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我两忘,叩开童诗之门

2017-11-25陈芳

莫愁 2017年3期
关键词:童诗金鱼想象

物我两忘,叩开童诗之门

儿童就是天生的诗人,北岛先生曾经这样说:“让儿童天生的直觉和悟性,开启诗歌之门,越年轻越好。”

面对喧嚣、躁动的世界,如何给孩子的生活增添一份美好,给孩子的生命多一份愉悦?多读读童诗,也许就多了一点诗情、诗性、诗心。

首先要学会选物

世界是纷繁的,父母应更多地带领儿童去感知美好的事物。走进山林,去聆听山涧中画眉的婉转;奔跑在小径上,感受风儿吹过面颊的清凉;赤脚趟过小溪,让肌肤抚触水的柔软……

远足打开儿童的视野,而近在咫尺的家前屋后,更应是诗歌的摇篮。门前跑过的小猫,窗前飞过的麻雀,树上忙碌的喜鹊一家……都需要我们去引导孩子发现,留心观察,当孩子留心了,进入眼帘的事物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让孩子种下一颗薰衣草的种子,呵护一株刚绽放的野蔷薇,“领养”一只迷路的蜗牛……身边的事物要融入生活,成为童诗最为重要的鲜活的资料库。台湾儿童文学作家林武宪先生观察每天绕行的鸽子,写下了这样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鸽子在天上绕圈子/把自己的家当圆心/绕了一圈又一圈/绕了一圈又一圈/圈圈越绕越大/不论它飞多久/不论它飞多远/家/永远是圆心。

其次要学会融情

孩子有一颗敏感而细腻的童心,他们会因为看到大人宰杀一只鸡而落泪,于是长大后还会回忆,如巴金先生写的《“痴儿”救鸡》;他们会担心下雨了,小野猫没处藏身而着急;他们会因为养了好多天的蚕,结出了彩色的茧子而奔走相告……

作为父母,我们更多地要向孩子学习,“以儿童为师”,怀有一颗赤子童心去体察孩子的世界、体验孩子的情感。不要无视,更不可歧视。儿童会有更多的怜悯之情,有诗性的孩子往往心地更柔软。当他们读了金子美铃的诗歌《金鱼》:月亮呼吸的时候/呼出来的是/柔和又让人怀想的月光/花儿呼吸的时候/呼出来的是/纯洁又芬芳的花香/金鱼呼吸的时候/吐出一颗颗美丽的宝石/就像童话里那个可怜的女孩一样。孩子会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月亮、花儿、金鱼的呼吸如此有趣,那蟋蟀、草叶会呼吸吗?只要注意引导,他们会出现情感的迁移,会生出诗意的联想。

儿童是善良的,更是天真的。他们的想象、他们的创意、他们的假设往往会令成人惊叹,我们应更多包容、鼓励与欣赏。当儿童带着这份顽皮与想象走进生活,他们的情感世界会变得更加丰富。

最后要学会忘我

写诗需要情有所托,更需要物有所思,无论是夜幕下的路灯,还是阳光下的影子,在童诗中,他们都有了情绪和思想,万物皆有灵性,这是诗所赋予的,也是万物本身所具有的,只是我们常常忽略了。

你听台湾作家林良先生的《雨》:你在天井里赌气/把盆盆桶桶/桶桶盆盆/敲得很响/在前院/你心情好/静静把那片草地/洗得很绿。这时的雨分明就是顽皮的孩子,孩子就是雨,有赌气的时候,有心情好的时候,你还分得清谁是雨,谁是孩子吗?

“我”是谁?当孩子想试着写一朵牵牛花、一只黑蚂蚁、一个小石狮子的时候,就要学会体验它们的生活,把自己完完全全当作它们,想象它们走过的路,想象它们的发现,想象它们的喜悦。美国诗人卡拉·库斯金这样写一条蛇的生活:我是一条蛇/正孤独地跋涉/穿过草丛与林壑/翻越石缝与沼泽/我在草地上滑行/细长的草茎就唏嘘惊愕……原来在蛇的生活中也会有孤独,只有凝神静思,只有把自己真正“潜入”到它的世界中方可感受。

在冥想中,眼中看到的世界都晕染上“我”的色彩,“物象”变成了“意象”,童诗的灵感就悄然萌芽,美妙而生动的句子就在笔端生花。

(作者系南京市力学小学副校长,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编辑朱璐zhulu83@126.com

扫一扫关注莫愁微信公众号,阅读美文,参与互动,转发有奖!

本期谜底

《有趣的数字》答案:

要使结果等于100,就要这样标注加减符号:

12+3+4+5-6-7+89=100。

《被害者的留言》答案:

琼斯被杀之后磁带应一直没有被倒过。然而奥斯特打开录音机的时候,录音是从头至尾放的,说明一定有人把磁带倒了一下。

book=35,ebook=39

猜你喜欢

童诗金鱼想象
可爱的小金鱼
快乐的想象
一生
童诗对对碰
童诗三百首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另一种话
小金鱼
小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