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单考单招生源的高职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改实践与探讨

2017-11-17张少峰王雪

科技视界 2017年19期
关键词:砌体结构课程改革混凝土

张少峰 王雪

【摘 要】为了侧重建筑施工技能的培养,陕铁院建工技术专业针对单招生源的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施工进行理实一体的教学改革。课程依据校内模型基地、理论知识、BIM技术,采用“可视化”、“可操作化”和“团队竞赛法”的项目化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理论-三维模拟-实操的学习过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单考单招;混凝土;砌体结构;课程改革

【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concrete and masonry structure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independent recruitment students,the concrete,masonry structure and BIM technology are integrated. ?Project teaching method,task-driving teaching method and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s are applied during the course, improvi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bility of the beam, plate and column etc.Also,Stimulating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o learn the course and training students to analyze and deal with practical problems.

【Key words】A single stroke single test;Concrete;masonry structure;Curriculum revolution

0 引言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招生采取自主招生和高考招生两种模式,考生中既有高中毕业的学生、也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随着高职生源结构的调整,学生的理论基礎、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课堂理论内容理解不透彻,学习上有惧怕心理,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老师因课时限制不能讲全讲细,教学难度偏大[1]。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施工” 课程一般在学习了建筑构造与制图、建筑材料、建筑力学与结构等专业基础课程后进行教学,课程涉及大量的国家标准、规范,如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6)、《 钢 筋 混 凝 土 结 构 施 工 及 验 收 规 范 》 (GB50204 -2016)、《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等,教学内容更新较快。 学习该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识图、力学计算、材料检验等专业基础知识。 课改之前,“混凝土结构施工”课程基本上采用理论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枯燥,缺乏实践性,学生难以得到技能训练。 近年来,课程所涉及的国家规范进行了大量的更新,教材因跟不上技术规范的更新步伐,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所以混凝土结构施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必然趋势。本文参照李克强总理在2016 年 3 月《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指示:“积极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BIM技术和装配式建筑,降低建筑能耗和提高中国建筑工程的施工标准和工程质量。”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3届建工技术专业学生为例,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和BIM技术、装配式技术,探讨新的学习方法。

2012年开始,陕铁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生源部分采取单考单招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单考单招生与普高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单招生上课好动、爱玩手机并对梁、板和柱等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对理论课堂的学习有抵触情绪和缺乏自我的主动学习和研究学习,但善于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和混凝土工程的实操操作及BIM软件模拟等特点。针对单招单考学生的特色,有必要针对陕铁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要求、课程特点和单考单招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对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进行改革,通过项目化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及软件模拟培养出适应建筑施工一线的生产、施工、管理的复合技术人员,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为建筑行业和铁路行业的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1 当前《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内容宽泛,目标定位不明确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 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预应力工程、脚手架工程和砌筑工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作为培养学生适应建筑施工岗位工作所具备的能力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因课程内容广泛、 庞杂、 知识点及规范内容多等因素使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影响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利用学生课堂学习和自我主动学习,最终必然会影响课程实施的整体效果和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1]。

1.2 缺乏教学案例

由于高层建筑结构和建筑信息化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高职院校所用的教材虽然进行了部分改革,但并没有完全走出本科模式纯理论教学模式的套路并且内容滞后[2-3]。建筑施工企业对施工一线管理人员的要求不仅是熟练掌握规范和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实践操作能力,而目前《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教材并未有效将工程实践与理论学习结合,更多的是对建筑施工理论和规范的介绍,缺乏适合学生的教学案例。由于单考单招学生文化课基础差,计算能力差和缺乏自我学习能力而不能有效掌握《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预期的标准。

1.3 教学方法单一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它与工程实践和钢筋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及振捣养护有密切联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原材料的选用、配合比的计算、钢筋下料计算及现场施工、混凝土的振捣及养护都必须结合工程实际,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而《混凝土与砌体结构》 课程的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采取“填鸭式”教学[4-5],没有采取工作任务导向和案例教学等方法,使单考单招学生对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的感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工程素养和训练,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建筑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endprint

2 教学改革措施与实践

要做好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教学,必须根据单招单考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学习能力,处理好混凝土与砌体结构与土木工程材料、钢筋平法施工及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的关系,与其融会贯通,并要加强实践操作,达到学以致用和满足企业人才需求。故笔者将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施工与CAD、BIM技术、建筑施工模拟仿真技术优化结合以下四点课程改革研究。

2.1 依据岗位设置教学目标

依据建筑施工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构建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岗位基本能力训练融合于职业能力各学习领域,依托建筑施工实训基地,以砌体、框架两个典型建筑作为贯穿项目,在项目生产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强化专业核心能力;岗位拓展能力训练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安全员、资料员岗位训练项目,进行拓展岗位培训;岗位综合能力训练是学生到学校建筑施工实训基地及建筑施工企业,通过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方式,培养岗位综合能力。

2.2 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建立 “教、学、练”一体的教学模式,针对课程章节性质和特色采用项目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建筑模拟仿真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行动导向教学法。依据建筑施工企业及行业标准,借助校内外实训基地,对课本中的钢筋工程、脚手架和砌筑工程以一个完整的项目实施教学,采取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方式展开学习,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负责组织、协调和解答。学生通过独立实践操作和思考能快速有效的理解和掌握建筑施工岗位职业技能,课堂中积累属于工作经验和学以致用。

(2)任务驱动法。针对剪力墙、框架柱和框架梁等学习任务,老师课前做好每节课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着任务和问题展开专业的学习。采取任务驱动法,学生不仅较好的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能力,为后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案例分析法。针对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施工的部分教学内容,采取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如选取框架梁的下料长度计算及钢筋绑扎,学生从钢筋的种类、检查检验、下料计算规则和绑扎方式等的参与学习,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4)模拟仿真BIM施工技术。由于《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脱离,学生往往对设计人员的意图、施工过程中工艺流程理解不透彻,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采用模拟仿真BIM施工技术可以通过电脑提前模拟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了解建筑过程应用的标准和规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为建筑业的大数据时代提供人才保障。

2.3 参加技能竞赛

响应国家建筑行业发展趋势,鼓励学生参加行业技能竞赛。中国建筑行业协会、广联达和清华斯维尔等组织每年组织的全国行业大赛,国家的技能大赛既切合实际和符合行业发展,又为学生提供了自我检测和向外学习的平台。通过参加行业大赛,首先能激发单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其次,单招学生能够了解行业新动向和自己同其他院校学生的差距;最后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开拓教师的视野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4 改革考核方式

由于《混凝土与砌体结构》传统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期末成绩=3:7)不能展现学生平时实操练习水平,对学生的成绩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本次课改对课程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开发新的考核方式,提高学生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该课程考核采用新的考核模式:平時成绩 : 过程性考核:期末考试 =2:5:3。平时成绩依据学生的上课、作业和回答问题给定;过程性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PPT 汇报、 阶段测验、实务操作、 施工方案制定四部分内容。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

3 结论

依据单考单招学生和高职院校的实际,提出采用项目化教学、任务驱动、参加国家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大赛和考试改革等新思路,加强学生对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施工专业核心专业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学生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讲话,2013-12-21.

[2]苗彩霞.基于岗位导向细化职业行动能力及其培养对策[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0-33.

[3]杨建良.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19-24.

[4]冷雪锋,任爱珍,蒋正炎.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4):18-23.

[5]王慧晶.《〈铁路客运组织〉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与实践》,《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砌体结构课程改革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混凝土,了不起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