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格:做中国的特色比萨

2017-11-23何晓娟

投资与合作 2017年5期
关键词:比格比萨志强

何晓娟

比格作为一个比萨品牌的后来者,短短十几年,开创出了属于自己的蓝海,最关键的还在于把差异化作为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且定位清晰。

赵志强曾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道:“做好30年深耕餐饮的准备。一个优秀的餐饮企业竞争和进阶的过程往往是持续的,有的甚至到了20年、30年。比起成功品牌,比格仍然是一个年轻的品牌,未来要想做得更好,需要有准备深耕30年的心态。”

今天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比格无疑是优秀的、成功的。这是否和其有了做好30年深耕餐饮的心态密不可分?作为中国本土比萨第一家,已经拥有150多家连锁店的知名连锁品牌,比格的年销售额突破6亿元,盘踞了北方各大城市。那么,它是如何实现的?本刊记者特约专访了比格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志强。

创业路·事在人为

赵志强告诉记者:“在1999年,我便开始从事餐饮行业,那时自己喜欢吃汉堡,或许正是因为自己喜欢,因而对麦当劳、肯德基就会特意关注,并认为这个行业未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着喜好,我也在老家黑龙江开了自己的第一家汉堡店。通过自己的经营,我在产品、采购、店面经营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2001年,是北京申奥成功特殊的一年,远在黑龙江佳木斯的赵志强敏锐地嗅出了其中的无限商机。他到北京考察,寻求发展机会。他认定,北京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市场。赵志强说,那时候发现必胜客生意非常火爆,但是价格却非常贵,这会是个发展机会。”不得不承认,赵志强有双善于发现良机的眼睛,也不得不相信那句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俗语:“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于是,2002年年初,赵志强雄心满满地来到北京,且将目光放在了西餐行业上。他认为西餐是个标准化、可复制、具有连锁潜力的行业,与麦当劳、肯德基等知名餐饮去抢“汉堡包”这杯羹不是明智之举。于是,他把精力聚焦在“比萨”上,并将形式定位在“自助”,由此在北京创建了比格比萨。

2002年8月,第一家比格比萨店开业了。赵志强和他从东北带来的十几名员工在开店的欣喜和忙碌中日复一日地努力着。“十几个人,白天在店里工作,晚上11点以后关门回增光路的临时住所休息。”

赵志强说,其实那时候休息也是在总结白天的工作,60多平方米的住所就是我们的会场。我们常常是坐在床上开会,有时候实在太累了,讨论着、讨论着就不由自主地睡着了。后来他们告诉我,那会大家都不敢说话,就盼我早点睡着。”赵志强很怀念创业之初的那段时光:“虽然很辛苦,但我们每天都充满激情和希望。”

创业之初,赵志强就开始了比格连锁经营的规划,“先以直营为主,当形成品牌并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后,比格将大力发展特许经营。”为了降低加盟商的风险,提高成功率,比格将提供全面的店面管理和物流支持,加盟商只需要财务人员即可。

作为一家新兴的比萨店,比格在北京发展十分迅速。不到3年时间,比格在北京已有7家店,在外埠也有2家店。而更多的开店计划,正在赵志强的领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激励赵志强前进的还有他的女儿,女儿的出生让他有了无畏前进的动力,他太爱她,与天下所有父亲一样,就想给她最好的。他向记者讲述说:“‘非典那一年,女儿来北京,离别的时候,她一把抱着我,不愿放手。这个镜头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给了我创业更大的力量和激情,我下决心一定要尽快将女儿接来。2013年8月份,一家老小包括两个老人和两个孩子,大大小小带了18个包。我们终于团聚,同时一家人生活的希望也都在我身上,就像使命一般,不同的是心甘情愿且让我更加有了力量。”

赵志强还告诉记者,创业并不都是被压力、困难占有,相反,赵志强觉得自己还是挺幸运的,创业一路走来也没有感觉到太多的压力。创业初期,伙伴们一起吃喝一起奋斗,都是幸福的记忆。而且事在人为,只要用心、努力,经营了十几年以后反而觉得自己本该有这份自信。

成功道·专注和理解

一个人的成功绝非偶然已然是真理,因为成功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赵志强也一样,他拥有今天的成功也绝不是一朝一夕而成的。创业所要面对的种种困难和风险在他身上可是一件没少。当记者谈及创业时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赵志强告诉记者:“当时餐厅有一个负面新闻, 团队、加盟商、供应商都受到了一定的打击,但我不能让自己十几年的心血就这样没了。这虽是一次重大的失败,但也激发了我新的斗志,让我重新思考,重新考察,重新对产品、营销、目标做出新的规划。2017年,比格比萨(北京)前几个月的单店营业额已经比2016年同店同比增长了30%;去年,在推出爆款产品炸弹比萨、原创MINI比萨外带后,2016(北京)9月同店同比增长53%。而你所做的、你所付出的,消费者是可以感知的。”

创业期间,赵志强做的就是只要低头勤奋去干就好了。他告诉记者:“做出了产品,去开店就好了,没有太多的想法,当然初期资金可能会遇到一定困难,但这并不是最大的压力。往往是在经营了十几年以后,反而会感觉真正做好一个企业很难、很有压力。当你的企业做到一定规模之后,你的团队就有了更多的伙伴。在你面对市场竞争之后,这种压力可能会来自企业整个发展要面临的压力,包括业绩的压力、市场竞争的压力。”

赵志强还告诉记者:“餐饮企业没有十几年与消费者的碰撞,没有不断地去革新、去创新,就建立不了自己的产品线。如果短期之内急于让大家知道,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最终给消费者的落差更大,企业需要循序渐进地积累势能。”

当记者谈及风险之时,赵志强说:“只有不做事才是最大的风险。现在的消费者愈加地趋于理性化,最开始人们并不认知这种品类,在去国外考察时,发现很多的比萨品类都是自助的模式,包括必胜客在日本也是自助式的。自助只是一种服务,之前没有引起我们的关注。因此,我们要让消费者聚焦我们的品类,强化更多的消费者记住我们的比萨。

在赵志强办公室的楼下,就是比格比萨的门店。橱窗上张贴着海报,大大的字很显眼:“比格,不只有榴莲比萨。”这的确不是比格的全部。“我们还有好吃的自助餐,我们的草莓巧克力比萨,蕉香四溢,意面等的市场反应也都很好。我们要让消费者重新认识比格,让大家再来吃比萨的时候能够想到比格。我们要明確一个认知,要把产品做好,把产品线做好,扎扎实实把基石打好。让大家再来吃比萨的时候第一能够想到比格。这个是最重要的。”

当谈及优势,赵志强说:“对于比格的优势,可以说我们对消费者的理解是最大的优势。我们对比萨专注和理解 18年,有创新的精神,要做中国人最喜爱的特色比萨。国外的人了解的是国外的口味,国内的人并非喜欢。再者,我们拥有强大的核心团队,他们十几年伴随企业左右,这让我们有足够的实力与中粮、保利、国外的安佳等保持十几年的供应链关系。做什么要把产品做好,你的产品做好才能给企业一个发展的优势。 就像苹果,他做得这么大,因为他的产品在不断地超越。一个大的企业,好的产品是企业成长的基石。大到强,你的产品能不能及时、持续性地通过创新创造更好的,大却不够强最危险。”

赵志强还强调说:“我认为,现在需要开动更多的想法和思维去拓展市场。你要想到如何把产品做得比以前更好,团队如何更好地去发展成长,营销如何让消费者更加接受。”

目标·做中国最好的特色比萨

2017年年初在比格发生了一件佳事,是说在一个偶然的瞬间,比格董事长赵志强看到了顾客的留言,留言中讲:“他是比格的忠实粉丝,当天看到一对老夫妻用完餐后在比格门口驻足了片刻,呢喃了一句‘999次,他们说这已经是他们第999次来比格用餐了。”赵志强知道这一事件后,第一时间让营运部经理为两位老人精心安排了第1000次的用餐,以向老人表示比格的感谢,感谢他们的支持与认可。

都说对于有着10多年餐饮经验的赵志强来说,不仅了解中国人的胃,同时也了解中国人的心。虽与赵志强是初次访谈,但记者觉得这样的说辞一点也不夸张,因为他本就是用心在做事、在对事。

当谈及未来餐饮业的发展时,赵志强说:“今后强的更强,在各个品类当中会形成一个品牌,小型的会通过一些特色来占领市场。总的发展前景看好,但市场更加激烈,一些老的传统的餐饮形式,如果不升级、不创新可能会被淘汰。” 所以定位很重要,定位是根。定位是进阶的灵魂,首先要弄清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同时,不怕为失败买单,最怕的是害怕失败本身,做十件有八件、九件是做不成的,你想做这个事情就要敢折腾。”

比格作为一个比萨品牌的后来者,短短十几年,开创出了属于自己的蓝海,最关键的还在于把差异化作为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且定位清晰。当初,必胜客、达美乐凭借集团强大的品牌及资金实力,已经在国内比萨高端市场占据了自己的地盘。比格选择了“曲线救国”的道路,走亲民比萨路线,做属于国人的第一份比萨,因而早已和他们有了区别。

赵志强还告诉记者:“2017年,比格推出新品牌模式——比格送,这是专门针对外卖的一种小型餐厅,是与互联网结合的一种模式,線上线下均可以消费。但它与比格自助餐厅不一样,其产品更加优化,有十几款比萨,还有意面、烤肠、烤鸡、沙拉等。产品可线上订购、线下体验。”其基于一个供应链,可覆盖比格送、迷你店,在其中挑出一个产品就可以延伸,通过覆盖进行互补。比如:你可能喜欢吃比格比萨,但周边不便;有时候一个人吃,或许尴尬;等等。那么,你就可以通过比格送。我们希望通过几种模式和产品优势形成业态的优势互补。

采访到最后,赵志强自信满满地说:“我们的目标,是做中国最好的特色比萨。 我坚信,这本土的第一份比萨定会越走越远!”

猜你喜欢

比格比萨志强
平分比萨
开心比萨
瓦楞纸比萨
吃太多会胖
幸 福
《土生子》中比格的希望与恐惧解读
无奈的比格老师
志强和淑贞
饼干的秘密
志强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