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疗法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2017-11-17曹娜张锐

科技视界 2017年19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曹娜 张锐

【摘 要】探索如何将叙事疗法的沟通理念和技术引入学管人员的工作中,增强学管人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融合,拓宽大思政工作思路。

【关键词】叙事疗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国内有许多学者将叙事疗法的沟通理念引入到了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学管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拉近了学管人员与学生的距离,促进了学管人员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效果,本文试图探索如何使用叙事疗法的工作理念、方法、技巧等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效、实效、长效的发挥功能,使受教育者真正的做到入耳、入脑和入心。

1 叙事疗法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与借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大学生实施有目的、有组织和有计划的影响,使他们符合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说教的方式进行,人文意蕴的缺失容易使其落入空洞说理的窠臼。加之,当代95后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网络的迅猛发展又使得自我表达渠道顺畅,人人都可以发展自媒体,因此,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很难推动当代大学生从内心对这些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产生认同。叙事疗法是目前盛行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之一,从当事人的人生故事出发,以故事叙说的方式,将人与问题分开,关注个体的积极的成长经历,通过“问题外化”、“故事叙说”、“ 解构和重建故事”等理念和技术,在故事中改写个体的成长经验,鼓励人们从积极的视角挖掘自身资源,从而发掘个体受阻的潜力,重新构建自己的人生故事。透过叙事疗法的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可能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学生到教育者都得到更充分的开发和更深刻的启示。

2 叙事疗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启发

(1)启发一:“故事叙述”——以学生为主体,倾听与理解学生

传统的教育观念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说教”和“灌输”为基本的教育模式进行德育工作,这种方式脱离学生的生活,使他们成为“接收者”,而不是“接受者”。而在叙事疗法的理念下:对个体而言,如果没有感受,一个道理就是一个谎言。那么怎样实现德育教育走心呢?以学生为主体的故事叙述可以实现这一转变。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對他生命成长历程中经历过或者体验过的事情,特别是对他的内心世界发生过“冲击”的事,他就有将其表达出来的愿望,并从“事情”发生之后,他就处在各种可能的解释、说明以及“关照”自己空间中。(引用)让学生述说自己的人生故事,能够表达他对生活和生命的经历、体验、情感和追求等,有两个作用:其一,有助于宣泄情绪,表达自我。其二,叙事的过程即是教育者获取学生信任,打开其道德心智的过程。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成长的烦恼”甚至“伤痛”,却不愿选择父母作为倾听者,成长的迷茫又使他们渴望沟通,如果教育者能够适时地引导学生表达感受和经验,有助于学生宣泄情绪,达到道德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2)启发二:“问题外化”——人与问题分开,将工作思路转向怎样解决问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往往是被贴上问题标签的学生,比如,学生学习成绩差,那么他被称为“差生”,问题和人是一体的,那么要想改变就意味着要改变一个人,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会感到相当困难。在叙事疗法的观念下,“问题不是问题,怎样解决问题才是问题”,人人都会面临问题,只是面临问题的时间和情况不一样。在面临问题上,人和人之间没有区别,怎样解决问题才是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在叙事疗法的工作理念下,教育者的工作重点由“改变一个人”变成了“怎样帮助他解决面临的困难”。当个体与问题分开时,个体才能更清晰的看到自己与问题的关系,才能发现问题原来不是一直那么强大,自己也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来影响问题。这时,个体认为自己就是问题的信念就会松动,个体才能看到自己力量和资源。

(3)启发三:“放大例外”——寻找并丰厚特殊意义事件,让学生看到自身的力量和资源

在叙事疗法视角下,如果将生活比喻为一个圆,生活中的负性事件是黑色,正性事件是白色的话,叙事疗法的工作思路不是消灭黑色,而是放大白色部分,随着白色部分的扩大,圆的主色调就成为了白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寻找学生面临问题时好的做法和经验,哪怕是细微的成功经历,由教育者将其串联起来,帮助其看到自身的资源,培养积极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态度,从而重构良好的自我认同。例如,面对一个想要改变不良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的学生,在叙事疗法的视角下,我们寻找她的例外事件:

教育者:在过去的经历中,有没有一些事情让你觉得自己很成功,那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你感觉怎样?

学生:我中学的时候,学习不好,同学和老师都不喜欢我,但是我会跳舞,那时候学校里有晚会或者汇演,同学们都对我刮目相看。

教育者:你做了什么,让自己在跳舞方面那么成功?

学生:我会每天坚持练习,直到熟练,进而再想办法跳的更优美,更具艺术性。

教育者:在这方面,你会比别人付出更多么?如果累了,你怎样说服自己坚持练习?在这个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优点,是你之前没有注意到的?

学生:我觉得自己特别有毅力,能够坚持。

3 叙事疗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效用

(1)由外而内,在叙事中解悟个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运用叙事疗法的技术,教育者可以从探索对于个体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生故事开始,倾听学生真实生动、富有人性的叙述,关注故事细节及当事人的情绪感受。在双方分享与倾听故事的过程中,有利于促使学生对教育者敞开心扉,拉近教育者与学生的心理距离。通过将话语权归还学生,学生叙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更有利于教育者理解学生成长背景,解悟学生的当下行为。

(2)由薄到厚,在“例外”中积极引导,调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的能动性

叙述故事本身,它还构成或者说塑造了人的自我和生活。改变自我和生活,也就意味着改变故事。叙事治疗将个体面临的问题拆分,从一个个的故事谈起,寻找解决面临问题的例外,贴近来访者问题故事,帮助来访者用替代故事(较期待的故事)去替换被主线故事(压制的问题),从而引导其重构积极故事,构建较期待的自我认同,以唤起其发生改变的内在力量的过程。

(3)由情至理,在叙事中洞悟人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

叙事疗法的技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将其教育功能隐蔽化,教育者不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是什么,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贴近学生的故事叙述,细腻地分享学生的情绪情感,在故事叙述中,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其一起探索应对问题的方式方法,这种探索更符合学生解决困境的心理需求,从而延伸的教育更具感染力,使学生在品味、感悟中激起内心的情感体验,将事件和暗含的教育理念关联在一起,间接地向学生传递教育理念,最终使学生在叙事中洞悟人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与行为观念。

【参考文献】

[1]李瑞奇.叙事疗法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高校辅导员,2014.2.

[2]何昭红,梁玉凤.从叙事治疗到德育叙事[J].心理健康研究 2009/3:51.

[3]秦天堂.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叙事取向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1.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