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商瞄上了长租公寓

2017-11-24林华

华人时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龙湖长租开发商

林华

近来,随着各路资本涌入,长租公寓市场正在迅速发展,万科、龙湖、远洋等开发商开始涉水长租公寓,争抢住房租赁市场这块蛋糕。

分析人士认为,在全国各地楼市调控不断升级加码的大背景下,长租公寓的万亿前景被开发商看好;而另一方面,开发商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困境,转型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大势所趋。

对此,有关专家提醒,尽管从长远来看长租公寓市场是一片蓝海,但除了回报周期长、盈利难等问题之外,开发商布局长租公寓最大的压力依然来自于政策层面,因此还需谨慎入场。

开发商布局长租公寓

近期土地市场最熱闹的,是不少地块都通过竞自持、竞自持年限来决定花落谁家。分析人士表示,自持可能会倒逼租赁市场规模化。目前,不少开发商已经进入长租公寓领域。

截止8月23日,北京已成交15宗开发商自持地块。其中,首开、龙湖地产两家开发商强强联手,与其他开发商联合拿下5宗自持地块,占据今年北京开发商自持土地榜首,其中3宗地块自持比例高达70%。万科、保利同样以联合体方式分别获得4宗和3宗自持地块。

对于今年在北京拿下的自持地块,龙湖地产将会用于长租公寓———龙湖冠寓。可见,龙湖地产对住房租赁市场已开始抢滩布局。

龙湖地产对于“租售并举”政策的响应非常积极,确定了冠寓是龙湖地产继住宅、商业、物业后,第四大战略主航道业务。龙湖地产从以售养租,逐步过渡到租售并举,这种业务的组合,就是“居住+租住”,这是龙湖地产的战略布局。

龙湖地产长租公寓拥有“冠寓”这一自有品牌。3月15日,龙湖召开冠寓品牌发布会,首次发布“冠寓”品牌形象及品牌主张,并正式推出“核桃”、“松果”、“豆豆”三条符合青年居住习惯的特色产品线。

据称,除了已布局的重庆、成都外,冠寓还将聚焦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及苏州、杭州、南京、厦门等领先二线城市,目标城市12个,至2017年底开业房量逾15000间,并力争用三年时间跻身中国长租公寓市场前列。可见,在目前房地产行业中,龙湖地产是比较重视房屋租赁市场的开发商。

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的资料显示,近来开发商陆续进入长租公寓领域,特别是今年,多家标杆开发商已将长租公寓提升为集团重点战略方向之一。

万科是最早进入长租公寓市场的开发商之一,于2016年5月正式推出了长租公寓业务。目前落地了广州万科驿、厦门万科驿、上海万科驿、西安VV公寓、重庆万科寓等10余个长租公寓项目。

2017年,万科加快了在北上广深布局长租公寓的步伐。万科计划通过收购、趸租、建设等方式,使得长租公寓品牌“泊寓”的数量达到10万间。

2017年6月,佳兆业也宣布进军长租公寓,布局全国所有一线及主要二线城市,预计三年内打造长租公寓10万间;另外,中骏置业透过美国睿星资本,加速在长租公寓领域的拓展速度,未来三年计划推出5万间长租公寓。

碧桂园上海区域新成立了长租公寓和产城事业部。绿地将长租公寓纳入发展战略。旭辉领寓计划未来5年打造20万间公寓,并进行IPO上市。

招商蛇口聚焦的是国内中高端租赁市场,其在深圳约布局50万平方米、1.3万套长租公寓产品,已形成“壹栈”人才公寓、“壹间”精品公寓、“壹棠”高端服务式公寓三大核心产品线,并全面形成产品与服务、运营管理、品牌等细分标准化体系。招商蛇口提出,将以“中国中长租公寓领导品牌”为发展目标,计划以三年的时间实现品牌全国布局。

远洋、阳光城等多家开发商也开始介入长租公寓市场,抢先构筑起自己的房屋租赁服务市场。未来,将有更多的开发商打算入场。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综合排名TOP30的开发商中,已经有1/3的开发商通过不同方式参与到长租公寓领域。目前开发商切入这一领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独成立长租公寓品牌,即自营长租公寓品牌,如万科、龙湖地产。

而另一种方式是和专业的长租公寓运营公司合作。例如,阳光城选择和专业的长租公寓公司寓见公寓进行合作,阳光城负责为寓见公寓提供更多的房源,寓见公寓则负责进行标准化运营和项目管理,包括提供售前的咨询、预约看房、审核咨询、签约以及售后的维修、保洁、换房等一站式服务。

开发商缘何瞄上租房

住房租赁市场正在获得国家部委、地方政府的双重支持。近日,国土资源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简称《方案》),确定了第一批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13个城市。

在此之前,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已有政策铺垫。2016年3月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收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将长租公寓所在的生活服务业纳入到营改增试点;2016年6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提出实行购租并举,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镇居民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途径;2017年5月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住房租赁和销售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7月份九部门印发《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0多个省市出台了住房租赁实施细则。在部委政策以及地方政府实施细则的推动下,住房租赁市场的培育与发展正式起步。

可以说,租赁市场正在从过去缺乏监管、相对混乱、“重售轻租”的局面,逐渐向加强监管、鼓励“购租并举”的方向发展,租赁市场迎来黄金发展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住房租赁市场正在快速扩张。全国约有1.6亿人在城镇租房居住,以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毕业生等新市民为主。

据链家研究院报告预计,2020年和2025年,中国房屋租赁市场租金规模将分别达到1.6万亿元和2.9万亿元,2030年预计会超过4万亿元。endprint

数据显示,我国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市场份额只占2%左右,相较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20%至30%的比例,差距非常大,住房租赁将成为开发商的发力空间。

国土部、住建部日前决定,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13个城市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并制定了试点方案。

分析人士认为,引入集体建设用地,不仅有利于增加试点城市租赁房源的供应,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也为一些布局长租公寓的开发商提供了低成本土地,提高了预期收益。

在一线城市,土地成本占开发总成本的50%左右、税收成本占20%左右,而集体建设用地在这两块的成本就低了很多。因此,对开发租赁房的企业,年化投资回报率应该可以超过5%。

因为集体建设用地成本相对较低,可极大地降低租赁房运营的前期成本,从事住房租赁业务将变得有利可图,开发商会积极切入,争抢这块蛋糕。

开发商之所以对住房租赁市场给予积极响应,除了认同相关政策,更主要的原因是中国楼市的黄金期已经结束,开发商需要调整策略!

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政策要求下,一方面继续支持高库存的二线和三四线城市落实各种措施去库存,满足居民自住及农民工购房需求;另一方面,一线城市和热点二三线城市密集出台以“限购、限贷、限价、限售”为核心的紧缩调控措施。

从市场来看,受政策调控影响,热点城市新房整体成交面积持续下行,价格趋于稳定。尤其是3、4月,热点城市调控手段不断升级创新,调控城市持续扩围,房地产信贷进一步收紧,开发商运营和销售面临巨大挑战。

万达甩卖资产引起市场对开发商债务、楼市前景的担忧,显然,开发商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新的房地产市场阶段正在来临。

就房地产行业而言,高杠杆、高负债是普遍现象,但在调控持续、房贷收紧的时下,销售速度放缓,开发商日子更加艰难。

分析人士认为,在全国各地楼市调控不断升级加码的大背景下,长租公寓的万亿前景被开发商看好;而另一方面,开发商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困境,转型寻求利润增长点是大势所趋。

开发商做租赁遇瓶颈

随着多地房地产市场限购、限贷政策的加码,越来越多的开发商试图寻求更为长效、稳定的盈利模式,长租公寓正在成为开发商新的宠儿。

不过,从现有已开展经营的长租公寓看,盈利性、市场认可度并不乐观,管理层面涌现出的问题更是层出不穷。有关专家表示,预计未来两年内长租公寓市场会有爆发式增长。

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租赁市场前景广阔,但是目前长租公寓的盈利来源还停留在租金与拿房成本的剪刀差上,盈利模式亟待清晰化。

据称,长租公寓前期投入资金多,回报周期长,一般回报周期长达4-5年,在盈利模式尚未完善的情况下,一味追求规模化扩张将给开发商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

例如,万科对长租公寓整个居住标准要求高,前期改造成本投入比较大,租入租金和改造成本占到总成本的80%,仅装修改造的成本就需要运营3年后才能够覆盖。

有关专家表示,有些开发商在盈利方面遇到很多困惑,规模做大和盈利空间并不是呈现正比例关系,后续规模扩大,租赁房源就会增加,但也会带动经营成本上升,压缩盈利空间。

在业内人士看来,租赁持有与运营是一个全新的房地产细分品类,长租公寓行业需要经过5年左右的探索期,但目前供应链的管理和各种服务方面都具备了雏形。

分析人士表示,开发商现在涉足长租公寓主要还是一种尝试、布局和积累经验,目前就这个市场来看,还没有能够盈利的企业以及盈利的可能性,开发商持有的长租公寓租售比,即使是管理相对好的企业也只有2%-3%,远远不足以弥补资金成本。

除了回报周期长、盈利难等问题之外,开发商布局长租公寓目前最大的压力依然来自于政策层面,国家鼓励购租并举,但正式发文已过去一年多了,具体的落地政策,甚至是管理归口一直没有明确,这给开发商在拓展规模的过程中带来很大阻力。

有关专家指出,在发展长租公寓时什么样的土地属性和房产属性可以发展青年社区,其实目前是没有定论的,这样就让许多创新企业不仅背负投资风险,甚至有可能还面临法律风险。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行业的定性和规范,让长租公寓能在阳光下发展。

据称,一些改造后的长租公寓项目难获消防验收,长租公寓消防验收应该参照什么标准?有的是参照酒店,有的参照住宅,目前验收标准不明晰。

上海公寓企业联盟发布的调研报告称,目前由于在国家层面可从事长租公寓行业的相关房产物业,属性没有明确,从而引发后续一系列公安消防问题。

消防验收的前提是规划与报审用途一致,如果项目规划为商业,报公寓经营用途,报验窗口根本不受理。由企业提供集中租房服务的业态出现时间不长,经营过程中物业的使用用途类似住宅,但经营行为又类似商业,和酒店类似。这就导致各地在长租公寓的消防验收中没有统一标准,给建设、运营增加了不确定性。

现在市场上存在的租住方式,无论是小区民宅还是老旧办公楼、厂房改造宿舍,利用自有闲置房源进行改造和自我管理,均存在安全隐患、管理混乱、品质没有保障等问题。

因此,尽快出台长租公寓消防验收标准,将消防验收与规划用途脱开,出台长租公寓的消防验收规范,从使用用途考虑,可以以住宅消防标准为基础制定,同时结合租房人员流动性相对住宅更大的实际经营特点,建议在住宅标准上强化消防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淋系统、消防主机控制室的要求,提升物业的防火能力。在长租公寓消防验收規范出台前,可暂时参照目前已有的酒店行业消防流程,给予报验、验收。

有关专家表示,目前围绕刺激、保护和支持租赁市场的制度要素、指导思想都是不完全匹配的,总体来说也很欠缺,在规范发展租赁市场上还需要不断努力,去树立和培育租赁市场的理念。(责编 余亚如)endprint

猜你喜欢

龙湖长租开发商
长租住房发展空间巨大
上海龙湖天璞“低价”入市龙湖集团如何避免掉队?
房企纷纷抢占长租公寓市场
众房企角力长租公寓
“房住不炒”后,长租业春天来了?
开灯
美丽的大龙湖
保守者龙湖的反攻术
异龙湖能“返老还童”吗?
开发商“跑路”,谁来善后烂尾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