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在寅“平衡外交”关隘重重

2017-11-22施牧青

南风窗 2017年24期
关键词:中韩关系文在寅韩美

施牧青

借着APEC峰会的机会,在“10·31萨德协议”之后颇受瞩目的中韩首脑会谈,11月11日于越南岘港某酒店举行。据韩媒称,双方就韩中关系正常化和文在寅总统12月访华达成了协议。文在寅呼吁“为挽回缺失的时间而共同努力”,还邀请习近平主席于明年平昌冬奥会期间访韩。但当天的会谈未能對萨德矛盾进行“封印”。

这之后,稍早前被捕的韩国前防长金宽镇11月13日首次受审。他被控在2010年起的两年时间里指挥“网军”操纵舆论批评当时的在野党,涉嫌违反《军刑法》中禁止干政等条例。左派大报《韩民族日报》还称,有证据显示,金宽镇在担任青瓦台国家安保室长时,主导于今年5月韩国大选前加紧促成“萨德落户”。

在朝鲜半岛局势紧张了半年后,中韩关系开始回暖,而萨德问题仍有待厘清。文在寅政府转向了“战略平衡”,且不同于朴槿惠时期的“四强平衡”,这次的平衡对象还加入了东盟。只是,单单平衡与中美的关系就面临重重关隘。

中韩关系不会是坦途

新世纪以来,在“韩国外交安保的基石”韩美同盟之外,韩国与中国大力发展各领域的合作关系,于2008年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如今在经贸领域,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2016年双边贸易额高达2526亿美元。

在中韩关系“复位”过程中,韩国工商界要求缓和中韩关系的声音最强。根据韩国现代研究所的数据,萨德危机已造成韩国75亿美元损失,占韩国GDP的0.5%。其中,韩国旅游业和零售业遭重创,今年3-9月中国赴韩旅客减少六成多,免税店顾客减少三成以上。

中韩关系缓和的消息传出后,在韩国交易所上市的乐天旅游上涨18%,乐天百货上涨5.7%,亚洲航空上涨4.6%。与此同时,中国春秋航空恢复浙江宁波到韩国济州岛的航班,吉祥航空从今年12月28日起开始每周三次的包机运营,11月1日东方航空到韩国金浦机场的客机从180座扩大到300座。

除了旅游业和零售业有望恢复正常,韩国工商界也重启了对华投资进程。《韩民族日报》报道,12月中韩首脑会谈前,韩国政府可能批准乐金显示(LG Display)在中国广州1.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7亿元)的投资计划,三星电子也可能在这次峰会上宣布,扩大在中国NAND闪存工厂的计划。另外,受萨德问题冲击最大的乐天世界,也有望于11月重启在沈阳的项目。

韩国工商界之所以急切期盼中韩关系缓和,主要是看重中国庞大市场份额所带来的利润。比如,三星集团在副会长李在镕被捕,管理层新老交替之际,今年第三季度营业利润高达14.55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79%。这一靓丽的业绩,离不开中国市场份额的贡献。何况,不少韩国大企业已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了中国,若这块市场回暖,有助于扩招派遣海外的员工,这也是在响应文在寅政府增加就业的政策。

当然,随着中国制造业技术提升,中韩在出口方面的产业竞争趋于激烈,可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摩擦。而且,相比在经贸领域的广泛合作,中韩在安全领域只进行了有限合作。

许多人注意到,在中韩宣布关系“复位”的前一天,韩国外长康京和抛出了“三不”外交原则:“不考虑追加萨德反导系统;不参与美国构筑的导弹防御系统,将尽早构筑韩国型导弹防御系统(KAMD);韩美日安全合作不会发展成军事同盟,只会为有效应对朝鲜导弹威胁,并在提升遏制力和确保实效性的范围内进行安全合作。”

11月3日,文在寅在接受新加坡亚洲新闻台采访时明确表示:“我们会与美中进行均衡外交,韩美日军事同盟并不合适。”可是,朝鲜半岛安全局势的变化,会影响文在寅政府的外交安保政策。事实上,半岛安全局势的紧张或稳定,主导权在朝鲜而非韩国。文在寅政府由此面临三大挑战:

对“不考虑追加萨德反导系统”的挑战:韩国在朴槿惠政府时期向美国政府购买了6套“萨德”,黄教安代总统任内接收了两套萨德;文在寅政府上台后,朝鲜不断试射弹道导弹和核武器,导致文在寅政府内部追加部署的声音高涨。

对“不参与美国构筑导弹防御系统”的挑战:韩国从金大中政府时期已经承诺不参与美国构筑的导弹防御系统,但是韩美两国共享导弹侦查、跟踪信息,有可能逐步将韩国推向导弹防御系统。

对“韩美日不会发展成军事同盟”的挑战:韩日关系的慰安妇问题和殖民地历史记忆使韩国不信任日本,韩日两国较难变成军事同盟,但如果半岛安全局势严重恶化,再次出现冷战时期的“南方三角”(美日韩)并非不可能。

诚然,文在寅在中美间进行“平衡外交”的本意良好,然而安全威胁会让文在寅政府不得不加强韩美同盟。所以说,中国制造业竞争、朝核问题和中美关系,是影响中韩关系的三大因素。

韩美同盟会时而龃龉

文在寅政府推进中美间的“平衡外交”,势必会引起美国不满。外界一度认为,文在寅政府是卢武铉政府的2.0版。不尽然的是,现在的朝鲜半岛安全形势比卢武铉政府时期已经大幅恶化,所以“平衡外交”不仅会受到韩美同盟安全利益需求的限制,还会受到在野党和公共舆论的影响。就韩美关系而言,两国存在龃龉的地方也相当多。

特朗普就任总统后,随即对奥巴马政府签订的美韩自由贸易协定表示不满。11月特朗普访韩期间,提出有必要调整美韩自贸协定,减少美国的贸易赤字。事实上,签订美韩自贸协定后,美国在韩市场份额从2012年的8.3%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11.1%,韩国在美市场份额从2.6%增至3.1%,韩国还吃亏一些。可是在美国压力下,韩国只能进一步开放制造业。不过,韩美剩余关税税目有限,可下调关税税率幅度较窄,进一步开放制造业收效甚微。

特朗普在竞选总统期间,主张韩日等国应该增加防务开支,与美国分摊防务费用。特朗普访韩期间,韩美均表示应该“公平分摊”防务费用。结果,韩国政府宣布将为美军驻扎的平泽军事基地扩建一事,提供9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不料,韩美首脑会谈共同文件发布后,又节外生枝。

原来,关于第一项写入“特朗普总统强调称……韩美同盟是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安保、稳定和繁荣的核心轴”,青瓦台负责人近日在印尼解释道:“文在寅总统实际上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概念,我们原本打算在共同文件中删除这一内容。但特朗普总统表示希望韩方参与,然而我们并没有表示同意。”这种公开分歧的做法,在韩美同盟史上并不常见。

更为棘手的是所谓“收回战时指挥权”。朝鲜战争后,1978年成立了韩美联合司令部,韩军实际上受美军指挥。1987年韩国民主转型后,出现“要求收回作战指挥权”的压力。1994年,金泳三政府收回了和平时期指挥权。2004年卢武铉政府向美军协商收回战时指挥权,美军同意在2012年前归还韩国战时指挥权。2012年李明博政府上台后,将收回战时指挥权延后至2015年。朴槿惠政府上台后,又将战时指挥权无限期延长。

文在寅在2017年竞选总统期间承诺,在5年任期内将收回战时指挥权。今年9月28日文在寅在韩国军队纪念日仪式上表示,“政府正在以尽早收回战时指挥权为目标”,“只有我们拥有战时指挥权,朝鲜才会更加忌惮我们,国民才会更加信赖军队”。10月28日第49届韩美安保会议上,美国防长马蒂斯与韩国防长宋永武决定,早日实现基于条件的战时指挥权移交工作。

与韩国进步政府不同,保守政府之所以一再延迟收回战时指挥权,有军事技术上的合理性,还有对收回战时指挥权的风险权衡。除了对朝核问题的安全担忧,还有对韩军协调、统一指挥等军事技术问题的担忧。文在寅政府意图在任期内收回战时指挥权,除了兑现竞选承诺,还因为担心美国可能不顾及韩国的态度和利益,在朝鲜半岛发动战争。

至于萨德问题,是牵涉中韩关系、美韩同盟的高度争议性话题。萨德全称“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简称THAAD),它可以拦截200公里范围内、150公里高度内的中短程弹道导弹。萨德X波段雷达最远可以探测2000公里,引发了中韩对于部署萨德的争议。

其实在技术层面,如果萨德X波段雷达探测到2000公里,将丧失拦截弹道导弹的能力,所以文在寅才称“萨德并非针对中国”。问题是,萨德的部署和操控是美军在负责,文在寅的内心想法并不能代替驻韩美军的未来决定。

在韩国庆尚北道星州郡部署的两套“萨德”,还难以形成战力,要部署6到9套“萨德”才能形成战力。然而,文在寅政府以环境评估为由,等于变相冻结了追加部署其余4套“萨德”。此外,韩国政府还有意自主研发“M-SAM”(中程防空导弹)、“L-SAM”(远程防空导弹)构筑韩国型导弹防御系统。显然,此举会引起美国不满,韩国的自主军事研发技术也令人怀疑。

韩国对东盟“新南方政策”

韩国旧“平衡外交”并沒有涵盖东盟,文在寅的新“平衡外交”加入了东盟,把东盟提升到对美中日俄关系的水平。

11月文在寅访问印尼时,大力推行“新南方政策”,并把两国关系提升到特殊战略伙伴关系。2016年,韩国与印尼贸易额达到160亿美元,两国决定争取到2022年实现双边300亿美元贸易额。除经贸合作外,两国将探索建立外交国防2+2会议机制,并把两国军工领域作为战略合作与互信的标杆。例如,韩国与印尼合作研发第五代歼击机KF-X。

相比韩国与印尼的经贸、军工领域合作,韩国与越南在经贸投资领域的合作更广泛。韩国是越南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投资来源国,越南是韩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两国贸易额超过450亿美元。文在寅在今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会见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时,双方商定加快实现两国“到2020年贸易规模破千亿美元目标”。

韩国加强与东盟国家关系,主要是出于韩国制造业“部分转向”劳动力成本低于中国的越南、印尼等东盟国家,以及协调东盟国家支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并严格执行联合国制裁朝鲜决议等考量,同时也部分对冲了中韩关系变冷所造成的韩国经济损失。

如果说韩国的平衡外交传统是“旧瓶”,那么文在寅的“新酒”则是把对东盟外交升级到美中日俄四强位置,这成了文在寅外交的亮点。但在可预期的未来,中韩关系不会是坦途,韩美同盟也会时而龃龉,“平衡外交”还需半岛利益相关方成熟理性的沟通协商,相互理解并照顾彼此的核心利益,共同管控安全威胁不至失控。

猜你喜欢

中韩关系文在寅韩美
韩美今起大规模军演
中韩关系,行稳致远——纪念韩中建交30周年及《金桥》创刊20周年
韩美联合军演遭民众抗议
2022,愿中韩关系“虎虎生威”——韩国驻青岛总领事金敬翰新年贺词
中韩关系,行稳而致远
中韩关系: 能否迎来“第二个春天”?
“文在寅手表”在韩国抢手
史上最大规模韩美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