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析及对策

2017-11-25

小品文选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作业能力语文

刘 颖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新乡 453002)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析及对策

刘 颖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新乡 453002)

语文是思想的工具,是沟通的桥梁,是传承文化的载体,在学习语文中“作业”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业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各方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作业的设计也需要语文教师加以重视。本文就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与之相对应的作业的价值观也有了明显的转变,新课程的三大基本理念中认为作业不仅仅是强化课堂的一个工具,更看中的是作业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1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 作业形式单一

传统作业是建立在文本材料基础之上,主要表现为形式单一的机械性书面作业,阅读和书写是主要形式①,在以考试成绩为标准来评价学生优劣的现状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成了单纯的知识掌握。通常教师认为只有读写的作业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本着面面俱到的原则,以书、写、背、默作为语文作业的基本形式,于是课文中的重点段落、课后生字词以及教辅资料上现成的配套习题就成了教师布置作业的主要内容,然而这样枯燥单调的作业形式很可能使学生厌倦甚至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

我国清末的废科举、兴新学是我国科举语文教育制度的结束,也是向现代化转型的标志。至此,现代的语文教育制度已经历时百年,古人尚且呼吁解放教育,废除八股束缚,而今教育中存在的“新八股”却更加值得我们警惕。

1.2 作业缺乏设计性

很少有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学习特点来设计开放性、活动性的作业。教师偏信教材和教参资料上专家设计好的现成作业,也担心设计实践性、开放性的作业对于那些自控力较差的学生无法很好完成,应付了事,也就达不到设计作业的初衷,殊不知现成的作业无法针对性格各异、千差万别的学生。语文教材事实上也留有较大的让教师发挥和创造空间的余地,教师在教学中要拥有更大的更多的利用各种资源的意识和自主权,从而进行作业题型的有效设计②。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性的学科,具有一定的情感性人文性,语文作业也应与语文教学性质一致。学生们局限于书本知识,缺少与生活相联系,这样学来的知识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可看而不实用了。

1.3 作业缺乏学科渗透

教师设计的作业一般只局限于语文学科知识之中,未与其他学科知识有很好的渗透和结合。作业只为本学科服务,旨在提高本学科的知识与能力,于是出现学科与学科之间孤立、未能相互渗透和交叉的现象。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到“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吸收知识也是有限的,尤其是技能技巧类的知识,单凭教师讲授是无法转化为学生自身能力。

2 优化作业设计的建议

2.1 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很多语文教师延续着全班布置统一的作业的传统,这样布置作业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③。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教师设计的作业也是让学生完成的,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迥异的学生,虽然人的发展遵循着共同的规律,但每个人发展程度和速度有所不同,学生在性格、爱好、智力发展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区别。教师既要熟知学生发展一般特点,如学习风气、学习程度。又要尽可能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如兴趣爱好等。因此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特点,把握学生现有水平,使作业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教师应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应细心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在作业设计中,善于创造条件,通过灵活多样的作业方式兼顾每个学生,辩证地看待“差生”,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长善救失,促进学生的发展。

2.2 作业设计要体现其功能

李晓红提出“小学作业设计,在内容上必须首先考虑到儿童的兴趣所长、思维习惯和直接体验,应适合儿童主动建构、动手操作及合作互动”④。作业是为学生身心健康、自由的发展服务的,作业设计的合理性不仅仅对学生学习成绩而且对其能力发展都有显著的影响,根据新课标理念,作业设计应以体现一下能力为主。

1.合作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题难问题。”这就对学生合作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即通过与他人讨论问题来培养合作的能力。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儿童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与他人交谈时会将他人的思考方式整合到自己思想中。但并非只与成人交谈才会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儿童与同伴交流时候也同样起到作用⑤。言语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言语与思维又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与同伴交流、合作、表达观点和思想的时候,合作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会有发展。2.自主学习能力。独立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高品质学习的重要方面。学生自主学习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自我监督、自我负责、自我激励的过程。在完成有难度的作业时,教师可采用“支架式教学”,设计稍高难度的作业时教师可帮助学生完成,再逐步使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3.探究性能力。课外实践类的作业可以给学生充足的展示空间,对于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都有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探究性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终身学习的发展都受益匪浅。例如,在学习老舍的《猫》后,教师可让学生观察自己家或者邻居家猫的脾气,喜好,作息习惯,并做简单的观察记录或发言。在观察中体会动物的可爱,培养善于观察生活的态度和热爱生命的情感。

2.3 适量作业,把握难度

在学生对教学目标已经达到掌握的程度后,大量的机械练习对学习效果的提升收效甚微,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对做作业的排斥情绪。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中,教材内容包含广泛但不是“无所不有”,内容要有弹性,作业也应从有利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也是一种互动关系而不是被动接受“已编订课本”的学习过程⑥。教师也该禁止用大量抄写字词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否则会改变“作业”的性质,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写作业”惩罚学生是不明智老师的做法,值得广大教育者警惕。

作业的难度也不应过高,分量过重、难度过高的作业只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消磨学生的自信心。但是作业难度也不应过低,否则会影响教学质量。到底多少作业量、怎样的难度才是既能恰好使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又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个“度”已然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衡量和把握。

3 多样化作业设计形式

语文作为一个灵活度高、涉及知识面广并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作业设计的内容也不应局限于重复的抄写和背诵上。学生在完成与他人合作的作业中学会表达、交流;在完成操作实践的作业中培养了动手动脑能力;在完成创作类的作业中提高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加了自信心……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促进了他们多元化知识的获得,知识结构的完善。因此作业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语文课本知识,可以跨学科,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作业的完成场地也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或者家庭,可以开放至室外,亲密接触大自然;作业完成的时间也可以开放至一周,甚至一个月。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种形式的作业。

3.1 角色扮演式

小学生表演欲高,不仅喜欢看表演性的节目,更喜欢模仿。对于故事性强的课文,在学生熟读、理解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表演将课文情景再现。在表演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记忆,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小女孩四次擦亮火柴的情景,体会人物感情,同时又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记忆。

3.2 合作完成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就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作业只能独立完成”的观念,设计合作型作业。如同桌共同完成一篇课文的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一道开放型题的答案,或共同完成课本剧的表演等等,使学生从个体学习转向群体学习,参与合作的学生意见可以相互交流,学生之间产生互动。合作又是培养团队精神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合作中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听又有机会取他人的意见,取长补短。

3.3 教育性电视节目

很多家长不让学生接触电视,视电视为影响学生学习的敌害之一。现代研究表明,儿童会对电视有选择地加工内容,在看电视时能调动儿童的多种感官活动,获得大量词汇和知识⑦。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对电视节目已有了一些辨别能力,只要家长老师适当引导与监督,电视也能成为学生获取广泛知识的便捷工具。现在有很多精心设计的健康有趣并具有教育性的电视节目,比如以古典文学为主题的《中国诗词大会》,以个人成长、励志经历与文学佳作结合的《朗读者》,分享生活志趣与人生感悟的《开讲啦》……等等节目使学生通过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开放视野。

除此之外,还可以布置观察、饲养、栽培等形式的作业。这些趣味性的作业可以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加深对学生大脑皮层的刺激,牢固所学知识⑧。

注释:

① 张济洲.中小学作业观:特点、问题与走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3,(07):25-30.

② 施青濒.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作业的有效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08,(03):66-67.

③ 刘宝林.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浅析[J].科普教育,2014,18:164

④ 李晓红.小学作业设计的伦理失衡与纠偏[J].中国教育学刊,2016,(06):69-73.

⑤ 美,特里萨·M·麦克德维特,珍妮·埃利斯·奥姆罗德,儿童发展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92.

⑥ 闫萍,周鸯.语文比较教育[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7,87.

⑦ 张令振.电视与儿童[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9.

⑧ 高宏勋.浅谈小学语文作业的布置[J].学周刊,2014,02:161.

刘颖(1993-),女,汉族,河南漯河人,硕士研究生,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

G623. 2

A

1672-5832(2017)08-0100-01.5

猜你喜欢

作业能力语文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