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卫生职业学校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研究

2017-11-17张英远

科技视界 2017年19期
关键词:实践活动生命教育

张英远

【摘 要】在卫生职业学校中采用 “四步循环”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专业渗透、开设讲座、举办活动、技能比赛、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等活动内容,丰富学校素质教育内容,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开创专业人才培养新途径。

【关键词】卫生职业学校;生命教育;实践活动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疗卫生事业的神圣与崇高需要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守护生命。当前,学生大多处于16-20岁,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学习主动性不强,自制力差,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一旦遇到学习生活中的不如意,缺乏足够的抗挫折能力,常常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来应对困难,甚至自暴自弃,放弃生命[1]。此外,学生毕业后的服务对象多为疾病或康复人员,在校期间实施生命教育,对学生将来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提供优质的医护服务筑牢素质基础。

1 活动途径

采取“四步循环”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从新生入学至毕业离校为一个

循环周期。

1.1 以专题讲座为引领

围绕“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守护生命”三大主题,开设专题讲座。以讲座内容为主题引领,激发热情,启迪思想,辨明是非,感悟生命的价值[2]。

1.2 以实践活动为载体

根据学生年龄段,开展寒暑假导医导诊、主题班会、社区卫生服务、职业生涯设计、公开团课、专业技能比、社团活动等,从而提高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1.3 以专业实训为过程

在专业实训过程中,让学生在岗位服务环境中体验如何守护生命,如参加社区卫生服务,走进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及急救中心,亲身感受生命的宝贵和守护生命的神圣[2]。通过专业实训、技能比赛,培养职业道德、提升职业素养,感受尊严和尊重。

1.4 以学生成长为回报

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上,尤其是反映在学生成熟、成才和创新、创优、创业的过程中,如校内暴力事件减少,学生自律能力增强,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岗位实习屡建功劳。

2 活动内容

2.1 将生命教育渗透充实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将生命教育有关内容经过提炼,再经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融会贯通,实施到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教育教学中。生命教育向专业课程领域渗透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内容渗透,教师将生命教育相关内容融入对应的教学单元;二是形式渗透,通过案例事件穿插引申、联想链接实现;三是方法渗透,通过互动活动、志愿服务、实训操作、技能竞赛等实现[2]。

2.2 开设“三生”系列讲座

围绕“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守护生命”,邀请片区民警、消防支队长、卫生监督所专家等到校开设学生自我防护、消防安全知识、食品卫生安全等讲座。讲座内容契合实际、贴近生活、符合学生认知。

2.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学校每年举行学生心理健康节活动,有心理健康知识巡回展、心理测量与咨询活动、心理专家讲座、心理影片赏析、心理守护员培训、心理手抄报比赛、心理形象大使选拔等内容。通过活动,既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又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关注心理健康的热潮,还打造了一支“时时在身边、处处起作用”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队,把自身的正能量传播给身边的同学,成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分子”和“生力军”。

2.4 举办专业技能比赛

专业技能比赛是一个展示专业特色,提高专业技能、锤炼职业品质的舞台。学校每年下半年举行各专业技能比赛,二年级至四年级所有学生均可报名参加预选,参与面广。技能比赛模拟岗位服务环境,在各项目的评分要点中,不仅有技术操作指标,更有素质要求、人文关怀等指标。学生通过参与技能比赛,夯实了基本技能,锤炼了职业品质,感受了救护生命的神圣,对“用爱和知识守护生命”的校训也有了更深刻地理解。

2.5 搭建学生志愿服务平台

2.5.1 开展志愿者培训活动。每年下半年学校与红十字会联合举办志愿者培训暨发证仪式,每年培训学生志愿者两百余名。通过培训,同学们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加强了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的理解。

2.5.2 志愿服务进社区。学校与周边社区保持联系,每学期定期组织志愿活动,活动内容有健康知识宣教、测量血压和血糖、教授颈椎操、脑卒中病人护理等,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通过志愿活动的开展旨在引导学生树立关心他人、热爱社会的理念,培养学生热心公益的服务精神,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2.5.3 开展导医导诊活动。学校每年寒暑期组织学生在市各大医院开展导医、导诊、咨询、协助病员挂号排队、协助使用电子屏、分诊、信息录入等志愿服务。不管是烈烈酷暑还是严寒冬日,学生们都能按时到岗,以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热忱的服务态度,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院方也多次写来感谢信对学生们在志愿服务中的出色表现给予了肯定和高度评价。通过导医导诊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患者对健康的渴望,感受到生命的宝贵,体验了职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

2.5.4 开展敬老爱幼慰问活动。每年儿童节和重阳节组织学生志愿者走进市儿童福利院和敬老院,开展敬老爱幼慰问活动,学生不仅为福利院、康复中心的小朋友和敬老院老人送去慰问品,还用自编自导的节目为孩子们和老人们送去了阵阵笑声。?通过活动,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更学会了对他人生命的尊重与关怀。

2.6 围绕生命教育主题开展第二课堂系列活动

围绕“欣赏、感恩、诚信、宽容、分享、自律、抗压”等生命教育内容,在第二课堂按年级分层次开展摄影展、征文、手抄报展示、演讲比赛、公开团课、主题班会等活动。活动贯穿全学年,学生参与面覆盖各年级。通过第二课堂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进而学会善待、尊重和关怀他人的生命,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3 活动成效

3.1 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丰富了素质教育内涵

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生命哲理、生存哲理、生活哲理,发展学生的自我潜能,完善个人人格,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将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生存意志、生活道德、价值品质、情感信仰等人文精神渗透到学校教育中,构建学校素质教育的新格局。

3.2 生命教育实践活动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位

服務健康,守护生命,珍爱生命,救死扶伤是卫生职业学校学生未来的本职工作。作为人类生命健康的守护者,自身需要有较高的生命认识水平和思想道德品位。守护生命需要有知识和技术,更需要人间关爱和伦理道德。在校期间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1],为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作风夯实基础。

3.3 生命教育实践活动开创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学校采取以专题讲座为引领、以第二课堂为载体、以专业实训为过程、以学生成长为回报的“四步循环”新途径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探索未成年学生向成年学生转变过程中的生命教育需求和实践活动模式,积累生命教育案例,提炼生命教育问题,构建学校生命教育新体系。

4 总结

卫生职业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提高了花季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学生珍爱生命的良好习惯,增添了学生守护生命的技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具备珍爱生命和敬畏生命的生命意识,进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品质,学校以生命教育为特色的德育工作的理念和模式已经形成。现有成果已获常州市生命教育周展评推广奖,学校也获得江苏省“德育特色学校”荣誉称号,在常州市学校生命教育月优秀成果评比中获一等奖。

【参考文献】

[1]陈玲,孙丽芳,华危持.护理专业学生生命教育的调查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6(9):95-97.

[2]周静,孙丽芳,华危持.护理专业学生生命教育的调查及实践探索[J].护士进修杂志,2011,6(26):1096-1098.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活动生命教育
如何在影视欣赏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教学探索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研究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