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足球技术基础教学中踢球动作技术环节的要点分析

2017-11-27丁国斌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2期
关键词:跨步站位踢球

丁国斌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2)

高校足球技术基础教学中踢球动作技术环节的要点分析

丁国斌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2)

踢球动作技术是足球基本技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足球基本功训练当中的重点。传统教学认为踢球动作技术主要有5个要点,分别为:(1)助跑;(2)支撑脚站位;(3)摆腿;(4)脚击球;(5)随前动作。本文将根据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纠正方法出发,从实践角度论证踢球技术环节要点应增加为六要点,突出加入“跨步”环节对带动摆腿的重要性。

足球技术 踢球技术 动作环节

足球基本技术训练是足球运动基本功与技术养成的关键。规范有效的基本动作是足球运动员后期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足球运动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踢球是组织进攻、变化战术、渗透突破、创造和完成射门的重要手段,是足球运动中重要的基本技术。踢球动作技术是足球基本技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足球基本功训练当中的重点。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学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球类运动—足球》(第三版)第二章足球技术,第三节踢球中对踢球动作的技术环节分析中提出,踢球的脚法种类繁多,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传球和射门,但无论哪种踢球技术,完整的动作过程包括助跑→支撑脚站位→踢球腿摆动→脚击球→随前动作5个技术环节。教科书中强调指出,该动作过程环节中的重点环节为支撑脚站位→踢球腿摆动→脚击球,因为这一系列的动作决定了踢球力量与准确性。然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发现这5个环节的完成并不能够直接构成准确的踢球基本动作,更无法保证踢球的力量及准确性。

本研究训练观察对象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非足球特长生。

研究对象特点为具有良好的运动基础和身体协调性,能够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动作,身体素质良好,但对于足球运动并不熟悉或从未接触,属于足球初学者,符合教材适用对象。

根据相关论文研究所示非教材的理论描述,踢球的技术要领,脚内侧踢球时,首先要判断好来球的方向、速度以及摆腿时间,确定好支撑脚的选位。膝微屈,脚趾指向出球方向。 踢球腿以髋关节为轴,由后向前摆动,膝踝外展,脚尖稍翘,以脚内侧部对准来球,当膝关节摆至接近球体上方时,小腿加速前摆,击球刹那,脚跟前顶,脚型固定,用脚内侧击球的后中部。这段描述中的踢球动作主要指足球运动中最为常见和常用的脚内侧踢球动作,其动作要领除强调运动员对于来球方向、速度等因素的预判之外,重点环节阐释集中在支撑、摆腿、击球。并对踢球动作技术做生物力学分析得出,踢球动作的5个要素为助跑、支撑、摆动、击球和随前动作,研究所指与教材不谋而合。由此可见,目前足球运动中踢球技术要点以五点论为主,五要点也成为高校教学中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规范。

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首先按照教材要点结合教练员示范动作进行演示、分析、讲解。如教材所示,踢球动作技术重点环节集中在支撑脚站位→踢球腿摆动→脚击球3个环节,支撑脚站位讲解要点为,注意支撑脚的位置,落位方法,脚趾方向以及关节支撑。摆腿的讲解要点为,摆腿是踢球力量的主要来源,动作顺序为前摆与后摆,形式氛围“大摆幅式”和“小摆幅式”两种。脚踢球是踢球技术的核心,是决定踢球动作及击球质量的关键。它包括击球部位、击球时间和击球动作等因素。教练员按照要点讲授后,由学生进行练习,实践技术要点,完成踢球动作。据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动作不协调、重心丧失、摆腿幅度过小或无法做出摆腿动作等问题。教练员进一步进行示范、讲解、纠正动作,在此过程中部分模仿能力较好的同学根据对教练员动作的细致观察,对自身动作做出调整后能够完成较为标准的踢球动作。观察学生纠正动作过程中发现,动作偏误主要集中在支撑脚占位以及摆动动作过程中,由此直接导致击球力度不够以及缺乏准确性的错误。

偏误分析如下。

(1)准确性低。

①学生运动能力体现在本体感觉参差不齐,本体感觉较好的同学能较好的控制身体姿态,在助跑中及时调整重心,进而较为顺利地完成踏支撑腿后的制动及瞬间站立,而本体感觉较弱的同学则无法及时调整,导致动作过程扭曲变形。

因此,应提高基础协调能力。

②重心不稳。重心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双脚助跑后转变为单脚支撑脚站立动作衔接不自然、重心向踢球脚一侧偏移过多,导致踢球脚过早落地,将球踢高。另一种情况是重心过于滞后,导致身体后仰,击球点靠下。

加入跨步环节强化练习。体会重心转移时主动做出跨步对身体的重心控制的重要性。

③支撑脚位置不准,无论过于靠近或者远离球,都会导致无法准确击中球的中后部。

分解动作练习,着重做跨步环节支撑脚的摆放。

(2)击球力量不足。

①助跑距离不足,加长助跑距离。

②摆腿僵硬,部分学生摆腿幅度过小,且摆腿方式是从上至下。

讲解跨步的重要性,跨步的同时大腿会自然后摆,而不是踏支撑脚后再做非自然后摆腿。向前的击球力量来自于摆幅(跨步越大,大腿之间的距离越大),而后由大腿带动小腿,产生鞭打力量。

③力量转化不不流畅,在脚击球时出现明显停顿,做可以后摆腿动作所至。

跨步是将助跑的力量更好地发挥在击球力量的关键因素,越是大力击球,跨步距离就要越大,长传球和射门时尤其如此。

或无法做出摆腿动作,由于前期助跑支撑脚站位不够协调流畅,导致动作变形。如果支撑脚站位不准确,摆腿动作无法进一步完成,助跑不到位则摆腿幅度无法保证,这部分问题主要出现在前摆动作不完整或缺失,而前摆动作的完成度直接影响踢球力度以及准确度。

踢球动作技术环节中的助跑中很重要的目的是在于调整人体与球的位置,并通过助跑获得击球力量。其后摆腿动作的发力原理是击球力量的大小取决于摆动的速度和幅度。摆腿动作依赖于支撑脚的稳定以及胯部灵活摆动。这3个动作是一气呵成瞬间完成且相辅相成的。

纠正方法,助跑最后一步做有意识的跨步调整,在跨步过程中调整重心,确定支撑脚落点,提前调动胯部积极参与跨步动作,进而为下一步摆腿动作的文成做保障。从运动心理角度出发,助跑过程节奏存在变化,在最后一步助跑完成同时完成支撑脚的站位,这需要首先从心理对支撑脚的站位进行预判,重心从两脚交替瞬间转为单脚,这个过程瞬间完成,非常不容易,也是踢球动作当中的难点,事实上,助跑与支撑脚站里之间联系的最后一步为助跑最后一步,这一步是较为隐秘的跨步动作。通过跨步动作的调整首先可以判断站位稳定重心,完整的完成助跑动作,同时可以为下一个摆腿动作提前做准备,跨步动作需要胯关节的调整和配合,而摆腿动作则以胯关节为轴进行腿部摆动,在实践过程中,跨步动作实际上与摆腿前期动作后摆腿同时完成,胯关节作为该动作的核心部位灵活调整两腿动作对整个踢球动作的成败质量至关重要。

综上,通过较长时间的教学观察,经验总结后发现,传统的5个要点当中缺失了“跨步”环节,经过实践教学的反复验证,该环节是踢球动作技术环节中不可或缺的动作技术要点。本文结论为踢球动作的技术环节应为助跑→跨步→支撑脚站位→踢球腿摆动→脚击球→随前动作。

[1]王崇喜.球类运动——足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亚足联.亚洲足球教练员C级培训教程[M].2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3]麻雪田.现代足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32.037

G843

A

2095-2813(2017)11(b)-0037-02

猜你喜欢

跨步站位踢球
Usman’s Books乌斯曼的书
踢球
建党百年说“站位”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提升站位讲政治 创新担当争出彩
提高政治站位 勇于担当作为 以从严要求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水天一色》《踢球的女孩》《傍晚》
篮球运动员行进间投篮跨步起跳能力的测量与分析
像梅西那样踢球
两猴踢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