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心理训练减少篮球教学学生运动损伤的效果研究①

2017-11-27邓威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2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篮球心理

邓威

(湖北省嘉鱼县第一中学 湖北咸宁 437200)

关于心理训练减少篮球教学学生运动损伤的效果研究①

邓威

(湖北省嘉鱼县第一中学 湖北咸宁 437200)

篮球教学已经成为现代体育领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的作用显著。从篮球运动本身入手,其具备较强的对抗性、集体性特征,在体育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更突出观赏性、健身性特质。正因为对抗性的存在导致篮球教学学生容易出现运动损伤,为避免这一类问题的出现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本文则从心理训练入手,得出心理训练对减少篮球教学学生运动损伤的实效性。

心理训练 篮球教学 运动损伤 效果

篮球运动在校园中深受学生的喜爱,已然成为最为普及的校园体育运动形态。在开展篮球教学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对抗性特征以及篮球运动所需的跑、跳等基本技能,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运动损伤的潜在威胁。这一点从一份相关的调查数据就可以发现,曾有人对561名学生进行篮球运动损伤情况调查,其中480人在参与运动时出现过运动损伤,占比达到85.6%。由此可见,以心理训练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篮球教学学生运动损伤的出现十分必要。

1 心理训练内容分析

开展心理训练的方式主要涵盖内与外在两个训练方面,其中内在训练的方式主要是表现在运动员自我调节的过程;而外在训练则是依据系统的训练方法来具体执行,从而达到调节运动员心理状态的目的[1]。

1.1 表象训练

该心理训练方法的应用是以强化学生的运动记忆为前提条件,根据学生脑海当中对运动形态的掌握情况与记忆,通过重复性记忆从而形成表象,最终让自身可以在表象训练过程中确定正确的篮球技巧与技术动作。

1.2 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作为一种心理训练方法,实际上属于一种多种训练方式结合的形态。从具体实践上来看,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语言信息的传达,能够促进学生自身的心理变化与反射活动,确保人体处于一种相对放松的形态。由于篮球运动的对抗性较强,是一种团队型运动,适当放松训练有助于学生运动系统得到缓解,最快恢复精力与体能[2]。

1.3 自我暗示性训练

该心理训练方式对人的脑神经进行调节,开展篮球教学中对学生的注意力、情绪等多方面进行调节,从而减少参与到篮球运动当中的心理负担。该心理训练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价值,能够依据不同的运动环境与人的自身特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消除参与篮球运动的紧张感与负担感,对减少运动损伤效用显著。

2 造成篮球教学学生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

心理训练的内容已经进行具体明确,包括表象训练、放松训练以及自我暗示性训练等方法。但还需要结合学生参与到篮球教学中的运动损伤心理因素进行具体明确,从而确保心理训练能够真正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内容如下:第一,恐惧心理。篮球运动本身对抗性较强,身体碰撞较为激烈,面对这些很多学生在学习与接触篮球运动时会产生恐惧心理,最直接的表现则是避免身体碰撞从而减少运动损伤的出现,这样的篮球运动学习效果势必会受到影响,长此以往,不利于篮球技巧的掌握与运动技能的提升,最终丧失对于篮球运动的信心。第二,紧张心理。在篮球教学当中,通常是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组成。理论部分主要是对篮球运动技巧、标准动作进行讲解,实践部分则是将理论内容付诸实践,开展篮球教学与训练。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篮球教学内容学生更容易接受,紧张感不强烈。而进行单独练习和实战对抗方面,学生会因为过度紧张而出现焦虑、控制力下降以及动作的不规范问题,最终由紧张心理导致运动损伤的出现。第三,厌倦心理。锻炼者的心理状态将直接决定着锻炼效果,如果心理状态存在问题,势必造成学生出现运动损伤。如情绪低落、急躁、恐惧、害羞等问题都将对运动产生影响[3]。当然,缺乏必要的运动经验也是损伤出现的重要原因,盲目、冒失地参加体育锻炼也会出现运动损伤的相应问题。从篮球教学的角度分析,学生通常在参与课程实践之后会感受到疲劳与体力不支的问题,进而对篮球运动产生厌倦、抗拒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参与体育锻炼,运动损伤也便由此产生。

3 心理训练减少篮球教学学生运动损伤的效果分析

对心理训练减少篮球教学学生运动损伤的效果分析,确定研究对象为本校参与篮球教学的学生,随机抽选学生200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中主要包括喜好情况、运动损伤情况以及运动损伤产生的心理因素等几个大的板块。发放问卷200份,最终回收问卷185份,回收有效率为92.5%。调查结果显示,其中超过90%的学生对于篮球运动有较高的热情,愿意参与到篮球运动当中。但也同样存在85%的学生在之前篮球运动中出现过运动损伤的情况,篮球运动损伤出现的比例较高,对产生运动损伤时的心理情况调查,大致归纳为恐惧心理、紧张心理以及厌倦心理3个方面,与常见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相同。为获得准确的调查数据,将这随机抽选的200人分为两个小组,其中实验组100人采用心理训练的方式开展为期四周的篮球教学,平均每周2节课。研究组100人采用传统的篮球教学方法,周期、课时与实验组相同,在训练结束之后检验效果,对运动损伤的出现状况进行汇总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心理训练方式的实验组在运动损伤内容理解上较为全面,在教学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规避心理因素的出现与存在,相较于对照组在运动损伤的控制方面有显著性优势[4]。基于此,心理训练对于减少篮球教学学生运动损伤的效果显著。

总的来说,造成篮球教学学生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较多,需要在篮球教学的前期阶段做好系统的分析工作,找准研究的侧重点,明确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好心理训练。本次实验过程具体做法如下:首先,篮球教学的准备阶段。在篮球教学开展之前,体育教师应该在思想观念上意识到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并通过相关的资料调查获取心理训练的具体内容与系统性的应用方案,并确定系统性的心理训练执行方案,为应用实践奠定基础。还需要针对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掌握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包括喜好情况、运动损伤情况、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等,在心理训练的前期阶段全面掌握学生的动态,以期开展针对性篮球教学。其次,篮球教学的实践阶段。在课程中对篮球运动的基本技巧与对抗情况进行讲解,并系统的分析篮球运动损伤发生的情况与产生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篮球教学中常见的损伤问题,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在篮球教学的实践阶段中热身阶段可以采取趣味性的热身内容,增强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与热情,消除因为害怕运动损伤而出现的恐惧心理,放松身心,实现自我状态的调整[5]。趣味性的热身方式能够带来良好的效果,对避免运动损伤效用显著,让学生时刻保持着良好的运动状态。在全面调节学生的心理状况后,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从而避免运动损伤的出现。最后,篮球教学的收尾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通过表象训练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认知,温习篮球技巧与标准动作规范,学会自我鼓励、自我放松,对下一节篮球教学课程的到来充满期待。该过程也正是实验组篮球教学心理训练的过程,足以证明心理训练对于减少篮球教学运动损伤方面的效用,值得体育教学运动损伤方面推广应用。

[1]陆海勇.大学生篮球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原因分析与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6):1068-1070.

[2]刘文军.体能训练对预防高校篮球运动损伤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42):106-107.

[3]邱玉琴.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损伤成因与防范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7):59-60.

[4]苗玉生.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J].电子制作,2014(18):242.

[5]万鹏.篮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4,4(35):19,21.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32.039

G841

A

2095-2813(2017)11(b)-0039-02

邓威(1985,2—),男,汉族,湖北咸宁人,本科,研究方向:学生运动损伤。

①作者简介:邓威(1985,2—),男,汉族,湖北咸宁人,本科,研究方向:学生运动损伤。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篮球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青少年篮球运动推广与发展路径研究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快乐篮球进山乡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