师合作共同体;通过宣传、引导的方式争取家长和社区的参与和配合;设立校友奖学金基金,獎励品学兼优的学生[2]。而特殊的成功现象是指其偶然性,即改革者所处的境地恰巧避开了社会的关注,从而缓和了校社间冲突,形成了比较自由的教学改革环境,以学校教学主体为核心的内部专业团队充分自主地实践了其改革的意愿和理念,正如有人认为“学校教学改革成功的内在机制是校长领导的教学改革共同体在较为宽松的教学改革环境中,经过长期的探索,逐步将教学改革的理念转化为一套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3]。

反之,那些学习了成功经验却不能够顺利实施甚至失败的教学改革,必然是没有得到改革机遇或者忽视了社会的参与。因为,改革的推动者和主导者是具有教育行政权力的县教科局,学校主体有执行政令的责任和义务,校长和教师不会公然反对改革。但社会主体是自由之身,对政府和学校有监督、评价的权利,也有自主参与的权利,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家长有权利和义务质疑政府和学校的行为,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另外,教师群体也有其社会性,如果反对教学改革的教师之间形成默契,很有可能形成非正式组织,对工作采取对抗性策略,阻碍教学改革的实施。先不管阻力的原因,就涿鹿县教学改革中的反对现象而言,它是改革主体之间没有达成共识的直接反映,即改革的主政者与改革参与者没有经过统一认识的过程。换言之,即教科局之外的其它改革主体的参与度不够。进一步来讲,改革前没有建立很好的社会参与机制,导致很多工作环节的缺失,比如:与家长沟通不全面,宣传不到位;没有建立教师自主交流共同体;教研员没有发挥出推动科研与实践结合的桥梁作用,而是充当了政府的行政监督员。这些环节的缺失,使本来可以成为改革辅助力量的社会主体走向了反对方,造成了教学改革的主体缺失现象,值得反思。endprint

也许有人会认为,只有落后的薄弱学校才需要改革,而且,薄弱学校也有改革的社会基础,如果从社会不怎么关注的学校试点开始改革,然后再向社会宣传并逐步推广,改革就能顺利推行。但是,推行素质教育改革是社会趋势,学校按照一般教学规律以及普适性较高的新型教学模式,实施全面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时时处处等待机遇,而是要主动创造机遇。政府也不是万能的,近十几年来,国家素质教育改革也困难重重。再看近两年来不成功的改革案例中,政府以改善社会教育资源分配状况为目的的政策调整反而不被大众接受,并受到社会的质疑和批评,政社观念不一致,发生认知与理解冲突,或者存在信息传递失真现象,甚至网络媒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此可见,社会参与教育公共事务的意愿和需求非常强烈,但是没有有效的参与机制,也没有积极引导,即使有再好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政策也难以发挥其现实价值。

四、内外联动:构建社会有效参与学校教学改革共同体

在教育治理理念下,教育改革要使政府、学校和社会等多元教育主体共同参与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革命,“以人的发展、形成和提升为旨归”[4],提升学校教育的育人价值。有人指出,教育改革的正当性在于“所有学生的发展”。[5]学校教学改革虽然是微观层面的教育改革,但每一所学校实施改革的内在价值仍然是所有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学改革也关系到教育行政人员、校长和教师的职业发展及个人价值的实现,关系到学生家庭的长远发展,而且关系到其它教育组织和教育企业的生存与经营。因此,在学校教学改革中,应保证多元主体在场,各行其权,各司其职,构建改革共同体。所以,需要对参与改革的各方面力量进行合理布局,使其能够产生改革合力。

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实施场地是学校,那么,校长、教师和学生就是教学改革的内在主体,是实施教学改革的中心。站在学校的围墙内,政府、社会等其他主体都是教学的外部参与者。对于政府来说,在教学改革中需要明确自身的权限,要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支持者,保障政策和办学资源的供给,而非直接领导和指挥学校的教学实施。对于社会主体来说,教学改革关系到其利益得失。例如,教材书籍编写组织关注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选择对其教材内容的要求;教辅出版组织关心教学改革导向对其教辅市场需求的变化;教育咨询与培训组织关心教学改革是否会改变社会的学习取向和教育培训需求;教研组织则关心教学研究的方向和自身的理论权威;家长更加关心教学改革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升学竞争力的提升效果。然而对于大部分社会主体来说,他们是教学改革的参与者,更是中间人,可根据其利益需求而调整组织活动目标和方式,适应改革以争取获利。但是对于家长来说,考试评价结果是其利益得失的直接衡量指标,孩子的升学竞争力直接关系到家庭的长远发展。因此,家长对教学改革具有更强烈的知情权要求和话语权诉求。家长通过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应试结果直接评判学校教学效果,对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第一时间产生反应,进而在社会上对学校的改革作出评价。家长持有怎样的改革倾向,支持或是反对,都会逐渐地反映在社会舆论中,从而引起媒体的关注,推动社会舆论的走向。有人指出,社会认可是评价教育改革的重要指标。[6]所以,教学改革必须争取以家长为主的社会主体认可,这是获得其支持以缓和压力、避免冲突的必然要求。

学校内在的改革体系构建应是改革的首要举措,即根据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和社会对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外部要求,在学校内部建立起由校长领导的改革共同体,教师和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全过程,有明确的改革理念和目标,行动统一。其次要构建学校教学改革的外部动力体系。政府要给予学校政策支持和资源供给,而不以行政权力进行干涉,保障学校的教学自主权。学校要建立与社会主体沟通的畅通渠道,保证社会主体特别是家长的有效参与,合理利用有助于教学改革的社会有生力量。例如,完善并有效利用各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制度;引导和支持教师建立教学理论与实践交流的社会组织;积极发挥教研员在政府与学校、教师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桥梁作用;引进社会教育咨询与评价机构,对学校教学改革方案和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向社会公开教学改革信息等。通过学校改革的外部体系构建和运行,在政府政策保障并积极宣传下,让社会主体明确并理解教学改革的目标理念,争取社会的财力、物力和智力支持,能够组织有效的群众监督,获取及时的信息反馈,为教改提供可供分析和反思的外部数据。这样,政府和社会共同营造教学改革的宽松社会环境,使校长和教师专心于教学实践,致力于促进学校整体的专业发展。而且家长的理解、支持和积极配合,使学生在校内外都能够愉快地学习,感受教学改革带来的学习新体验。

总而言之,教学改革应以学校内部改革共同体为核心,外部有政府配合支持和社会广泛参与,构建高效的内外部联动机制,做到改革有理念、教学有方法、实施有制度、研讨有专家、创新有资源,注重学生体验,消除家长疑虑,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多元主体共治改革局面。

参考文献

[1] 吴康宁.社会对教育改革的制约[J].教育研究,2016(3).

[2] 张金华.区域课堂教学改革阻力与动力机制探析——以岳阳市君山区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4(5).

[3] 高維.学校教学改革的内在逻辑——基于“洋思”、“东庐”、“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经验的思考[J].江苏教育,2011(12).

[4] 刘生全.论教育场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

[5] 吴康宁.教育改革成功的基础[J].教育研究,2012(1).

[6] 吴康宁.社会对教育改革的制约[J].教育研究,2016(3).

【责任编辑 王 颖】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参与教学改革
引导社会参与丰富老年教育形式研究
英国的高校自治与政府调控及启示
网络民粹主义近十年(2007—2016)的研究梳理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烟台市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