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机制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

2017-11-27欧阳永俊

少年体育训练 2017年8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体育课体育教师

欧阳永俊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郑集实验小学,江苏 徐州 221143)

激励机制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

欧阳永俊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郑集实验小学,江苏 徐州 221143)

目前,我国许多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学生学好文化基础课最重要。然而我国身体素质较差的小学生数量正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也就是说当前我国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正在逐年下降。随着新的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提出,小学生的身体锻炼与体育课的实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改善当前小学体育教学薄弱的现状,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已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本文主要基于我国当前小学在体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小学体育激励机制下的体育教学,为我国小学在体育教学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1 核心概念界定

激励,简而言之就是激发与鼓励,也就是说利用某种有效的手段或方法调动小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以及促进体育课程的有效进行。这里的激励机制即是指在班级这个大集体下对学生个体通过激励手段或激励因素与教师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体育是提高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与保证,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作用和重要性日益突出,体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性质也越来越鲜明。因此,鼓励小学参与教师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助性手段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进而达到锻炼身体和卫生保健的目的。

2 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2.1 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陈旧,教学内容单调

当前,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体育教学思想和体育教师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体育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形式进行体育教学,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存在课程设置上理论与实践比例不协调的问题。体育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相对薄弱,且实践形式单一,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育实践活动,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不愿意上体育课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内容单调、枯燥,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是教学内容里没有感兴趣的体育运动项目,体育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体育健身的需要。场地面积、设备不足也是影响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内容单调限制了学生对体育项目的选择,如学生喜欢的游泳、羽毛球等项目很少出现在体育课堂上;另一方面,城市学校的体育教学主要以游戏、田径、球类、体操等为主,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因此不能调动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体育课堂教学组织模式是一种队列化的军事演习,教学内容单调,所以影响了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因此,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适合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当今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2 体育教师教学水平存在问题,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兴趣低

体育课上得好与坏以及体育教学水平的高与低,体育教师起着主要的作用。从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师的整体水平来看,普遍存在学历偏低、年龄偏大、教学水平较差的状况,这样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不愿意上体育课,从而造成小学体育教学水平偏低。

2.3 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缺少激励性评价

要想全面了解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就必须建立一套健全的科学的评价体系,但目前我国很多小学没能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从而影响了小学体育教学的水平。只有建立一套健全的完整的体育教师监督评价体系,并严格加以实施,才能激发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也才能不断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运动意愿。

3 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激励机制的作用

3.1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学生面对的不再是踢毽子、跳皮筋、扔沙包、拍皮球等简单的动作,而是充满了巨大诱惑的玩具和游戏,如陀螺赛车、魔术、电脑游戏等,在这过程中长期久坐不运动,导致肥胖、亚健康、近视等较为流行的词语频频出现在人们脑海中。而国家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生达到耐力跑、持久跳的标准,会让学生觉得运动难度大,甚至有学生跑步晕倒,所以学生害怕上体育课。小学阶段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只有从小学开始坚持体育锻炼,才能有一个强壮的体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秉持“没有学生天生就跑得快,跳得高”的思想,激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例如,在跳绳项目上,激励机制可使学生从不会跳绳到会跳几下、几十下甚至几百下。教师要始终相信每名学生都是喜爱体育运动的,他们的进步不仅是表面上的体育运动能力的提高,增加学习兴趣更为重要。鉴于此,教师应以体育课堂教学作为突破口,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持之以恒,将激发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成为一种热爱并转变为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3.2 有助于学生长期健康发展

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且头脑灵活,玩的游戏在成人看来比较简单,甚至说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但是在孩子心目中却充满了无尽乐趣,因为这些游戏适应他们生理阶段和心理需求的发展规律。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让师生在游戏过程中实现了互动,教师对学生参与运动加以鼓励,可使学生逐步树立信心,热爱体育活动,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从而不断提高身体素质。

3.3 易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体育与竞技活动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充满活力的活动,也是相互竞争的活动过程。激励可带来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诱发其他有效动机,提高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4 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激励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4.1 构建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如何积极采取改善小学生身体素质走下坡路的措施,如何逐步提高小学生上体育课的效率,如何建立较为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成为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师的重点工作。学校应该健全激发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激励机制,不仅要在教学质量上和科研数量上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也要从教师的职业道德、社会服务、教育综合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核,确保评价结果与教师奖惩紧密相连,保证对每位教师公平,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2 教师要备好教学内容

在课前规划教学内容是做好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小学体育教学从课堂规划入手,即从备课当中设计激励方案,这是完成小学体育教学任务的关键。因此,教师要认识到课前备课的重要性,认真做好小学体育课前的备课。按照原计划进行学校体育教学时,教师应积极、灵活地分析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并结合实际小学体育教学情况,采取合理的激励手段,以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和体育水平。体育教师应通过自我学习和借鉴学习,提高激励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4.3 对学生采取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法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激励机制应是一种方法而不是目的。教师可以给在课堂上纪律表现好、动作标准的学生以奖励,包括口头表扬、发小贴花、剪红心等方式。在体育教学中要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虽然物质激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变化,但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二者相互补充,缺一不可。激励的基本原则可根据学生的年龄增长逐步从物质激励过渡为精神激励,达到促进学生进步的目的。

5 结 语

在21世纪的今天,小学体育教师及其管理者应在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中构建合理的师生激励机制,为学校积极培养优秀人员以及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有序的竞争机制具有极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学校应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鼓励教师在良好的氛围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就易于设置合理的激励机制,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长远发展。总而言之,激励机制在提高小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具有积极性,可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教学方面的催化作用。只有充分认识到激励机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付诸实施,才能发挥小学体育教师及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认真分析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合理使用激励机制,才能构建科学的小学体育教学,才能让激励机制下的体育教学更加高效。

[ 1 ]贺新家,王叶峰.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激励机制的构建研究[ 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

[ 2 ]袁晓芳.论体育教学模式优化策略[ 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

[ 3 ]张选民.激励机制在体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1).

[ 4 ]何春林,孙玮.高校体育教学中激励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J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S2).

[ 5 ]刘美奋,桑全喜,潘瑞峰.建立教学激励机制提高体育教学艺术[ J ].体育教学,2001(1).

G807.2

A

1674-151X(2017)08-102-02

投稿日期:2017-05-29

欧阳永俊(1981~),中小教一级,本科。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体育课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体育课上的“意外”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体育课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内涵与培养路径研究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