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山市农业信息化实践探索

2017-11-24史昌勤

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 2017年9期
关键词:唐山联网电商

史昌勤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进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力量。农业信息化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正加速向各领域覆盖渗透。党的十八大以后,信息化作为四化同步之一被提升为国家战略,各地在农业信息化方面都进行了大量实践,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以河北省唐山市为例,全市以需求为导向,以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信息进村入户、移动互联网建设等多种信息服务手段为载体,通过网络平台整合和引入战略合作企业,实现了政府、企业与社会的共赢。

一、12316助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扎实推进

2016年,依托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项目(河北省共3个试点县,唐山占2个—丰南区和玉田县),按照部、省关于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作的相关要求,唐山先期选择丰南(农业部确定的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玉田(玉田刘现庄是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和“河北百姓梦”总部所在地)为整体推进试点县。按照农业部的“六有”标准(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宽带、有网页、有可持续运营能力),认定村级信息服务站。截至2016年底,在两个试点县共建立12316益农信息社1194个(丰南444个,玉田750个),实现两个试点县全部覆盖。

为了进一步搞好12316信息服务,我们还制作了12316电话热线登记卡和答复提示卡,认真记录每个打入的热线内容,并通过答复提示卡交办相关部门规范及时答复,热线答复满意率100%。同时,我们还把12316平台及热线植入到“唐山农业信息网”、唐山农牧之窗微信公众号、手机农校、唐山移动互联网农技平台、“百姓梦”等,开设12316服务专栏,使12316家喻户晓。由唐山市农业信息中心所承办办的“唐山农业信息网”被评为“唐山十大文明网站”称号。

利用移动互联技术推进12316信息服务工作,与北京农林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农大、北京农管家等战略合作,把京津的农业信息化优质资源和专家团队植入到唐山农业信息网,升级了“唐山农牧之窗”微信公众号和“手机农校”短信服务平台,实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点对点对接和农业信息的个性化精准推送。利用“唐山农牧之窗”、“手机农校”、“农管家”、“食在唐山”等微信公众号或移动互联网平台向社会发布农业信息2.1万条。

二、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加快发展

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以运行中的市级农业物联网平台为总领,以丰南、玉田、迁安、乐亭等县级农业物联网平台为支撑,以设施农业、大田监测、畜牧养殖、渔港管理、农机作业、电商物流等多种农业物联网形式共同发展的应用示范格局。

(一)丰南区建成了设施农业、大田监测、畜牧养殖、渔港管理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建设了高标准的视频监控中心,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关键环节的远程视频监控。

(二)玉田县开展了设施农业、大田监测、农机作业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示范。全县建成了2个小麦监测预警物联网应用示范点,建成了“农福园”等高标准设施农业物联网示范点。建设开发了农机深松作业监管信息化系统,该系统能够借助车载GPS对农机深松作业轨迹进行追踪,可以对作业标准等情况进行视频监控和录象,目前全县有近200台深松作业机安装了终端设备,2015年开展农机深松全程监控物联网应用示范12万亩,2016年,已完成了13万亩。

(三)滦南县建成了DPO农庄、华以农场等高标准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其中,华以农场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是采用以色列技术,整体建设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四)丰润区依托田美农场4300亩五位一体大棚(光伏发电、沼气利用、雨水回收、种植、养殖)开展了标准较高的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目前,已经完成一期工程建设。

(五)滦县、滦南、丰南、丰润等畜牧大县的养殖场全部引进了环境监测和自动控制等物联网设备。目前,这些县区的养鸡场和养猪场全部配备了环境监测、自动控制和自动饲喂设备,养牛场基本实现远程视频监控。伊利滦县分公司在唐山境内的运奶车全部实现GPS定位跟踪。

(六)丰南、乐亭、滦南建成了渔船应急指挥监控系统。目前,全市已经有1800艘渔船配備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简称AIS)。大中型渔船配备率达到100%。

三、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异彩纷呈

近年来,多种形式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快速涌现。目前,全市正在建设或已经投入运营的农业电商平台达到二十几家。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农口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特色农产品与农业电商平台的对接稳步推进。这一举措,大大推进了本市农业电商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对接进程。

(一)乐亭县与阿里巴巴集团开展战略合作,实施电商进农村计划。去年10月,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乐亭县服务中心开业,第一批31个村级服务站也开始试营业。乐亭县成为阿里巴巴集团“农村淘宝”项目在唐山的首个示范县。到2016年底,全县已建成300个村级服务站点。“农村淘宝”乐亭县服务中心主要负责村级服务站的开发建设、培训和发展,村级代购市场的运营、管理,县村物流服务,市场推广、网购培训、参观接待等。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乐亭县服务中心开业及村级服务站的试运行,为全县“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搭建了便利有效的平台。

(二)玉田县与“福建世纪之村”开展战略合作,联合打造“百姓梦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已建立村级信息点750个,到2016年底已实现全县行政村全覆盖。“百姓梦”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服务内容涵盖:农村便民服务、电子村务、电子商务、电子农务。

(三)迁安市与河北万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力打造万嘉云商(迁安)电子商务产业园。目前迁安市电商服务中心、迁安市物流中心已完成建设,已有390个村级服务点完成人员选聘,已有50家本地企业入驻万嘉云商城平台。

(四)哈哈镜商城、蕯菲膳道、迁西板栗网、中国大白菜网(玉田)、唐山农合网等电商平台也都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大数据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初步应用

在全市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领域,大数据技术得到了一些初步的应用。一是在物联网大棚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物联网数据的长期积累,借助物联网企业的大数据中心,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物联网大棚相关控制参数的预警。二是在渔港指挥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对渔船位置信息的实时分析,实现对渔船的科学管理。三是在农产品批发市场报价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对大量报价数据的分析,得到农产品经纪人有用的市场信息。四是在农产品物流领域的应用(滦县伊利公司)。主要是通过对运奶车大量GPS定位信息的分析,实现对运奶车的科学管控。

五、农业信息化资源实现高效整合

全市形成了以“唐山农业信息网”和“唐山三农网”为核心,以各县(市)区农业信息网为支撑,以多种地方特色农业网站为补充的互联互通的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体系。“唐山农业信息网”实现了网上办公系统、农经管理信息系统、土地流转信息系统、动植物疫病防控系统、政策法规与廉政建设系统、农牧渔技术查询系统、专家咨询系统、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追溯系统、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系统、农业综合网络监控系统的整合与开发,对全市农业生产的监督和管理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全市拥有县级农业信息网10家,拥有迁西板栗网、玉田大白菜网、中国北方食用菌网等地方特色农业网站10余家,这些网站平台的建设和运营,都为本地特色农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农业信息化的工作务必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农业农村特点,立足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统筹做好农业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信息进村入户等重点工作,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战略支撑。endprint

猜你喜欢

唐山联网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身联网”等五则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唐山香酥饹馇圈
抢占物联网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王大根
把唐山打造成为国家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电商下乡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