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井小院 享受田园里的悠然生活

2017-11-27程奧冰

旅游 2017年11期
关键词:号院小院野猪

程奧冰

这是我第一次来金叵罗村的北井小院。小院因位于村北并有一口古井,故以北井命名。与以往我所去过的高端民宿不同,北井小院带给我的是一种复古的感觉:传统的土炕头取代了豪华的席梦思,粗糙却极具有历史感的水泥墙取代了精美的壁纸装潢,管家大姐精心烹制的地道农家菜肴取代了酒店里高档的山珍海昧……这里的一切都在回归乡野。墙壁上古老的钟摆,院子里青葱的菜地,木梁和茅草搭建的屋顶,仿佛能让我们瞬间回到儿时的乡村生活中去……

“十一”黄金周的火车票可谓是一票难求,这让许久未曾回家探亲的我不禁发起愁来。同乡的好友知道此事后向我推荐,可以到密云的北井小院度假,说那里会让我一解乡愁。初闻北井小院的名字,思忖其必是一处颇似日本乡村的清幽古宅,院里定有一口浸润着时光沧桑的古井……啊,这不正是老家外婆院子的样子吗?于是欣然前往。

清晨,乘坐98。路公交车前往密云金叵罗村的北井小院。我虽然生长在北方,却久居小城市,从没有见过谷子长什么样,偶尔来农村外婆家也是在农忙后。故,在前往金叵罗村的公交上,我被沿路的景象一下给震撼了。霞光里,成熟饱满的谷穗压弯了秸秆,远远看去一片金黄。微风吹过,空气中飘来谷子的香味,已经枯萎的叶片唰啦啦作响。这时候,特别适合听一首歌手李健的《风吹麦浪》。虽然已经是深秋了,但清晨田地边的小草上还挂的露珠,等阳光一出来才慢慢被蒸发掉。后来得知,金叵罗村的小米非常特殊,是远近闻名的特产呢!因为金叵罗村挨着潮白河,又在密云水库南边,所以这儿的土质肥沃,营养充足,低旱低涝,特别适宜谷子生长。金叵罗自金朝建村就盛产小米,因为颗粒饱满、口感好,在清朝时被封为贡米,贡米饭更是这里的特色。

下车后往村子里走,来到位于村合作社外的文化广场。这是个十字路口,广场内是正在晨练的村民,周围是大大小小经营早点的店铺,村内鸡犬相闻声不绝于耳。环视四周并未能找到北井小院的标识,于是向正在晨练的大爷打听。大爷指给我一条通向村北的小路,告诉我一直往前走,看见有挂“北井”二字的红灯笼就是了。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沿着小路来到北井的门前,脚下的几阶粗朴条石令我顿生亲切。轻轻踏着台阶步入门槛,不敢有任何的声音,好像来到了外婆家,生怕惊扰了外婆熟睡中的好梦。门内由河光石、鹅卵石堆砌的影壁谦谦地与我对望。院子里的茉莉、雏菊和牵牛花不挨不挤地舒展着,争奇斗艳,悄然散发出幽幽暗香;绿草茵茵,似柔软的地毯般铺满庭院,把整座院子装点成美丽的花园。耳畔传来潺潺的流水声,寻声望去,在院子一角的水井上沿雕刻着精美的龙头,从龙嘴里吐出的清冽净水落入一个石槽内,而石槽里十几尾锦鲤欢快地随着水流游弋。

轻轻地迈入主屋的门槛,头上浸染着岁月的实木柁檩以一种静默的方式与我交流问好。我的呼吸自然地变慢变深,感受着老宅文化与舒适的气息。屋内酸枝家具、卯榫结构的木质窗棂都吸引我驻足、观看、惊叹。窗棂上挂着一串串火红的辣椒,炕上铺着鲜艳的花布缝制的棉被,大红色的绸罗帐子让人联想起紫禁城里后宫娘娘居室才有的华贵与富丽。优雅的女主人在此静候我多时,用古朴的茶壶为我斟了一杯香茶,随后则到院里去履行她每日的功课——照顾花草。稍做休息后,我放下茶杯加入她的行列。在这里自己没有做客的感觉,反倒是觉得这里的一切都令人亲切无比,连院子里的花儿们都用其独特的方式——在风中微微点头向我问好。在金色的朝霞里,我被这鲜花淡雅的香味陶醉了。

据小院的主人介绍,像北井这样的院子,金叵罗村已建成了三个,可谓各有特色。在好奇心驱使下,我请店主带我——参观。原来,我先来到的院子是北井1号院,而2号院就在门外的不远处。只怪我来的时候太匆忙,功课做得不够,而且一下子被这里的景观沉醉了。

走进2号院绕过影壁墙,往里走,发现院子越发大。古瓦屋檐的房子和院角的凉亭遥相呼应。院子的一侧还有烧烤架,夏天,游客可以在院子里露天烧烤。2号院房间的结构大致与1号院相同,中间为过堂,左右两侧为居室,后屋是厨房,可供两家人居住。在这里,能感受到更加浓郁的古典气息。你看那进门的珠帘,好像是等待某位佳人的归来,不禁让人哼起“卷珠帘是为谁”的曲调。透过珠帘,看屋内颇具中国特色,卧室的布置更是让人恍若转世。房间的摆设和装饰,足以见到女主人的用心:复古的桌椅、床榻,各种颜色的床品,都能让客人们感到远离城市喧嚣后的难得宁静。我更是仿佛回到了家乡,看见了外婆倚在床边为我做手工的模样。

3号小院距离1号院和2号院稍远,位于村子的东头。走出2号院,沿村合作社外的广场一路向东,步行10分钟左右便可以看到一座茅草覆盖的屋檐,左拐进入一条小巷,巷子的尽头是木制的门扉,门扉上挂着老式的铁锁。推开木门,一阵阵“嘎嘎嘎”的叫声传来。原来院子里有店主自养的白鹅,平日里可以供孩子和家长们一起喂食。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外婆家忙农活的样子:放学归来,兴冲冲地跑到畜圈前喂猪、喂鸡。院子的右侧是一块繁茂的菜地,种着茄子、西红柿、黄瓜等新鲜的蔬菜。在北井,游客所食用的菜肴均来自于此,就连中午店主准备宴请我的野猪肉,都是自己在后山的养殖场培育的。

院子的正中是一座五间大瓦房。陈年老旧的房柁直接在房顶裸露着,房屋内的门就是把墙体凿了一个大洞。门内堂屋里大柴锅炖着喷香的野猪肉。而做饭时产生的热量足够把客房里的大土炕烧热。这些大胆的设计令人叫绝。客房里青磚铺地,踩在上面仿佛回归到旧年他月。因为郊区不像城里,早晚比较凉,所以每一间都有火炕。这对于习惯了睡席梦思的城里人来说还是蛮新鲜的。蓝印花布的窗帘,红酸枝木的桌椅、茶几和木箱子,尽显古色古香的味道。另一个卧室的风格又有不同,碎花儿的被褥与隔壁的绸缎对比鲜明。厨房和卫生间的配置非常齐全,热水器、电冰箱、炉台等应有尽有。远离钢筋水泥,远离高楼大厦,远离人山人海,来这里体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愜意……这便是北井小院的设计理念。一家人,一壶茶,一壶酒,一片树荫,一座小院,一个周末,这里真容纳不下蜂拥的游客。endprint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参观完小院已至晌午,餐厅位于2号院,此时入住北井的游客陆陆续续走了进来。厨房内管家大姐正在做着香喷喷的菜肴,厚厚的门帘也挡不住饭菜的香味。不一会儿,一道道特色菜肴便呈上桌来。首先是金叵罗贡米打包饭,这是北井的特色菜。一碟生菜叶,一盆小米饭,一些调味作料就构成了这道健康、绿色又营养的简单菜肴。吃法和北京烤鸭相似,只不过面皮換成了生菜,烤鸭肉換成了小米饭。用生菜包起小米咬下一口,品味来自田野里大自然的淳朴气息,真的美极了!随后是红烧野猪肉,野猪肉肥而不腻,由于是散养的缘故,嚼起来劲道十足。此外还有一些时令蔬菜做的菜肴,都是健康、安全、原生态的新鲜食材,自然色泽,清脆醇香。

饭后,热情好客的主人还带我们参观了位于后山北井山庄的野猪圈养场。北井山庄也是一处高档的民俗酒店,那里房间多,大多接待大型的团体,又离村里较远,所以来这里住宿的游客并不多。除了散养着野猪群,还有大鹅和野鸡等,小朋友们可以亲手喂喂小动物,摇摇野猪集合的小铃铛,体验乡村趣味。

野猪跳水是北井山庄里一个独特的节目。远远就看到饲养员一手拿着鞭子,一手拿着铃铛,催赶着野猪从山上下来,蜂拥般挤进木质的栅栏小道。这时候饲养员的摇铃声越发的急促起来,野猪们仿佛听到了冲锋的号角,争先恐后的挤向跳台,前蹄弯曲使身子半跪下来,后蹄一蹬蹿入了水中,溅起一大团水花,引得围观的人群纷纷拍手叫好。有了第一只野猪的示范作用,后面的野猪们心领神会,一个个像下饺子般跳入水池,耳边“扑通”“扑通”声响个不停,溅起的巨大水花直让游客惊恐倒退。随后野猪们一个个游到岸边,再返回它们的“窝”里。

下午是自由活动的时间。这时,游客有的回到自己的小院享受下午茶的时光,有的在山庄和小动物们嬉戏,还有的带着孩子前往不远处的金叵罗村公园玩耍。公园不大,茅草和木桩搭建的牌楼,别有田园味道。四周,扁平的木栅栏、滚圆的木桩子、纤细的竹篱笆,造型各异,散落其间,发挥着它们各自的装饰作用。中央,个头不一的石子砌成的小鱼塘,笨拙的大木板做成的跷跷板、攀爬梯、长秋千,一切都原汁原味,就连退役的农耕机也二次“上岗”,敦敦实实地陪衬在公园的一角,一切又显得独具匠心。夕阳西下,这里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仨一群俩一伙地捞小鱼、荡秋千、玩滑梯,在童年的记忆里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符号。夹在嬉戏队伍里,还有城里的孩子,对他们来说,这里真是难得的乡村乐园。

印象最深的还是金叵罗村独特的“开心农场”。所谓的“开心农场”指的是人们利用周末时间来到这里当“地主”。农场通过提供土地,收取土地认领费用获得租金,并负责提供“地主”所要求的种子、农家肥和必要的农具。“地主”可以在自己经营的菜地、果园里,对所种地块进行自主命名,制作标识,体现私家瓜菜果园的个性。根据时令选择农作物进行种植,“地主”可以自己开展田间管理,也可以委托农场代管。同时,农场的休息区和亲子游乐区,有秋千、滑梯、小鱼塘、拖拉机、驴车等,供游人体验假日休闲和农家乐趣。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北井小院,这座曾是民国时期的老宅院子,如今在店主的改造下成为温馨的民宿。院落优雅大方,独特的客房装饰,都会令人眼前一亮。在北井小院,品味乡村慢生活,真的很愜意。這种生活是陶渊明笔下的“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孟浩然所抒写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是王维咏叹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北井小院亦是店主一种无法言说的岁月情怀。在这里,你可以追寻到心中那份最美好的老家记忆;在这里,你会知道什么是温馨,什么是幸福。试想每个清晨日落、微风细雨、足以忘掉城市车水马龙的日子里,静静走在乡村的田野,走在花草间,走在楚河汉界的亭子里,听老人们讲故事,说说儿时自家的一亩地和村东头的二傻子,说说这些年遇见的人、经过的事,说到酣处,点两个绿色小菜,品一杯小院自酿的樱桃酒,诗画里“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的场景也不过如此吧……

顾城曾在《门前》里写道: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早晨,阳光照在草上,我们站着,扶着自己的门扇。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有门,不用开开,是我们的,就十分美好。而我想说,在北井的小院里,坐在树下的摇椅上,看云卷云舒,看花开花落,就这么静静地无人打扰,享受田园的生活,就十分美好。endprint

猜你喜欢

号院小院野猪
萌萌的小野猪
热闹的小院
久别夜归
方方正正的“小院”
智慧的野猪
春到小院来
晴日梦里听雨声
离奇的凶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