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国土还给自然和动物,然后呢?

2017-11-22陈莉莉

南风窗 2017年24期
关键词:东北虎游牧藏羚羊

陈莉莉

哈金·扎西多杰(以下称扎西多杰)说他是一个孤儿。不过,童年回忆对他来说没有悲惨,在游牧文化的大背景下,他完成了相对完整的教育,成为了一名教师,因受索南达杰的影响,他现在致力于生态伦理环保理念的推广。

有一天他细品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同为孤儿,境遇不一样,他理解的是当时当地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相比之下,他说他更加肯定了游牧文明的包容度。

“在游牧文明里,所有的都与自然接近,它不对土地做任何破坏,只是根据太阳的南北回归线这样走,就是太阳出来了,夏季到了,青草期到了,产奶了,长膘了,这就是生产季了,冬季就是收起来,藏起来。”

在他看来,青藏高原游牧民不依赖高科技,90%依赖青藏高原的自然生态系统活下来,包括布达拉宫也是这样,布达拉宫里面点的是酥油灯,酥油灯就是牦牛奶,整个喜马拉雅文化的地基是游牧文明。在这个上面产生了宗教、哲学、美术、艺术、唐卡等等。“所以所谓的青藏高寒草原生态系统包括牧民、牛羊,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而不是把人类和家畜动物去掉以后的纯粹藏羚羊和野牦牛才叫生态系统,不是这样的。羊粪、牛粪,牛的蹄子对这些土地是有关系的,生态是一种关系。”

而他现在正在做的是“以青藏社区为主体的自然保护,社區就是游牧。”

世界上最早做类似生态系统保护的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后来世界各地都开始设有保护区、保护地,中国也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设立保护区。

对于扎西多杰来说,现在好多的保护地有一个特征,都是外来人在做保护。“也不能说外来人,就是从上到下,保护区是干部,给你发工资,你来做保护,而不是老百姓自发地在自己的土地上做保护。”扎西多杰认为相对这种从上到下的,从外到里的保护,他现在做的是从内生的,从下到上的保护,“因为这些人走不了,这些社区永远在一起。所以这个社区保护地是更长效的,全民参与的,低成本的,跟文化结合的。”

扎西多杰认为环保层面的主流思维都还是西医思维,“就是头疼了治头,脚疼了就看脚。”这导致了人们经常拿藏羚羊、雪豹单独说事,好像说完就完了,但是藏羚羊进去出来,有冈仁波齐、纳木措、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它依附背景而存在,依附独特地理单元环境。

所以,也不得不提出疑问,青藏高原生态需要怎样的保护?需不需要外来人?

历史上,大概拥有1万年游牧历史的青藏高原,构建了一个人—牲—草的生态系统,但是这种封闭式的生态系统是否会被打破?有人持肯定意见。比如有两种力量系统打破的压力,一是人口的增长,二是市场化的进入。不过,也许这些问题,青藏高原上的人们有能力解决,但是当地牧民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要能量吗?更多牧民可能正处在为了生存和生活的阶段。

不过藏区也有让人自豪的若尔盖治沙案例,但是据了解,在社区参与、老奶奶慈善的背后也有一定的科学支持,比如应该种什么样的草,种在哪里,如何监测,如何管理和评估,在当地人不具备这种科技知识的情况下,依然需要外来的力量。

十八大以来在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底线的同时,“把国土还给自然、还给动物”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以及相关举措开始明朗地进入顶层设计。问题也不断出现,就比如,究竟谁来做?青藏高原上的藏羚羊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大熊猫和东北虎也会遇到类似问题。

不存口水、功利之争,解决问题,真正做事,才是最重要的吧?!

三江源(12.31万平方公里)、东北虎豹(1.46万平方公里)、大熊猫(2.71万平方公里)、祁连山(5.02万平方公里)等4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审定,要求保护这些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目的就是把总面积21.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还给自然,把全国2%的国土空间还给大熊猫、东北虎、藏羚羊,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净土。

这件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大事。不管人类怎么样,大熊猫、东北虎、藏羚羊,它们肯定是高兴的!

猜你喜欢

东北虎游牧藏羚羊
威风凛凛的东北虎
我们都爱藏羚羊
都市游牧
东北虎,请你回家
老虎
西夏游牧经济的几个问题
一只叫卓玛的藏羚羊
藏羚羊会怎么看我
藏羚羊会怎么看我?
游牧风灵动却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