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释《静女》之“静”

2017-11-25袁玉倩

小品文选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异体字山东师范大学靓女

袁玉倩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00)

释《静女》之“静”

袁玉倩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00)

关于《诗·邶风·静女》中“静”字的解释,在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今大多突破《毛传》的约束依据朱子之说,将“静”字解释为“温柔、善良、闲雅之意”。有些学者认为“静女”即“靓女”是“美人”、“美女”的意思。本文认为“静”为“婧”字的通假,形容女子体态纤弱柔美。

对于“静”字的含义,古今注家的解释很多,总括起来大体有如下两种:一旨在突出该女子兼具贤淑之德与文静之态,二是美女。前者以《毛传》为代表:“静,贞静也。女德贞静而有法度,乃可说也。”《郑笺》曰:“女德贞静,然后可蓄;美色,然后可安。”《正义》:“言静女,女德贞静也。”后者如熊焰先生认为“静”与“靓”通用,“静”的造字之义即是亮丽、妍丽,“靓妆”之“靓”、“美人之貌曰靘”之“靘”,其本字若溯其初原则正为“静”字。“静女其姝”、“静女其娈”,“姝”、“娈”皆美之貌,“姝”与“静”、“娈”与“静”,均为义相足成之文①本文通过对“静女”的形象分析结合《诗经》创作源流及其历史发展,从诗篇内容及语言角度对《静女》的“静”作进一步的求证。

《静女》;“静”

1 对“静女”形象分析

前人对《静女》的主题研究成果不少,都比较一致的认为其主题是表现男女爱情。诗中女主人公的形象给我们异常深刻的印象。诗歌写到静女“俟我于城隅”,“贻我彤管”,“自牧归荑”,主动邀约心上人来城墙的某一处角落约会,赠与心上人信物,以表明真心。足以见得女子的爽朗天真、调皮大胆与主动热情。在约会时,还故意“爱而不见”,可见静女的情感细腻,调皮地挑逗男子,以致于急得小伙子“搔首踟蹰”。个性活泼率真,还有些天真烂漫。因此在她身上怎么也找不出“娴雅”,“贤淑”,“文雅”的统治阶级下传统女性形象。况且站在男性视角,两人的第一次约会不应对女子的品质方面进行评价,对外貌体态评价似乎更顺理成章。因此将“静”以字面意义解释为“贞静”、“安静”很明显是不妥的。

2 “静女”与“靓女”、“情女”

关于“静女”的解释,以熊焰先生的“靓女”例证最为充分。熊焰先生认为古字“静”与“靓”多通用。《汉书王莽传》“辛丑,清靓无尘”,颜师古注:“‘靓’即‘静’字也。”又《杨雄传》“稍暗暗而靓深”,颜注:“‘靓’即‘静’字耳。”又《贾谊传》“澹若深渊之靓”,颜注:“‘靓’与‘静’同。”以上这些实例,只能说明“靓”通“静”,且只在“平和”、“平静”、“寂静”义上可通用,而不能说明在“美丽”义上可通用。因而以此证明“静女”为美女,实为不妥。

在古代汉语里,我们考察“静”与“情”通假的条件,理论上,“静”,从青争声,疾郢切;情,从心青声,疾盈切。从两字上古音的音韵地位看,声母、韵母都相同,符合通假条件。虽然在《诗经》等先秦文献中“静”和“情”并存。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诗经·宛丘》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柏舟》

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周易》

但是结合文字意义来看,“情”与提到的“姝”、“娈”并不能产生意义上的相关,因此在这里说“静”与“情”通假,也是不合适的。

3 “静女”实为“婧女”

但此处的“静”作“婧”应更为合理。许慎《说文解字》曰:“婧,竦立也。从女青声。一曰有才也。读若韭菁。”②此处可知“婧”的意思一是指恭敬地着(即“竦立”),二是指有才华。《汉语大字典》中对“婧”字有三种解释:

释义一:《广韵》《集韵》从疾政切,音净。女贞也。一曰竦立。又纤弱貌(张衡《思赋》舒妙婧之纤腰)。

释义二:《集韵》《韵会》《正韵》从七正切,音倩。又从疾郢切,音静。义同。《集韵》又绩嶺切。音井。又咨盈切,音精。义同。

释义三:又《集韵》从子正切,精去声音。有才品也。一曰婧婧,健貌。③

由上述例证可知,“婧”字读音与“净”“倩”“静”“井”“精”读音和字义相同,根据异体字的判定原则,即字音和字义相同的字则称之为异体字,那么由此可推测出在先秦时期“静”字有可能是“婧”字的异体字,而此处的“婧”字的训释有“女贞、纤弱貌、有才品、健貌”四项含义,而最符合“静女”这一词义的一项应该是“纤弱”意,用来形容女子纤弱苗条的身材。同时,此义又与诗歌中的“姝”“娈”相互对应。《康熙字典》中对“姝”“娈”二字的训释为:

《集韵》《韵会》春朱切,音枢。美好也。女之美者曰姝; 士之美者亦曰姝; 又柔懦也(《庄子·徐无鬼》暖暖姝姝)。④《正韵》卢转切,音脔。婉娈,美好貌(《诗·曹风》婉兮娈兮)。又从也,順也,慕也(《诗·小雅》思娈季女逝兮)。④

由此看来“姝”亦有美好和柔弱之意,“娈”亦有柔婉美好之意,其都与“婧”字中的“纤弱柔美”之意相互映照。而《诗经》中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同一首诗歌会用不同的字词反复表达相同的词意,如“硕人其颀”、“巧笑倩兮”此处“静、姝、娈”就是此种用法,都是用来反复咏叹女主人公纤弱美丽的样子,那么“静女”也就是指体态纤弱美丽的女子。

通过对《诗·邶风·静女》中“静女”的形象分析,即主动热情、活泼率真、天真烂漫的性格特点。“静女”之“静”与现代汉语的“静”义有出入,“静”应当另有其字。本文对“静女”应为“靓女”、“情女”的观点产生了质疑并认为此观点多有不妥,并提出“静女”实为“婧女”,结合“婧”古字义,依据异体字判定原则并且与下文内容相佐证,说明了“静女”实为“婧女”的可能性和可取性。

注释:

① 熊焰:《诗·静女》“静”字解,《中国语文》1999年第六期。

② [汉]许慎撰;崔枢华,何宗慧校:《说文解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2000年,第 7842页,第218页。

③ 陈廷敬,张玉书等:《康熙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842页,第261页。

④ 陈廷敬,张玉书等:《康熙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842页,第259页。

袁玉倩(1993-),女,汉族,山东枣庄人,全日制研究生,山东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113

A

1672-5832(2017)08-0040-01

猜你喜欢

异体字山东师范大学靓女
靓女门卫
东巴文字典异体字的整理与编纂规范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山东师范大学学生垃圾分类基本素质探究
农村文娱活动活跃
A Study on Three Teaching Principle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清代《崇儒尊释双龙告示碑》考释
杜传成、晋景、郭珍珍、李晓雯作品
山东师范大学各学院女篮队伍体能的研究
简化字规范问题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