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类型的功能性分类教学研究①

2017-11-27刘东旭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2期
关键词:功能性体育课体育教师

刘东旭

(吉林化工学院体育部 吉林吉林 132022)

体育课类型的功能性分类教学研究①

刘东旭

(吉林化工学院体育部 吉林吉林 132022)

功能性分类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模式,目前在国外教学中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被誉为近年来最为成功的教学模式,近年来我国也开始探索这一教学模式的运用。本文首先对功能性分类教学模式进行了简单概述,对其在体育课中的应用意义进行了说明,对体育课类型进行了功能性分类,以期能够为其在我国体育课堂的推广提供参考。

体育课 功能性分类 教学研究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部对全国学生改革进行的是如火如荼,在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更是明确提出:“要注重全国学生的知识教育和体育教育协调发展”,与此同时,功能性分类的教学模式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也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因此,将功能性分类运用在体育教学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体育课的功能性分类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比其他学科更具优势。下文从功能性分类在体育教学中意义出发,对功能性分类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1 体育课类型功能性分类教学的意义

1.1 体育课类型功能性的课程分类

对体育课类型进行功能性分类教学,是当下体育课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和体育教学中的集中体现。体育课的功能性分类,体育课类型的功能性分类教学不仅仅是对体育课进行简单的分类这么简单,在对体育课类型的功能性分类的同时,必将会对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发生冲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体育课类型的功能性分类教学研究,是当下教学模式的一种机遇和挑战,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贯彻终身教育在体育课程中的集中体现。体育课类型的功能性分类教学有着传统体育不具备的优势。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深化,根据当下学校体育课的教学类型和新时期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对体育课的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理论课:这种课程一般都在在教室内进行,主要以传授学生体育基础理论知识为主的课程。

(2)实践理论课: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的有目的的专门性理论课,一般都是在运动场上进行的以强化理论学习和分析、创新能力为主的课程。

(3)实践课:以学习技术、技能和进行各种身体练习为主的课,一般都是在运动场上进行的课程。

(4)理论实践课: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针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的专门性实践课,一般在运动场上进行的以提高实践能力为主的课程。

上述对体育课程的功能性分类教学。可以将传统的单一体育教育模式进行分化,简化了教学任务,同时合理的分类是体育教学高质量重要保证。

1.2 体育课类型功能性分类教学的意义

由于长期以来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校对体育课程的关注程度并不高,对体育课程教学的研究也相对较落后,并没有与时俱进。在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中,理论和技能并行教育,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不适应当下新课标改革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在当下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一节体育课中教师需要去完成对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任务,这对于教师来说是很困难的,也不利于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从当下全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潮流来看,“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终身体育是全国学校一直贯彻的教育目标。这种教学模式在体育课程中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体育知识,也充分体现了在体育课类型和教学形式上多元化、综合性的发展趋势。

2 体育课类型功能性分类教学在我国体育教学开展的现状

2.1 体育课课程的分类不够科学

之所以在体育教学加入功能性分类教学,其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将理论和实践进行分离,可以很好方便学生将体育理论应用与实践。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教师对体育课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对体育课分类的名有明确的界定,甚至实行这种教学模式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学生不仅理论知识没有学好。实际的体育运动能力也没有得到增强。这种新型学习模式的教学成果可能还不如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甚至教师对这种教学模式缺乏信心。

2.2 体制不够完善,无法发挥出体育课类型功能性分类教学的优势

目前我国不少学校对体育课类型功能性分类教学这个概念缺乏系统性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理解分组教学这个理论环节上,并没有将这种理论和实际体育教学相结合。一些教师虽然也试着去尝试功能性分类教学的教学模式,但也仅仅是简单地对体育课程划分,并没有一个系统性的指导方案,无法发挥出功能性分类教学的真正优势。

2.3 我国学校体育教师资源的不足

在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由于理论和实践在一节课上同时进行,体育教师往往在学校教师份额中占有的比例都是最少的,但是由于对体育课程进行了功能性分类教学,将原本属于一节课的课程分为几节课来进行,这势必会导致体育教师的缺乏。而且我国很多学校中,体育教师多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担当,自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比较有限,这种种的问题,直接导致体育教师资源的匮乏,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学中功能性分类教学的进程。

3 体育课类型功能性分类教学的实际应用

3.1 采用科学系统的体育课功能性分组

功能性分类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基础就是务必要确保体育课程分类的科学化,在体育课程中,老师可以综合考虑新课标的规划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等来对体育课进行若干课程的划分,分类时一定要注意科学性,属于理论知识的范畴一定要统一划分在一起,不能在实践课程中还要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的教育。同时要注意理论实践和实践理论的明确划分,是先要进行理论教学还是先要进行实践训练都要明确的在课程中规定,这样不仅能够方便体育教学,还能够使教学中心更加明确。

3.2 完善体育课功能教学的相关教学体系

一个教学方案的执行,如果离开了一个完整体系的支持,那么它的执行肯定是失败的。像对体育课进行功能性分类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作为后盾。在对体育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之后,教学体系的设计要与时俱进,坚持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教育体系的创新,一是对于教师管理者体系,二是对学生体育运动的管理方面,要制定明确的规定,让体育理论和实践的课程进行能够有法可依。

3.3 扩增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体育教师是功能性分类教学的核心关键,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体育课功能性分类教学的实施情况。学校在对体育教师的任用方面一定要注意教师的质量,体育教师一定要有一定的资格证书和教学经验,时刻秉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去扩大对体育课专业教师的招聘。对招聘进来的教师可以首先对其教育能力进行考核,以确保体育教师的专业质量。对于那些不发达的地区,尽可能地避免体育教师由其他任课老师带教的现象,以保证新时期功能性分类体育教学的进行。

4 结语

在素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和体育教学改革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体育课进行功能性分类教学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在对体育课程进行分类时,一定要注意课程分类的科学严谨性,在实际执行时,必须要有明确的体系依据,同时体育老师的质量和数量也要得到有效的控制,这是将体育理论和实践进行分类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当下学校体育课类型多元化、综合性的发展趋势。

[1]何飘.试论初中体育课中的因材施教与教学多举措[J].东方教育,2014(2).

[2]刘长征.分类教学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11):61-62.

[3]胡鑫.分类教学在体育课中的运用[J].江西教育:综合版,2014(Z3):7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32.117

G807

A

2095-2813(2017)11(b)-0117-02

刘东旭(1985,7—),男,汉族,吉林吉林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功能性体育课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体育课上的“意外”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体育课
亚洲丰系列功能性肥料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电视新闻的三大功能性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