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院校信管专业基于企业驱动的教学改革研究

2017-11-17潘华贤

科技视界 2017年19期
关键词:信管实践

潘华贤

【摘 要】针对应用型院校信管专业的学生特点,本文探讨了基于企业驱动的教学改革研究。提出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方式、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平台建设、校内基础保障及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进行优化,以提高应用型院校信管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

【关键词】信管;企业驱动;实践

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校应根据自己的类型与层次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为不同行业培养不同的社会需求人才。如何适应市场需求,进行准确的办学定位,做出“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办学特色,突出亮点,是每一所应用型院校都应考虑的问题。

1 学生水平评估

高校的类型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也会不同。对于应用型院校,如果要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对录招的学生能力水平进行准确的评估,因为学生的水平与特点决定了人才培养方案是否能够有效执行,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因此,对于应用型院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准确定位学生特点,测试学生的能力水平:

(1)针对毕业生进行调查。

(2)针对在校生,建立调查问卷。

(3)对学生成绩进行深入分析。

(4)对在校生参与的各类课外活动进行调查。

2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

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与方法几乎类似,即由专业带头人负责,专业教师参与的修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做核心工作,然而,一线教师本身与企业存在脱节的现象,这种方式必然导致培养方案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对于应用型院校,应彻底改变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方式。选择将教师、企业技术骨干以及毕业生多方参与修订的方式,立足于企业需求,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具体的优化内容为:

2.1 优化課程体系

在教学的第一学期,大部分高校都会安排人员(主要是一线教师)向新生介绍专业的基本情况,但是,教师对企业情况并不是非常清楚。因此,应邀请合作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向新生做专业情况介绍的报告,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另一方面让学生真正认识本专业将来的主要就业方向。

此外,本专业可开设职业体验课,推动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并且将核心课的开设以及授课内容与企业的岗位能力进行关联,从岗位能力出发,重新建立课程体系。

2.2 优化教材选择

本专业的部分核心课程可选择汉化后的国外教材,因为这些教材体现了最前沿的信息技术、以及新的研究成果,相对于国内教材,以学生为导向注重理论应用于实际,具有大量的知识点应用与实践示例。有助于信管专业学生学习非常抽象、难理解的各类信息技术知识点。

2.3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对于信管专业,改变传统的讲授式、启发式或者讨论式课堂教学方法,选择结合企业,以企业实际要解决的问题为驱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并且模仿MIT的研究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引入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根据实际问题反向溯源,从基础教学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实际应用,即采用“解决问题-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直至发明创造”的教学过程[2]。

3 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1)教师培训。选择利用对口企业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通过企业典型工程应用案例、信息系统开发等过程的培训,使一线教师对企业的人才需求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拓宽一线教师的视野,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及项目实践教学能力。

(2)优化导师制。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高校应选择聘请企业负责人作为大学生的就业导师,在高校与合作企业之间构建桥梁,有助于企业与学生之间相互了解,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培养出符合需求的人才[3],为学生职业就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3)优化实践课教师配置。对于应用型院校,应将企业的技术人员“请”进学校,担任信管专业的实践课教学,一定程度上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并且保障了培养内容与企业用人需求保持一致,让学生提前感受到企业的工作氛围与行业标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文化平台建设

很多专业所培养出的学生之所以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求,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没有为学生营造实践的体验氛围。高校应提供环境,采用演讲、会议及论坛等方式,邀请专业相关的地方名人、校友向学生做宣讲;利用各类节假日,设定主题,组织各类比赛,或者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去企业参观,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

5 基础保障

学校不仅应向学生提供各类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应将管理的重心指向基础保障。

(1)为实践性强的专业(例如,信管)建立示范性项目,利用该示范性项目引导各门课程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

(2)在校内为学生设立课题,课题的申报过程以及经费管理等同于教师的课题。

6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甚至教师进行规模化实习,采用一定程度的订单式培养,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能有效促进学校与合作企业间的长期共赢关系[4],逐步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5]。

为了进一步提高校外实习基地对学生培训的质量,充分发挥实习基地对信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应用型院校信管专业应选择专业对口,能够保障实习的各类需求的合作企业,将一线教师以及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高校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建立承担校内实践课程的实训、毕业实习,同时能够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平台的校外实习基地,实现“共建共赢,资源共享”,促进高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发展。

7 结论

针对学生的特点,应用型院校应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方案,首先,应准确评估学生的能力、素质水平,其次,结合企业的用人需求,依托企业,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要环节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徐英俊.应用型大学的特点及发展路径[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3):66-69.

[2]华制国际.创业型大学标杆——麻省理工学院.http://www.qianfandu.com/news/254044 [OL].2016.

[3]齐鲁晚报.高校聘请企业高管做导师助就业http://edu.people.com.cn/n/2013/1231/c1053-23991099.html [OL].2013.

[4]沈其荣.浅谈校企合作对毕业生实习的重要性[J].职业,2016(29).

[5]何晶.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机制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24):97.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管实践
“双一流”背景下信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策略探讨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淮北师范大学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关于“信管”和“电商”专业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