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延安精神重在基层组织建设

2017-11-21吴忠市延安精神研究会

中华魂 2017年11期
关键词:延安精神研究会弘扬

文/吴忠市延安精神研究会

弘扬延安精神重在基层组织建设

文/吴忠市延安精神研究会

根据市延安精神研究会2017年工作安排,市延研会会长刘占保一行4人于4月25—26日深入各县(市、区),对基层延研会的自身建设和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征求对今后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各县(市、区)延研会工作情况

(一)盐池县延安精神研究会成立于2005年12月。近年来,盐池县延研会始终把学习、宣传、研究、传承、运用延安精神作为主要职责,开拓、创新工作,成果显著。一是结合老区实际和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组织会员撰写理论研究文章,每次理论研讨会上报区、市的论文,量多质优,多篇论文获得区、市研究会的奖励;二是组织会员和离休老干部撰著多部红色书籍。2009年至2016年由宁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有《图说盐池60年》、《红旗漫卷西风》、《红色记忆——走进革命老区盐池》、《陕甘宁边区与延安精神》、《红色足迹》、《回顾人生》、《军营十年》等,同期在区市县报刊发表文章20余篇;三是开展“六进”活动,举办延安精神宣讲报告17场,受众2万多名;四是2016年在开展“党史国史”主题教育活动中,针对青少年对家乡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了解不多的现状,编写了《红色盐池·花马腾飞》中小学乡土教材,4万余字,印刷了6000册,发至盐池县各个中小学校列入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爱党、爱国、爱红色盐池的热情。

(二)青铜峡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多年来一直积极配合自治区、吴忠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开展的各项理论研究活动,组织会员撰写理论文章,并积极开展各项纪念和宣传活动。2016年8-9月,该研究会组织开展了“重走长征路”活动,举办了《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图片展》,组织观看展出和参加报告会的党员、干部、学生、居民达24192人次。2016年9月30日第三个“革命烈士纪念日”,由青铜峡市委宣传部、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教育局协办,在余家桥革命烈士陵园举办了《铭记历史 珍惜和平 警示未来》大型宣传专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10月,经青铜峡市委批准同意,组织部分离退休干部到六盘山红军纪念馆参观学习。青铜峡研究会还积极开展延安精神“三进”工作,并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宣讲团向学生进行宣讲,宣扬延安精神,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特别值得珍视的是,汉坝小学的前身是宁朔县小坝小学,这所学校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宁夏党组织进行地下活动的重要据点。1939年冬,崔景岳受党中央派遣来宁夏开辟工作,他的第一个落脚点就是小坝小学。1940年3月,党的宁夏工委恢复,崔景岳担任工委书记,并确定小坝小学为宁夏工委机关所在地。不久后崔景岳因叛徒出卖而壮烈牺牲。青铜峡市充分发掘汉坝小学红色资源的教育基地作用,在校内设立了崔景岳烈士纪念馆,在操场矗立一尊崔景岳烈士的全身塑像。青铜峡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年年组织外校学生到汉坝小学学习崔景岳烈士的英雄事迹,在烈士塑像前举行报告会,宣扬崔景岳烈士的崇高品德,使青少年受到生动的既可看又可听的革命传统教育。

(三)同心县延安精神研究会成立于2006年,现在有会员50名,会长1名,副会长2名,秘书长1名,理事13名,组织健全,工作开展正常。延安精神研究会机构及办公地点设在县委党校,由党校负责日常事务性工作。多年来以“弘扬延安精神和西征红军精神,服务同心经济社会建设”为宗旨,以同心清真大寺和“西征红军纪念园”为依托,以党校老师作为研究会理论研究的主力军,持续深入地开展延安精神研究工作,并积极配合自治区、吴忠市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工作,组织会员撰写文章应征上级研究会的征文活动。同心县研究会还积极组织有关人员深入机关和基层农户,问计于民,围绕红色历史,生态移民、设施农业、肉牛养殖、精准扶贫、中部干旱带民生等问题开展调研,写出了对县委、政府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文章。多年来共向区党委组织部、社科院、上级延安精神研究会、区党校等部门和重要刊物提交理论文章150余篇,获得各类奖项40余项。

(四)红寺堡区延安精神研究会成立于2011年2月,现有会员31名。研究会以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为使命,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2013年组织参加自治区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理论研讨会,会员张治乾、杨志辉、陈永康、姚一凡等参与撰写了高质量的理论文章,其中张治乾同志的理论文章荣获二等奖。2014年,积极组织会员撰写《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理论研讨文章,共征集6篇理论文章,荣获二等奖1篇,优秀奖2篇。2015年,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征集理论研讨文章300余篇,评选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50名。2016年有5篇论文获得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奖励,极大地激发了创作热情。红寺堡区研究会宣讲团开展国史、党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等宣传活动10多场次,受益师生及社会群众达2万人。

二、主要收获和几点体会

通过这次调研活动,使我们对各县(市、区)延安精神研究会的组织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对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工作任务、工作重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体会。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是弘扬延安精神的基础之石。做好延安精神研究工作,离不开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工作骨干这个基础。通过调研,各县(市、区)都成立了延安精神研究会,组织机构健全,有工作场地,有经费保障、发展会员较多,一批受党多年培养、对党感情很深的离退休老领导,一批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专业技术人员,还有一些社会贤达和知名人士自愿加盟,构成了各县(市、区)延安精神研究会的骨干和精英,同心县会员人数达到了50人。各县(市、区)延安精神研究会都建立了学习、会议、奖励、财务、办公会议等切合实际的工作制度,为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各县(市、区)都能充分利用党校、关工委等组织,有效整合资源,使人、财、物充分发挥作用,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

(二)突出主题,红色教育,是学习传承延安精神的生命之本。学习传承延安精神离不开常态化的宣传教育和主题活动这个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通过调研,近几年来各县(市、区)延安精神研究会每年结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毛泽东等革命先辈诞辰纪念日,延安精神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军营、进机关“六进”等活动,突出一个主题,广泛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红色教育,使延安精神得到极大地宣传和弘扬,特别是教育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盐池县、同心县、青铜峡市在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活动中,充分利用自身的红色教育资源以身边的人和事教育人、鼓舞人,广大党员干部感到亲切,教育效果明显。

(三)理论研讨,学习交流,是研究弘扬延安精神的关键之道。近年来,各县(市、区)通过加强理论研究,撰写了一批高质量的理论文章,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每年市研究会从各县(市、区)征集到高质量的理论文章50多篇,各县(市、区)自己征集到的理论文章每年达到百余篇。2016年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举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理论研讨会,组织对优秀理论文章进行了交流,将征集的53篇论文汇成《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理论研究论文集》,所收论文内容丰富,说理充分,观点新颖,可读性强。评选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9篇、优秀奖10篇。通过经常性的开展理论研讨、学习交流来增进共识,教育人们不忘历史,不忘党的优良传统,将延安精神融入经济社会建设中,为助推“五大发展理念”、“四个宁夏”、“五个吴忠”传播正能量。

(四)立足实际,开展调研,是弘扬延安精神的根本之要。弘扬延安精神,离不开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近年来,各县(市、区)普遍开展了灵活多样的研究活动,深入到延安、井冈山、西柏坡等革命老区参观学习,认真挖掘红色元素,用红色思想武装头脑,围绕“十三五规划”、“两学一做”、“五大发展理念”、“四个宁夏”、“五个吴忠”等中央大政方针和地方的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深刻领会延安精神的精髓,为延安精神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各县(市、区)充分利用我市盐池、同心丰富的红色资源,不断赋予延安精神以新的内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延安精神的宣传和认识还不够。社会上很多青少年对延安精神的认识不熟悉,对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不了解。许多人认为现在已经进入了21世纪,延安精神是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现在是否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是否还管用,是否有学习、宣传、研究、传承的必要和价值,存在这种模糊认识。

二是各县(市、区)都成立了延研会组织,但会长大都由常委、组织部长兼任,工作人员都由在职干部兼任,由于其本职工作繁忙,精力分散,对研究会的工作客观上造成兼顾不够。

三是开展延安精神学术研究需要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活动开展、项目研究等各个方面都需要领导支持和一定的经费保障。从目前各县(市、区)延研会来看,列入财政预算的经费较少,影响了工作的深入开展,致使各县(市、区)活动不够经常,也缺乏特色,对会员的积极性调动不够。

四、意见和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各县(市、区)延安精神研究会工作的现状,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延安精神的认识。延安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在传承和升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的革命精神,是党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宝贵精神财富,这是根之所在,生命力所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不仅不能放松,还要下大力气深入研究延安精神,积极宣传延安精神,认真践行延安精神,大力弘扬延安精神,让延安精神融入时代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二)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探索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工作队伍,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加强骨干队伍建设。特别是应该发挥好离退休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离退休干部理论功底深,退下来后时间较充足,应该把从工作岗位上刚退下来,热心研究工作,有从事专业理论研究知识和一定文字写作能力的老同志吸纳进来担任常务副会长或者骨干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特长和积极性。同时,不断加强研究会干部队伍建设,壮大会员队伍,广泛吸收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人才,特别是注重吸收大量有组织能力、有活力的年轻干部加入研究会当中,让更多的青年同志参与到宣传与弘扬延安精神的活动中,从而建立起一支具有多方人才荟萃、富有生机活力的会员队伍,使研究会的工作充满活力,富有激情。还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研究会工作经费,保证工作能正常运转和解决好从事延安精神研究工作的离退休专职干部的生活补贴。

(三)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工作。继续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转变研究思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深入研究延安精神在现实中的应用,丰富内容和活动载体,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活动,要与市委、市政府的脱贫攻坚、绿色发展紧密结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研究成果的转化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与宣传宣讲、著书立说、建言献策紧密结合起来,组织研究会老同志带领广大会员撰写弘扬延安精神的论文,力争发表在各类期刊和书籍中;由研究会自行组织或同其他单位联合组织必要的纪念会、座谈会等活动,从而达到凝聚力量、扩大影响的作用;通过利用新闻媒体开设延安精神新闻专栏,动员广大会员积极为新闻专栏投稿,为市委、市政府工作建言献策;充分利用我市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展工作,使延安精神更加鲜活,更富时代感。继续做好延安精神“六进”活动,深入到社区、学校、企业、农村、军营、机关宣传讲解延安精神,协调组织各类以弘扬延安精神为主题的文化活动。

(四)进一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各社团组织协同作战的优势。各县(市、区)都有多个社团组织,这些组织都有一定的资源。这些社团组织应密切协作,使人、财、物有效整合,合理利用,以求效益的最大化。

(五)进一步加强学习交流。各县(市、区)延安精神研究会应放宽视野,放开思路,加强和兄弟县(市、区)的学习交流活动,充分借鉴和利用好的工作经验和好的研究成果,使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工作内容更丰富,更具有朝气和活力。

猜你喜欢

延安精神研究会弘扬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延安精神
波兰睡眠研究会
弘扬传统文化 “粽”下美好心愿
延安,我把你追寻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弘扬会师精神 不忘初心使命
日本的红楼梦研究会访问记
人大代表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的“三股劲”
上海人大工作研究会书画摄影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