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桂边区瑶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路径研究①

2017-11-27陈国余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2期
关键词:边区瑶族资源

陈国余

(贵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贵州贵阳 550018)

黔桂边区瑶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路径研究①

陈国余

(贵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贵州贵阳 550018)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体验型少数民族体育旅游成为了现代旅游最具开发潜力的重要部分。采用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黔桂边区瑶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发黔桂边区瑶族体育旅游路径:准确客观市场定位、提高游客体验质量、夯实基础配套设施、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特色品牌意识等,以期促进黔桂边区瑶族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为国家和贵州人民留住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黔桂边区瑶族 体育旅游资源 开发路径研究

当下,少数民族体育旅游是我国努力倡导和实践的热点话题,也是学术界密切关注的研究命题,这与它在增强民族身体素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以及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中能起到的特殊作用息息相关。瑶族是我国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黔桂边区的荔波县、南丹县、黎平县、从江县、麻江县、龙胜县、富川瑶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等山区,瑶族村寨总体上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且大多位于深山峻岭之间,道路崎岖,跬步皆山。地理环境的恶劣造成交通不便,从而使得境内的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较为完好地保存着本初样貌。然而,令人扼腕的是,黔桂边区瑶族体育旅游资源却长期处于“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境地,至今大部分仍未被有效地开发利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实为学界之大憾事。基于这样的背景,对学界迄今为止还未及深入探讨的黔桂边区瑶族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研究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

1 黔桂边区瑶族体育旅游资源现状

民族关键符号及其象征互动意义,对于民族之间的认知和交流至关重要[1]。瑶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世界性民族[2],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黔桂边区。按瑶族语言将黔桂边区瑶族划分为2个分支18个小支,如盘瑶(过山瑶、盘古瑶、红头瑶、顶板瑶、板瑶、土瑶、本地瑶、坳瑶)、蓝靛瑶(蓝靛瑶、山子瑶、平头瑶、沙瑶、贺瑶、黑瑶、白裤瑶、青裤瑶、长衫瑶、民瑶)。其中,大多数瑶族支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并且可以作为瑶族支系的关键符号。如过山瑶的长鼓舞、白裤瑶的打陀螺、青裤瑶的打猎舞等。因此,开发瑶族各支系关键符号的体育项目,对于促进瑶族内部支系之间的交流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目前,通过实地考察的方法挖掘、整理出来的黔桂边区瑶族传统体育项目共有24项,涉及舞蹈类、球类、武术类、骑射类、跑跳掷类、水冰雪类等[3]。其中,只有少数瑶族体育旅游资源被开发利用,主要集中是在传统节庆活动和旅游景点。值得一提的是,黔桂边区荔波县瑶山瑶族乡拉片村的瑶山古寨景区,已开发的瑶族体育旅游产品主要有在景区表演白裤瑶猴鼓舞、打陀螺和青裤瑶打猎舞以及后来瑶族自己开发的竹竿舞等,是目前黔桂边区瑶族体育旅游开发中较为成功的旅游产品。其中,白裤瑶的猴鼓舞、打陀螺被录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裤瑶打猎舞则被录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彰显了政府部门对它们的高度认可。因此,开发黔桂边区荔波县瑶族体育旅游,不仅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文件精神,而且对于促进当地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总体而言,黔桂边区瑶族体育旅游资源得到了初步的开发利用,但基本上还停留在较低的层面上。造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地方政府对瑶族体育旅游资源的认识不够、瑶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瑶族体育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人才匮乏等。

2 黔桂边区瑶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路径研究

2.1 准确客观的市场定位

少数民族体育为开发体验旅游产品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成为了体验经济时代极具开发潜力的一种旅游方式。因此,开发黔桂边区瑶族体育旅游,可谓恰逢其时,意义深远。为了能够找到准确客观的市场定位,当地政府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首先要识别开发瑶族体育旅游的竞争优势;其次选择瑶族内部世代流传,且富有浓郁民族性格的标志性体育项目作为主要开发对象;再者,通过营销活动使游客了解、熟悉黔桂边区瑶族体育旅游产品。

2.2 提高游客体验质量

体验式旅游强调旅游者对异地社会文化、生活环境的体验,强调参与性。因此,体验经济时代的黔桂边区瑶族体育旅游体验化设计必须强调将旅游者的体验融入到体育旅游产品的设计中,以游客的参与为前提,以体验为核心,为旅游者提供一个整体性的体验环境,让游客获得全方位的旅游体验,从而有利于开发出高质量的黔桂边区瑶族体育旅游产品。

2.3 夯实基础配套设施

体育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工具和交通设备、旅游宾馆、旅游饭店、供应旅游商品的商店、供旅游者运动和娱乐的设施,以及为适应旅游者的不同需要和爱好而准备的各种设施[4]。目前,黔桂边区体育旅游产业得到初步的发展,但基础配套设施却相对落后,无法达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如部分景区停车场、建筑物、垃圾箱、公共厕所、游览接待处等基础设施不够健全,亟需完善。因此,政府或有关部门多举措,加快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2.4 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黔桂边区是瑶族主要的聚居地,境内良好的生态环境、多元的民族文化给当地发展山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然而,黔桂边区瑶族体育旅游开发利用起步相对较晚,已开发的体育旅游产品对外影响力较少,知名度较低,尚未被消费者所熟知。由于宣传力度的不足,致使已开发的瑶族体育项目未能在当地经济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更谈不上吸引更多的游客慕名而来观赏或参与。因此,加大黔桂边区瑶族体育旅游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成为一项势在必行且意义重大的任务。当地旅游部门可以加大商业广告的宣传力度,扩大瑶族体育旅游产品的宣传范围。此外,还可以利用传统媒介如电视、网页、手机等形式进行宣传,使消费者较为深入了解黔桂边区瑶族体育旅游产品。

2.5 树立特色品牌意识

体验式旅游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消费的必然需求,它强调旅游者对异地社会文化的体验,注重参与性,恰好黔桂边区瑶族体育是一种参与性、观赏性、融入性较强的旅游产品,这与目前消费者的需求高度契合,而且还能使旅游者从深度体验旅游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丰富知识,拓展视野,从而有利于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促进黔桂边区瑶族体育旅游业快速发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前黔桂边区瑶族体育旅游品牌意识还很薄弱,经营者缺乏创新意识,严重制约了瑶族体育业的发展。因此,深度开发黔桂边区瑶族体育旅游资源,在传统节庆活动、商业活动、民族地区旅游等大型集体活动中着力推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瑶族体育项目,让消费者深刻体验瑶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从而提高瑶族体育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用特色旅瑶族体育游产品来带动黔桂边区瑶族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从而推出更多具有瑶族风情的体育旅游产品。

3 结语

黔桂边区瑶族体育旅游资源至今没有引起学界重视,既缺乏系统搜集研究,又未能得到很好保护,时刻面临失传的危险。因此,挖掘、整理与开发黔桂边区瑶族体育旅游资源,有助于系统地揭示黔桂边区瑶族内部丰富的特色体育资源,让长期以来“养在深闺”的体育项目得到规范整理以及开发利用,为促进当地民族经济发展贡献应用的力量。

[1]陈国余.作为瑶族关键符号的长鼓舞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3):92-95.

[2]陈国余.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述评[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1):59-61.

[3]陈国余.黔桂边区瑶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调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3):158,160.

[4]钱应华.基于体验视角的体育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J].体育科学研究,2008(4):11-1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32.136

G812

A

2095-2813(2017)11(b)-0136-02

2017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黔桂边区瑶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抢救、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17ZC145)。

陈国余(1983—),男,汉族,广东湛江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旅游。

猜你喜欢

边区瑶族资源
抗日战争时期的邓宝珊——支撑北线,保护边区
瑶族织锦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云南瑶族银饰探析与开发利用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马锡五:抗战时期边区民主司法战线上的模范
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生境
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