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运用激励手段来管理学生

2017-11-17李苏翰林窈

科技视界 2017年19期
关键词:心理学试卷效果

李苏翰 林窈

这几天,读了迟毓凯老师《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看书名,曾以为全书会偏向教育心理学的专业术语,难逃枯燥晦涩之感。岂料,粗略读来,惊讶发现竟通俗易懂,更难为可贵的是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所谓“不讲屠龙术,只谈杀猪法”。惊喜于又发现了一本教育方面的好书,不由焚香净手,细细品读,竟至爱不释手。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上如是说“我们要积极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普及教育,启迪心智,传承知识,陶冶情操,使人们在持续的格物致知中更好认识各种文明的价值,让教育为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事业,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改造社会,使人们在持续的天工开物中更好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让科技为人类造福。我们要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通过文化交流,沟通心灵,开阔眼界,增进共识,让人们在持续的以文化人中提升素养,让文化为人类进步助力。”我愿认真学习教育学理论,以实现自己的教师职业理想。

1 强化表扬

大家都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通过表扬和赞美,提高孩子的自尊心,进而引导其不断努力进步,可以逐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几乎是公认的教育理念了。

我们也明了,抓住表扬的关键期,可能一次简简单单的表扬,就可以转化一个学生的表现,甚至影响他未来的发展。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不尽如意。究其原因,我们对于学生教育管理时的心理学探究过少,少到我们在实践时,难以顾及到学生的反应和以此会产生的效果。

有时候,同样一句表扬,放在A场合里和放在B场合里,对于孩子的影响完全不同。而,同样一个场合,说A话和说B话的效果也完全不同。只有我们熟谙教育心理学,了解大量教育案例,才能做到以最合适的话语达到最佳的效果。

迟毓凯老师告诉我们,对于表扬,一要“物质性强化”,二要“社会性强化”,三要“活动性强化”,四要“象征性强化”,五要“代币性强化”。强化意味着,在学生表现出我们想要的好现象时,要及时表扬、及时激励予以强化,慢慢帮助学生建立习惯,最后达到优秀是一种习惯。一旦成为了习惯,学生并不觉得痛苦,会自然而然取得家长老师期待的效果。

无论是哪种强化,都是教师肯定学生的方式。这些激勵手段实施起来完全可以顺其自然,游刃有余。话又说回来,想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经行游刃有余的激励手段,需要教师胸有成竹,提前备课,方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激励措施达到想要的效果。

迟毓凯老师难能可贵的在书中举了大量例子,真实可信,借鉴性强,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过来。将其内化到自己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在实践中慢慢体会、领悟,再衍生出更多的方法,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达到良好的效果。这些案例不再一一转述,详见书章。

2 激励时机

迟毓凯老师又说,要注意表扬的时机,所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有时,我们发现一个方法好用,就一直使用,结果便是渐渐失去效果,这个方法不再有好的效果。

这是让我们很苦恼的一点,有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来减轻我们的工作量?迟老师说,“对学生的表扬也好,批评也好,要记住一点:有用,不能滥用。什么意思呢?从学理上讲,强哈也有个时机的问题,不是每次强化都能收到同样的效果的,专业上,这个叫做强化物的分配。”“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在教育中,所谓固定时距强化,就是不管学生做得好不好,始终伸出大拇指,时时夸,处处夸,效果当然不会好;而变动时距强化,也是不管学生做得好不好,不一定什么时候就跨上一场;可以说,这种强化,可以增强一些师生之间的关系,但对于教师所期待的目标行为,影响有限。这也是许多学校推崇的、教师实施的所谓赏识教育、赞美教育失效的重要原因。无原则的表扬,大家确实其乐融融,但效果不明显。”

一个激励方法,不能无原则乱用。抓住时机,至关重要。所以,迟老师告诉我们,“一个有效的表扬应该爱学生心目中留下如此的感觉:只要我认真去做,会得到老师的认可和鼓励的,但老师什么时候表扬我,以什么方式表扬我,表扬的强度如何,我不知道。”这点很重要,让学生一直保持期待,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表扬来临时,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强化成功得以实施。这点主动权在老师手中,老师必须游刃有余的使用这种主动权。

山东寿光世纪学校的郑立平老师讲过的“帮着学生偷试卷”的教育案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按常规处理,撞到学生去办公室偷试卷,绝对是场大风暴。就算大事化小不请家长,也免不了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身为老师,这似乎是必须要做到的。然而效果呢,可想而知,学生在羞愧、悔恨、惊慌等复杂情绪中会产生一丝自暴自弃的叛逆情绪。甚至有可能,老师批评得越严厉,学生越是一副视死如归、油盐不进的样子。

然而,这位老师采取了出乎意料的处理方式。不仅帮学生“偷”了试卷,还把整张试卷的答案告诉他,认真给他辅导讲解了一遍。又在科目老师耳朵边吹风,致使科目老师以为孩子是自己努力取得的成功,于是在班里大力表扬了一遍。经过这么几次“偷试卷”经历,这位孩子的信心大增,积极性很强,渐进入中游水平直至优异。这位老师的处理方式不可谓不佳。不仅自己激励,还动员暗示科目老师激励,可谓方法绝妙。

迟毓凯老师说“如果一位教师对学生管理得好,他肯定有意无意运用了这些规律”。迟毓凯老师又说“心理学不神秘,很可爱;心理学不难懂,很有用!”

多年前我成为了一名师范生,“弘德明志、博学笃行”走进了我的心中,“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成为我内心的价值准绳,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爱校、爱学、爱教”便镌刻在我心上。从此,一生与教书为伴,一生与学生相约,时刻感受到肩上的教师责任,我愿以学到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方法为引擎,为学生管理工作增光添彩,实现我的教师职业理想。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学试卷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