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田径特长生培养策略的研究①
——以增城区中新镇福和中学为例

2017-11-27龚志文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2期
关键词:特长生田径体育教师

龚志文

(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福和中学 广东广州 511375)

农村初中田径特长生培养策略的研究①
——以增城区中新镇福和中学为例

龚志文

(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福和中学 广东广州 511375)

田径运动作为各项运动的基础,被誉为体育运动之母,其可以全面、高效地反映人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初中生田径运动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学校体育教学和训练的能力水平。通过科学合理的选拔和培养,使部分学生成为优秀的田径特长生,从而在各级田径比赛中脱颖而出,带动学校体育的全面发展。

农村 初中 田径特长生 培养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学生期望能够考进高等院校接受高水平教育,但是对于一些文化成绩稍差但身体条件较好的学生来说,想实现这一愿望便可选择走“特长生”这条道路。福和中学作为一所农村初中,曾在增城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取得过优异的成绩,并为增城区高中学校输送过一大批优秀的田径特长生。但近几年,由于在田径特长生的教学、选拔和训练等环节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导致田径特长生的运动成绩大幅下降,失去了原本的田径运动优势。本文主要结合福和中学近年来的工作情况,对田径特长生培养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

1 农村初中田径教学现状

(1)专项素质整体有待提升。福和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体育任课教师7人之中,只有2人是田径专项教师。在开展学校田径教学训练过程中,其他专项的体育老师田径专项知识不够全面,进而缺乏热情,对学生学习田径知识的指导不够深入,导致田径各项目的开展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2)教学内容设置不科学。学校体育教师在开展田径教学过程中,对于课程教育目标的设置过于倾向初中生体育技巧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体能与身体机能的训练,导致教育内容的选取缺乏合理性,从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3)教学考核形式过于单一。当前学校都是利用学生体能测试标准来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测评。但是,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其在心理、生理及身体机能等方面出现差异,若是使用统一的标准来权衡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不同程度地消减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利于田径特长生的学习成长。

2 农村初中田径特长生训练现状

(1)选材。随着各科学习任务日益加重,竞争日趋激烈,家长会片面地认为课外的田径训练会增加负担,影响学习,甚至个别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也持有这种观点,私下向学生渗透负面思想,令田径特长生失去应有的鼓励,往往犹豫间选择了放弃,导致在选材时短兵缺将。学校现有田径训练人数12人,与计划开设的项目(跳远、跳高、三级跳远、短跑、长跑、标枪、铅球、跨栏)所需的48人相差甚远,田径特长生的资源得不到保证。

(2)课程设置。国家课程计划在学校没有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初一、二年级体育课每周各只开设2节,初三年级3节,也没有设置校本课程,体育老师没有可支配课余训练时间,让田径特长生训练时间得不到充足保证,设定的训练计划无法实施到位。

(3)训练管理。训练的过程中,在学生的考勤、学生思想动态的跟踪教育,以及教师本身的训练任务是否按计划落实到位等方面都缺少条文上的指引和监管,也就是说缺乏一个系统的管理制度。

3 影响农村初中田径特长生发展的因素

(1)学校方面。其一,专项经费紧缺是导致田径特长生训练活动停滞不前的一重要因素。据福和中学情况,一些必要的教育器材未能购置齐全。没有专项训练器材的支撑,田径特长生的训练效果难以保证。其二,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升。学校部分教师已经工作二十多年之久,其教育理念只停留在应试教育,这种情况下田径特长生缺乏成长土壤,不利于健康发展。

(2)社会方面。基于当下经济飞速发展,人越来越看重经济收益,尤其是在农村。学校大部分学生家长更多关注的是其子女日后的学习发展,是能否有一份安稳且工资较高的工作。对于田径教学训练来说,训练周期较长,且训练效果不是立竿见影地凸显,在田径领域有所发展的人相对较少,因此人们普遍不看好田径特长生的发展,这给田径特长生的选拔、训练、参赛以及升学造成一定的影响。

4 农村初中田径特长生培养策略

(1)积极提升体育教师专项素质。体育教师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方法直接影响整体训练效果。由于学校田径专业教师只配备了两名,因此,其他参与训练的体育教师则需通过不断摸索学习,充实自身在田径范畴的不足。教师训练团队要定期召开会议,把教学训练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共同探讨,形成共识,把受阻问题统一解决。

(2)积极改善教学设施。学校情况是除了常规器材更替跟不上以外,在田径项目训练时需要的辅助器材中缺少跳箱、助跳板,跨栏架、铅球公斤级别数量不够等情况,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体育科组要在调研以及系统化统计的基础上,上报学校领导,学校要提高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因地制宜,在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的基础上,满足田径教学和训练的相关需求。

(3)规范课程设置。进一步规范学校课程开设行为,在保证体育学科课时按标准设置的基础上,开设校本课时,指定哪些课时为体育课外训练所用,让田径特长生训练时间得到保证,确保训练计划能实施到位。

(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在田径特长生训练过程中,学校方面需要事先制定出训练管理制度和训练计划,具体包括学生的管理、教师的管理、训练安排、文化课安排、训练时长、模拟测验等。一般情况下,训练需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时长为4个月左右,每星期固定训练时间,每天最好训练时间不可以少于两个小时。学校方面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接近期末前的半个月时间需要停止训练来进行文化学科复习。在日常训练活动中,体育教师需要经常与班主任进行沟通,掌握学生的学习和训练情况,以便做出更为准确的训练计划调整。

(5)以身作则,激发学生训练欲望。体育教师在培养田径特长生过程中,需要以身作则,与学生一同进步。在训练过程中,主要以激励教育为主,严于律己。教师不可以迟到或者早退,严格按照训练计划热情参与到学生的训练活动中,做好学生技术指导,讲解动作要领,做好示范。只有树立好榜样,学生才会在学习中主动改掉自己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培养成功的学生案例和国家伟大的运动员事迹来激励学生,以真实的成才案例来教化学生,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从整体上提升训练效果。

(6)积极开展专项运动。学校方面需要定期开展大型田径比赛(如:学校冬季田径运动会),以此来选拔田径苗子。在实际培养田径特长生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比赛测试,测试项目包括:100m、400m、800m、1500m、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等。将学生的比赛成绩记录在案,对比分析学生近期的运动状态,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项目训练计划。同时,学校方面需要设置专项奖励资金,按照学生的竞赛成绩为划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时间为学生颁发一些运动鞋、服装等奖品,使学生意识到身上的一份责任与自豪感,也感受到学校方面对自己的关爱,使学生更加愿意参与训练活动,愿意朝向特长生的方向发展。

(7)比赛中解决切身问题。学校方面需要积极争取实战机会,区级或以上组织的各类比赛必须积极报名参赛,只有学生多参加比赛,累积比赛经验,才可以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不断提升运动成绩。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参加比赛,成绩好的学生就会受到区高中学校负责特招人员的注意和肯定,为日后的升学奠定了方向。通过向增城区高中学校输送一大批优秀的田径特长生,不仅解决了田径特长生的发展问题,也会进一步得到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对学校培养田径特长生工作开展的支持与肯定,学生在训练时也更有信心,更利于田径特长生的培养,从而全面推动学校体育的有序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研究福和中学田径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田径特长生训练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影响训练效果的多个因素,提出了促进学校田径特长发展的可行性策略,以期为同类型学校的田径特长生培养提供借鉴。

[1]周富平.高中体育教学中提高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的方法[J].运动,2017(5):122-123.

[2]彭涛.高中体育生的心理健康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36):23,25.

[3]史金刚.浅析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7(2):121,123.

[4]董培春.浅谈对体育特长生的教育和培养[J].现代农村科技,2017(2):80.

[5]原邦政,刘本轶.普通高中体育生培养现状研究与对策[J].才智,2017(5):155.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32.154

G807

A

2095-2813(2017)11(b)-0154-02

广州市增城区“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农村初中田径特长生培养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ZC201656)”研究成果。

龚志文(1978,7—),男,广东增城人,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特长生田径体育教师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试论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方向的建议
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计数:田径小能手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谁是体育特长生
取消特长生招生,不等于取消特长生教育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