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大学生自主创业

2017-11-25解世超

小品文选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创业者马克思

解世超

(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3)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大学生自主创业

解世超

(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3)

马克思实践哲学是科学的实践观,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它对改变旧的生产方式,指导人类进行社会改革,科技创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就业压力等影响,自主创业不断兴起。当今大学毕业生在即将步入社会时,马克思的实践观对指导大学生避开就业压力进行自主创业仍具有现实意义。学习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的科学内涵,掌握实践的重要性,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实力,提升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创业;自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现今大学生创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因为大学生属于高级知识人群,并且经过多年的教育往往背负着社会和家庭的种种期望。在现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也自然成为了大学生就业之外的新兴的现象。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些思考。

1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时代背景与特征

自主创业是指具备就业条件的人放弃就业机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展创业活动,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智力、财力的行为。自主创业者就是用自己劳动,自己的社会资源获得财富的人群。

1.1 自主创业的时代背景。我国自建国至今先后出现了三次自主创业高潮:第一次自主创业高潮,是在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5年间,以无业人员为主,通过前期积累,小商品贸易,成为改革开放的第一批领头人。第二次自主创业高潮是1990~1996年,以国家公务人员离职创业为主,以科技等高素质人才为主。即俗称“下海”。这一期间,公务人员工资相对较低,所以各行各业精英纷纷要求以自己的能力获取财富,成就了一大批轻工业和改制企业。第三次自主创业高潮是1999~2015年,以互联网行业的兴起为标志和下岗潮的影响,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与普及,是互联网行业创业的基础,阿里巴巴、百度、搜狐等著名网站都在这一时间创业成功。现阶段,中国以迎来第四次自主创业潮,由于学生过多进入劳动市场而导致就业岗位紧缺,使高校毕业生成为这一阶段自主创业者主体。

1.2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特征。高校毕业生成为本阶段自主创业者主体也使得其特征相对明显,首先创业者年轻、充满激情,有创新精神,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同时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有着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用智力换资本”。但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常常盲目乐观,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甚至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仅有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对于诸如目标市场定位与营销手段组合这些重要方面,则全然没有概念。

2 实践观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理论指导

在以创造力为竞争主体的新知识经济时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依然表现出其强有力的科学性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以与时俱进的姿态指导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科学发展。

2.1 实践观引领下的开展创业实践必须以重视人的主体作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看,实践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人们都承认实践的重要性,但忽视实践性原则决定性作用的客观性又在大多数人的思想中广泛存在。事实上,透过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并不是把人的实践看成是外在认识的,而将其看作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人的主体作用是马克思哲学反复强调和寻求的根本,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观点,主张实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和根本途径。在创业实践活动中,人的主体作用也是最为根本的具有决定作用的要素。创业主体是否具有强烈的创业意愿、合理的创业规划、良好的创业素质、基本的创业技能、全面的创业知识、有效的组织方式、甚至创业者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道德品质、领导水平、交际手段、挑战精神等对于创业成功与否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人的主体作用,才能为创业活动的有效开展打牢基础。

2.2 实践观引领下的开展创业实践的要重视环境对人的促进作用。对于环境的改造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关注的又一焦点。马克思强调“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社会生活对于人具有极大的塑造性,没有独立与社会生活之外的人,只要是现实的人,就一定与外部事物发生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遵守着“存在先于本质”的一般规律。因此,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解释为革命的实践”。强调了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改变实际是实践活动的正反两面,就如同介于实践之上的镜子一样。人在对环境的改造中同样实现着个人价值,获得个人的成长和改变,因此我们也常说“环境造就人”。同时,马克思还指出了人们之间的这种物质关系和联系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人们的这个脱离了现实事物的观念和思想,必然不是以现实个人,而是以哲学观念中的个人,以脱离了自己的现实而存在于思想中的那个人,也就是人的概念为其基础”,道出了环境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应当重视环境这一客体的建设才能使主体作用更好的得以发挥。自我生成和全面发展。在这一意义上讲,创业实践活动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大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我的创业品德、创业技能、创新能力和知识体系,来满足自身对于创业活动的追求,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要在创业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科学导向、重视文化建设。

3 总结

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下,结合国家人才发展需要,提出实现大学生创业实践路径应当及时转变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实践育人、重视环境对人的促进作用,通过提高对实践的认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实践载体建设、优化创业实践环境等具体措施,转变创业实践活动现状,促进大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积极发挥主体性作用,增强环境与人的良性互动,促进创业教育效果的提升和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全面发展。纵观当下,创业实践虽然艰难,却符合国家发展创新创业型经济的要求,因此生机勃勃。面对日新月异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创业者应当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指导创业实践的基本理论,深刻领会和把握其内涵,牢牢掌握创业实践的规律,为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

[2] 康德著,韩水法译.《实践理性批判》[M],商务印书馆,1999.

[3] 康德著,李秋零译:《纯粹理性批判》[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孙伯鍨、张一兵,《走进马克思》[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D616

A

1672-5832(2017)08-0061-01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创业者马克思
马克思像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桑梓情深的创业者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谈谈生物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法
互联网创业者
雷士照明控制权之争对创业者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