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新单38子粒灌浆速率和脱水速率研究

2017-11-20卫晓轶马俊峰洪德峰张学舜

中国种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散粉子粒含水量

卫晓轶 魏 锋 马俊峰 洪德峰 马 毅 张学舜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新乡 453002)

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新单38子粒灌浆速率和脱水速率研究

卫晓轶 魏 锋 马俊峰 洪德峰 马 毅 张学舜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新乡 453002)

以玉米新品种新单38为材料,以郑单958作对照,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灌浆期玉米品种的干物质积累、灌浆速率和脱水速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67500株/hm2种植条件下,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相对较高、脱水速率相对较低。子粒灌浆速率呈慢—快—慢“S”形变化,子粒脱水速率呈快—慢—快的变化。在散粉后40~50d,新单38的干物质积累量、灌浆速率和脱水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说明新单38在子粒灌浆后期具有产量高、收获时含水量低等优点,适宜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玉米;密度;子粒干物质积累量;灌浆速率;脱水速率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产量高低与子粒灌浆程度呈正相关[1]。子粒灌浆速率决定玉米的粒重,而粒重是玉米产量构成重要因子之一。高产玉米一般具有子粒灌浆速率高、干物质积累量大等特点[2]。灌浆速度是玉米育种的一种重要选择性状[3]。

玉米产量受灌浆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灌浆速率和脱水速率的快慢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子粒含水量与灌浆速率呈正相关,与灌浆天数呈直线相关。授粉后15~40d,含水率80%~40%,干物质直线增长,且达最终量的70%~80%;授粉后40~55d,含水率40%~25%,干物质继续增加,但速度减缓[4]。王振华等[5]研究表明子粒含水率与灌浆天数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吕新等[6]研究结果表明子粒含水率高于60%时,子粒灌浆速率随子粒含水量增加而呈递减趋势;子粒含水量低于60%时,灌浆速率随子粒含水量增加而增加。当前,许多玉米品种普遍存在着子粒灌浆速度慢、子粒后期脱水速率慢等缺陷,因此,生产上急需选育出一批高产、子粒后期脱水速率快的玉米新品种。新单38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2013年审定的玉米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等突出优点。本试验对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玉米品种新单38的灌浆速率、干物质积累及脱水速率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新单38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为选育高产、子粒后期脱水速率快的新品种提供优良种质资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供试材料为玉米品种新单38,由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选育,于201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豫审玉2013009)。郑单958为对照。

1.2 试验设计试验在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河南省辉县市)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次重复。设60000株/hm2、67500株/hm2、75000株/hm2和82500株/hm2共4个密度梯度,其中新单38密度梯度分别用D1、D2、D3和D4表示,郑单958密度梯度分别用CK1、CK2、CK3和CK4表示。采用等行距种植,行距60cm,行长5m,每个小区6行,全生育期管理同常规大田生产。2016年6月15日种植,10月7日收获。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自授粉后开始取样,每10d取样1次,直至收获为止,共取样5次。每次选取长势一致的5个果穗,每穗取穗中部100粒,称子粒鲜重(w1),放入网袋中,挂在网室内自然风干,风干后称重(w2),再从风干样中取出20~30g(w3)装入铝盒内,于103±2℃烘箱中烘36h至恒重(w4),即为百粒干重,以百粒干重作为每个灌浆时期的干物质重量。

计算出每次取样的子粒含水率[7]:

子粒含水率(%)=(w1w3-w2w4)/w1w3×100。

子粒灌浆速率为每100粒玉米种子每天增加干物质的重量(g),子粒灌浆速率(g/100粒·d)=[后1次采样100粒干重(g)-前1次采样100粒干重(g)]/2次取样间隔天数[7]。

子粒脱水速率(%/d)=(前1次采样含水量-后1次采样含水量)/2次取样间隔天数。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7.0 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子粒灌浆进程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新单38在灌浆期子粒干物质重量(百粒干重)见表1。在散粉后20d前,新单38不同种植密度的子粒干物质重量差异不显著;散粉后30d,新单38中密度(67500株/hm2和75000株/hm2)的子粒干物质重量显著高于低密度(60000株/hm2)和高密度(82500株/hm2)。散粉后40d和50d,新单38中、低密度的子粒干物质重量极显著高于高密度。说明从子粒灌浆干物质积累角度来看,新单38适合种植密度依次为:67500株/hm2>60000株/hm2>75000株/hm2>82500株/hm2。

与对照(郑单958)相比,散粉后30~50d,在67500株/hm2条件下,新单38的干物质重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散粉后40d,新单38中低密度的干物质重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散粉后50d,新单38在4个不同密度条件下干物质重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

新单38及对照(郑单958)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子粒灌浆速率均呈现慢—快—慢(表2),在散粉后30~40d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散粉后20~30d,新单38在67500株/hm2条件下的子粒灌浆速率最高。散粉后30~40d,60000株/hm2条件下的子粒灌浆速率最高。散粉后40~50d,60000株/hm2和67500株/hm2条件下子粒灌浆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密度。说明子粒灌浆后期,中、高密度灌浆速率下降。灌浆后劲不足,导致子粒干重降低。

与对照(郑单958)相比,可以看出,在授粉后30~40d,新单38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子粒灌浆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说明正是因为该阶段新单38干物质的快速积累,才使得最终在散粉后50d,新单38在4个不同密度条件下干物质重量均高于对照。

表1 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

表2 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灌浆速率的动态变化

2.2 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子粒脱水速率变化新单38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子粒脱水速率动态变化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新单38子粒脱水速率整体呈现快—慢—快的趋势。散粉后30d前,新单38的子粒脱水速率均较高。在散粉后40~50d,67500株/hm2种植条件下新单38子粒脱水速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密度。说明新单38在67500株/hm2密度下,后期脱水速率快,含水量较低,更利于机收。

与对照相比,在散粉后20~30d,60000株/hm2密度条件下新单38子粒脱水速率显著高于对照。在散粉后40~50d,除82500株/hm2以外,中、低密度条件下新单38子粒脱水速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说明在灌浆后期,新单38在中、低密度条件下与对照相比,含水量更低,更利于机收。

表3 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脱水速率的动态变化

3 结论与讨论

种植密度的增加是玉米产量增加的手段之一,而密度的增加会引起玉米倒伏现象的发生[8],玉米倒伏对穗粒数、千粒重和穗粒重有显著的降低作用,从而导致玉米产量降低[9]。因此,合理的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新单38灌浆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来讲,中、低密度种植条件下,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相对较高,这与李光彦等[10]研究结果一致。

子粒灌浆属于复杂的生理代谢过程,子粒灌浆特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表现出复杂的动态变化特征。从散粉后10~50d的调查结果分析来看,子粒灌浆速率呈慢—快—慢“S”形变化,子粒脱水速率呈快—慢—快的变化,这同刘宗华等[3]的结论一致。尤其在散粉后40~50d,新单38的干物质积累量、灌浆速率和脱水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说明新单38具有产量高、含水量低等优点,适宜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利用新单38的优异种质对其他骨干自交系材料进行改良创新,从而选育出更加理想的玉米新品种。

[1] Kato T,Takeda K.Associations among characters related to yield sink capacity in space-planted rice[J].Crop Sci,1996,36:1135-1139

[2] 孙庆泉,吴元奇,胡昌浩,等.不同产量潜力玉米子粒胚乳细胞增殖与子粒充实期的生理活性[J].作物学报,2005,31(5):612-618

[3] 刘宗华,张战辉.玉米子粒灌浆速率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41(11):148-153

[4] 申琳.夏玉米子粒灌浆与子粒含水率的关系及子粒发育过程的分期[J].北京农业科学,1998,16(5):6-9

[5] 王振华,张忠臣,常华章,等.黑龙江省38个玉米自交系生理成熟期及子粒自然脱水速率的分析[J].玉米科学,2001,9(2):53-55

[6] 吕新,胡昌浩,董树亭,等.紧凑型玉米掖单22与SC704子粒灌浆特性对比分析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1):70-74

[7] 李德新.玉米子粒灌浆、脱水速率品种差异和相关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8] 田再民,黄智鸿,陈建新,等.种植密度对3个紧凑型玉米品种抗倒伏性和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6,24(5):83-88

[9] 闫海霞,付家锋,吴伟华,等.黄淮海区部分主栽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比较研究[J].中国种业,2013(6):45-47

[10] 李光彦,许艳丽,卢霖,等.不同密度玉米群体子粒转化酶与灌浆强度的关系[J].玉米科学,2016,24(4):83-89

河南省科技开放合作项目(172106000047);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161100110500-0103);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2-58)

张学舜

2017-08-21)

猜你喜欢

散粉子粒含水量
散粉前后高温胁迫对不同玉米杂交组合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成熟期玉米自交系籽粒含水量的快速测定方法
黄淮海区域7 个玉米品种的子粒脱水特性分析
成熟期玉米籽粒含水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略施“魔法” 妆容不融化
天边的霞光,脸上的红晕
应用V-Score体系评价不同含水量苜蓿青贮饲料品质
液氯中含水量测定注意事项及改进
长期不同施肥对南方黄泥田水稻子粒与土壤锌、硼、铜、铁、锰含量的影响
钼磷配合施用对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子粒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