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云的「马」上世界

2017-11-21钟佩

大社会 2017年9期
关键词:画马写意画神韵

◎钟佩

徐云的「马」上世界

◎钟佩

他隐于闹市、喜爱画马,笔墨追忆唐风,笔下骏马或雍容华贵、温驯可爱,极尽美的渲染;或桀骜不驯、纵横驰骋,颇具力的宣泄。

他以恣意放纵、淋漓洒脱的神来之笔勾画出一幅“马”上世界,錾雕斧盘式的阳刚之美力透纸背,栩栩如生的骏马奔跑于天地之间。

他,就是笔墨英豪徐云。

笔墨形态

大唐美人身着红衣,纵马驰骋,英姿飒爽。画面中红与黑的搭配、柔弱与雄强的碰撞颇为协调,乍看之下极具视觉冲击力,有种从大唐盛世走来的感觉。

这是徐云以笔墨对中华盛世的歌颂。

党的十六大期间,一幅名为《奔小康》的泼墨写意画出现在众人眼前,画中16匹马向着同一目标飞奔,气势恢宏,无论是画面中的力度还是寓意,都让人备受鼓舞。

这是徐云以笔墨对十六大的献礼。

近日,徐云又创作一幅《马到功成》,献给党的十九大。

马,作为人类的朋友,它忠诚、温和,且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前进。古今画马者无数,徐云以马作为艺术载体,不仅源于对马的喜爱,也是他对艺术的大胆探索。2016年底到2017年初,徐云以冲天豪气创作出《百马图》。不同的是,作品并非长卷,而是由100匹形态各异的马组合而成,简约而丰富,空灵而有力度,变形而真实,有气势而又深沉。

徐云不断从生活中、古物中汲取灵感。唐三彩让他感受到了大唐盛世的灿烂辉煌,由此创作的马多膘肥体壮、雍容华贵,符合唐代以肥为美的审美情趣。有时,他也采用工意结合的手法,在浓墨中加上几个五官精致的仕女,使画面刚柔并济,画中烈马与仕女的反差,营造出强烈的对比,鉴来趣味十足。

徐云深刻领悟中华文化,对大块团墨的运用更是老道熟练,几笔便能呈现出飞马神韵。笔下烈马动感强烈,奔放雄健,尽显大写意的“放纵”,为此,当代岭南文化名家杨之光为其画集题词“奔腾急”。

北宋画家文与可胸有成竹,画竹随心所欲。徐云胸有“活”马,大写意画马手到拈来。尽管如此,他在创作时却从不讲究“意在笔先”。凭着多年的笔墨积淀和生活积累,马在他的心中、在他的笔下已是呼之欲出。如果创作都是“意在笔先”,那创作就变得索然无趣了。他认为,“应该是哗哗几笔,笔笔生花,这样画出来才能好。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根据墨的变化来创作,实际就是一笔画下来之后,然后再凭感觉去画,这样出来的作品往往会恰到好处,再画一幅怎么也画不出当时的感觉。”

笔墨思想

“画画主要是画思想、画观念,画家到最后就是拼修养。”在徐云看来,中国画讲究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美,只有将自然之景与自己的思想、心性、态度相融合,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因而,他的画作并不追求形似,而是恣意挥洒,视法度于不顾,笔下骏马姿态各异、神韵天成,透出一股阳刚、雄强之气;笔下山水则生机活力、多姿多彩,浸染着淡淡古意、浓浓情丝。

多年来,徐云举办大型画展无数次,脚步遍布马来西亚、泰国、日本、美国、台湾。在广州居住二十余载,对这里的风土人情更是熟悉。2017年4月,徐云在惠州的大写意画马展以“无声的呼唤”为主题,吸引了八方来客,其中不乏一些“志同道合”的友人。大家对他的“马”赞誉有加,在“马”前驻足,任思想沉浸在一幅幅无声的画面中。

除了画马,徐云也画山水,并且有着独特的个人风格。他笔下山水,以“写”为主,变化多端。与画马相同,他不拘泥于某一具体形态,而是依个人审美经验任意驰骋,让思想随着艺术形象游走,最终作品内容丰富、多姿多彩,流露出源源不断的生命气息。

所谓“入古者深,出古者远”,如今的中国画,不能要求它脱胎换骨,而是要在传统基础上加以创新,从笔墨之下诞生出新的生命。对此,徐云深信不疑。他在多年的创作中,坚持走传统之路,不同的是,他仅仅是师古人之心,而非师古人之迹。“这些年来,我在国画的创作中进行了努力的探索,寻找自己的笔墨语言,不断地在笔墨、意境、题材及形式上进行创新,希望将国画艺术发扬光大,同时赋予其更加丰富、与时俱进的内涵。”

喜欢画马的徐云,为表现出马的神韵与本质,义无反顾地选择做一个探索者,不畏艰辛,奋力前行。有人评价:从膘肥体壮的唐马那种较为写实,到夸张变形的奔马那泼墨写意,再到抽象意境的自由表现,徐云画出了一种精神、一种哲学的境界,也表现了他个人的风度、气质和品格。

徐云 1963年生于河南平顶山市,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2005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贾又福山水画硕士研究生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猜你喜欢

画马写意画神韵
神韵李太白
珠峰神韵
挥毫泼墨忆平生——追忆当代中国写意画大师范子登
因材出新写华容 尚古生意传神韵——品读曹暇的花鸟画
坚持不懈的李公麟
中国传统“工笔画”画种名称溯源
画马
现代写意人物画的笔墨造型要点
风之神韵
画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