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老北大校庆趣谈

2017-11-17李好

北京档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纪念大会周年纪念校庆

李好

2018年5月4日,北京大学即将迎来她120周年华诞,校方早早地发出布告,预备举办盛大的校庆活动以资纪念。抚今追昔,当我们回顾这所高等学府悠久的办学历史时,会发现早在民国初年,北大便开始举办校庆活动,当时多称之为周年纪念。自1917年初次举办校庆,纪念学校成立20周年后,除遭遇政治风波、九一八事变和抗战时期等特殊情况外,不论学校当局,还是学生会或各地校友,几乎每年都会举办或大或小的纪念活动。民国时期北大总共举办过多少次校庆?当时的校庆是如何筹办并举行的?校庆活动有哪些活动与流程?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拟从民国报刊及历史档案中的记载出发,与读者分享那些年老北大校庆活动中的趣事。

一、民国北大校庆活动

北京大学前身为戊戌变法时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其后学校建制与名称虽屡有更替,但该校作为全国最高学府的地位始终未被撼动。当时北大的校庆日并非如今的5月4日,而是12月17日,这是义和团运动后京师大学堂复校的日子。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当时的校长是著名翻译家、教育家严复。但是,此时的北大依旧因循着前清的教学步伐,加之政局混乱,直至1917年初蔡元培入主该校,北大尚未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蔡元培是著名的教育学家,曾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接手北京大学校长一职前,他曾在欧洲考察高等教育多年,拥有一套独特的办学方针与教育理念。旅欧期间,蔡元培参加过两次大学校庆,分别是德国莱比锡大学500年纪念和柏林大学100年纪念。蔡氏认为校庆纪念活动十分重要,故在其任长校初始,便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宣布,要于5年内,将北大改造成新北大,并届时举办25周年纪念活动。该提议一出,便有北大同学要求于当年举办20周年纪念会。据《北京大学二十周年纪念会纪事》一文所述,当年上海南洋公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均举办了声势浩大的纪念大会,北大学生不甘居于人后,便向蔡校长提出举办20周年大会。实际上,1917年的北大只年满19岁,这些热血的学生们,也不管虚岁还是实岁,便一股脑地挑起了北大首次校庆纪念会的大旗。蔡元培欣然接受学生的请求,允许学生自主筹办纪念大会。因会期将近,准备时间仓促,这场20周年校庆仅举办了纪念大会,并出版了一部《国立北京大学廿周年纪念册》。

1917年的校庆开创了北京大学纪念学校成立活动的先河,现将此后历年校庆活动情况略述如下:1918年,21周年纪念会,在法科大讲堂陈列各类学术成果,并邀请音乐老师演奏,还请当时的教育总长题词并作为来宾演讲。1919年,22周年纪念会,在法科大礼堂开纪念大会,并请马寅初、杜威等人演讲,学生会代表报告组织情况。1920年,23周年纪念会,程序和上年大体相同,不过没有邀请外宾,到会的教职工与学生不过700人,12月18日的《京报》上称,“大家的演说差不多没有不是发牢骚的,直谓之‘牢骚大会可也。”1921年,校方以当年学生罢课太多,需要补课为由,没有举办任何活动,也未放假。1922年,25周年纪念会,校庆前一日,北大学生举行提灯游行大会。校庆两日中,除纪念大会外,还举办包括体育、展览、戏剧、音乐和学术讲演等项目丰富的嘉年华游艺会以资庆祝。1923年,这一年北大又举办了一次25实岁的纪念会,纪念环节变化不大,仅多了民意测验的发放。1924年,報刊未记录当年北大有行纪念活动之举。1925年,27周年纪念会,除举办纪念大会、游艺会外,还开放学校教室、仪器室等处,任人参观。1926年,北大因经营困难,仅在校庆日放假一天,不举行游艺会。1927年,北大被迫改组为京师大学下属学院,当年的29周年校庆仅举行了纪念大会与名人讲演,其他事项一切皆无。如时任校长刘哲所言,“今日系前北京大学之纪念日,现既改为京师大学,无纪念之必要”。

1928年,国民革命军攻克北京,南京国民政府要求重组大学,取消北京大学建制,降格为北平大学北京学院,就在学校处于危急关头的当年,30周年校庆如期举行,开纪念大会,晚间还有提灯游行。1929年,北大成功复校,本次31周年纪念会热闹非凡,规模巨大。除各类游艺活动、名人讲演外,几乎所有科系与机构均开放参观,并向社会大众展示学校成绩。1930年,32周年校庆也十分热闹,同时还出版校庆特刊一部。1931年,或因九一八事变,当年未举办校庆活动。1932年,北大各学会虽积极筹办纪念会,但最终未能举行。1933年,35周年纪念,虽然筹备时间紧张,但依旧有声有色,游艺会盛大,校园均开放,并发放民众测验。1934年,为集中财力于学校建设,北大未举办任何纪念仪式,仅休假一天并开放宿舍。1935年同上年一样,未举办纪念活动,仅开放宿舍门禁。1936年,因爆发西安事变,北大38周年纪念活动从简,原定举行的游艺会取消,仅于校庆日上午举行仪式。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大被迫西迁昆明,并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共同组建西南联大。抗战期间,北大学校建制无存,单独的校庆活动必然无从谈起,但1938年发行的《国立北京大学四十周年纪念刊》,以及北大重庆同学会的多次纪念活动,也聊慰学子、校友爱校之情。1946年,北大复校,当年的48周年校庆因时局关系,一切从简,仅开会庆祝,并演出戏剧,因复校不久,也未举办学术展览。1947年,北大举办49周年纪念,校方亦因时局问题,同时也为集中精力举办50周年校庆,故将庆祝活动全由学生主持。当年举办了纪念会,并在图书馆举行校史展览,以及体育表演与庆祝晚会。1948年,北大校方从年初便开始精心筹划50周年大庆,预备以学术展览和演讲为主要活动,并举办大型游艺会,开放学校。但到了12月,北平局势急转直下,解放军围攻北平,在校庆日前几天,胡适匆匆离校南下。校庆当日群龙无首,仅开了纪念大会,原先预定的诸项校庆活动均告流产。

游艺会与展览会远比纪念大会更能吸引民众,我们不妨将民国北大历年的校庆按规模大小分为三个层次:盛大即举办有游艺会或展览会者;一般则仅举办纪念大会,其他项目较少或没有;阙无即当年未举办任何校庆活动。照此标准,自1917年北大首次举办校庆始,直至1948年这32年间,一共举办过16次。其中规模盛大的有6次,规模一般的有10次。而且校庆规模大小,与逢五逢十的整寿并没有关系,所谓的“大庆之年”反而没有大庆。endprint

二、喜气洋洋:学生主导的27周年校庆

当今大学校庆的举办方多为校方,而民国时的北大却不尽相同,大多数纪念活动的主要工作由学生负责,而校方则处次要地位。这样的筹备情况也有着历史渊源,北大首次校庆即由学生自主完成,在后来的校庆中,校方也大多仅起到辅助作用。当然,校庆的筹备也不可能完全靠学生,当学校准备扩大庆祝规模时,就会更多地参与到校庆活动的组织中,或者尽可能多地满足学生提出的经费要求,或者直接主导校庆活动的主办。

1925年的27周年校庆活动规模盛大,主要由学生承担筹备任务,是一次典型的学生主导校庆。有关此次校庆活动的材料,北京大学档案馆恰有所藏,我们可以由此一探其筹备情形。《北京大学二十七周年纪念有关文件》中有《本校廿七周年纪念经过纪略》一文,其中提到:“本校十二月十七日,为本校廿七周年纪念日。本校学生会经代表大会议决,定于是时举办纪念会,以资纪念,并先期组织本校廿七周年纪念筹备会,负责筹备。而同时学校方面,亦派有四人参加,共同进行。此次筹备时间仅八日,因之一切事项皆不能有充分预备;但以在如此短促之时期中,能有此种成绩,亦足以差强人意也。”[1]可见此年校庆活动首先由校学生会代表大会决议,并组织了纪念筹备会,同时校方也派出四位教工协助筹办。另据当年12月11日《顺天日报》记载,“北大学生会,昨日午后七时开主任会议,并有学校庶务部代表出席,讨论筹备二十七周年纪念会问题。”这可以与档案记载相比照。当天的会议讨论了六项事务,分别是举办时间及流程问题、门票问题、邀请学术演讲问题、纪念大会致词代表问题、成立筹备会问题、筹备会组织问题。

北大27周年纪念会的筹备时间虽不长,活动进行的却颇为顺利,还取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校庆前一日,北京大学校方向各学校发出函件,邀请诸校参观游览,函件云;“敬启者,十二月十七日,为本校二十七周年纪念,本所现定于十九日上午十二时半起,至下午三时半止,招待团体参观,特此函达云云。”校庆第一日上午9时在第三院大礼堂举行开幕仪式,开幕仪式结束后,下午便是各项展览与游艺,展览项目多种多样,既有第三院人文展览,诸如国学研究门、图书展览会、照片展览室,也有第二院理工展览,诸如物理、化学实验室,地址陈列室和生物标本室等。游艺方面则项目更多,在第三院大礼堂外,学生搭起了一座大棚以分散观众。其中有魔术、京剧、昆区、歌曲、国乐、舞蹈、话剧、电影、武术等项目,这些项目多由北大学生自行表演,也有其他学校的学生参与其中。到晚上10点,第一院还举行了烟火大会。第二天除游艺项目、学术展览仍然举行外,还有著名学者的讲座。这次校庆活动,当时报刊多称赞其筹备完善,项目丰富,观众甚多,唯独秩序略有些混乱。

三、愁云惨淡:不遂校愿的50周年校庆

1948年的50周年校庆与27周年大不相同,这次前期准备工作十分充分,由校方当局组建了以时任校长胡适为首的筹备委员会,学生则处于辅助地位。胡适与北大官方很早就决定要大办50周年。49周年校庆时,校方就以来年扩大庆祝规模为由,要求学生简办当年的纪念活动。当日,胡适在北大南京校友会成立大会上,透露其正在为明年(1948年)北大50大庆筹集捐款,希望能修筑一座新的礼堂大楼。1948年1月14日,北大50周年籌备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在胡适的主持下,决定成立建筑、学术、总务、材料等委员会,并决定出版纪念论文集,在6月底齐稿。为了推动大礼堂的建设,1947年3月胡适还向各地北大校友发函,号召校友捐款,其函称:“北京大学原称‘大学堂,是历代太学的继承者。太学之制起于汉武帝元朔五年(民国纪元前二〇三五年,西元前一二四年),故我们很可以说北大已有两千零七十二年历史,是世界最老的大学。这算法总不免有些‘卖老,故我们向来只算光绪戊戌年(民国纪元前十四年)开办的。大学堂是本校新生命的开始,到今年整整五十年,在校师生和各地校友都想给北大做寿,所以有北大五十周年纪念的筹备。纪念方法大致分两方面:一是用学术研究的成绩做祝寿礼物,一是立一种五十周年纪念的公共建筑。在学术成绩方面,各学院已着手征集各学院的研究成绩,且已计划各种学术刊物与讲演;在纪念建筑方面,我们征求各地校友的意见,大家都主张集中力量,募款捐款建筑一大礼堂。我们感觉建一个可容一千几百人的大礼堂是北大今日最迫切的需要,所以京,沪,平,津各地校友都赞成集合全国校友力量,募集捐款,在沙滩区建造大礼堂,就叫做蔡孑民先生纪念大礼堂。我们曾请几位建筑工程专家设计,大致计算,建筑与内部设备要国币七百五十亿到一千亿,非有绝大力量不能担负。我们大家都想此事,必须吾兄出来负责提倡,始有成功希望,所以我代表北大在校同人与各地校友,恳请吾兄慨允担负此事,前晚请勿推辞。”

到了10月,校庆筹备会举行第二次筹备会议,确定了当年校庆的展览项目。同时还向校内与社会大众征求校史相关史料。11月,北大校庆筹备会召开第三次会议,决定除原定展览项目外,再增加数项活动。同月,校长胡适再次主持纪念筹备会,各院长均参加会议,并对庆祝节目及其时间做出最后决定。该会后不久,针对学术演讲的问题,又由胡适主持召开了一场筹备会,决定各项学术演讲的题目、人员与流程。50周年的大庆活动,筹办的主体便是学校,校长胡适主抓校庆工作,多次召开筹备会议,各院院长、教授也多参与集中,可见此次纪念会的官方性质。相较之下,学生在这次校庆中的作用就没有那么大了。

北大50周年的纪念活动预备充分,本打算声势浩大地办一场学术嘉年华,我们从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国立北京大学五十周年纪念庆祝程序》中可见一斑。

“十二月十六日上午10:00-12:00各种学术展览的预展

下午1:30-4:00本校新医院及牙科诊疗所开幕,医学院招待会校

同仁及校友参观

3:00-5:00工学院招待全校同仁及校友参观

5:00本校广播台开幕,校长广播

十二月十七日上午8:30-10:00沙滩区各院招待全校同仁及校友参观endprint

9:00-12:00各种学术展览

10:00-11:30五十周年纪念庆祝仪式(松公府蔡先生纪念堂)

12:30聚餐

下午2:00-5:00各种学术展览

2:00-5:00各院开放

2:00-4:30各院学术讲演与讨论

晚7:00同乐会

十二月十八日上午9:00-12:00各种学术展览

10:00-12:00农学院招待全校同仁及校友参观

下午2:00-5:00各种学术展览

2:00-5:30各院开放

2:00-4:30各院学术讲演与讨论

晚7:00同乐会”[2]

校方的筹备虽然精彩,但由于局势愈发不明朗,校长胡适也于校庆前几日随专机南下,北京城内人心惶惶,北大的这次校庆也受到极大影响。到了校庆当日,上午10点由校务委员会委员汤用彤主持纪念大会,到场者不足百人。首先举行蔡元培铜像揭幕仪式,并由汤氏宣读胡适的致词。其后,徐悲鸿、周炳琳分别致词,接着全体摄影留念后散会。而本应当举行的各类活动也多流产,学术讲演及展览仅开文法学院展览,且时间缩短、展品不丰,连参观者也很少,原定的历史展览和理工教室开放,也因为时局问题而停止开放。而此时南下避难的校长胡适在南京举行的北大同学会50周年校庆大会上,涕泗横流,并称自己是“一不名誉之逃兵”,与会者听此也是声泪俱下,一同痛苦。

校庆纪念活动的举办,按照蒋梦麟在北大23周年纪念会中所谈的,“一是庆祝已往的成绩,一是感念将来的希望”。民国时期,北大几乎每次校庆都会有人提到本校光荣的革命传统,也号召全体师生继承并发扬这样的优秀传统。一次又一次的校庆,对于社会人士而言,可能最感兴趣的是那些异彩纷呈的游艺会,而对于北大同仁来说,校庆锣鼓的喧嚣并不是目的,如何缅怀前辈、团结起来,共同继承与发扬北大精神才是最为重要的。正如胡适在北大32周年纪念大会上所说的,“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只有三十二年的一个大学,请问人才打那里造起,所以国家才到这样。最要紧的希望是要望着远处看,不要顾虑往后,更不要只搭台唱唱戏就了事。……各系的同学要仔细想想,究竟三十三年的北大是怎样的,这个机会要是过去,依然还是这样。房子也旧,人也旧,那么明年我只在家里去过生日,不到这儿来过生日了。”

*本文获得北京大学教育研究中心2016年“北大研究”课题资助,课题名称“北大人的校园记忆与精神传承——民国时期北京大学校庆研究”,课题序号2016YB01

注释:

1.《本校廿七周年纪念经过记略》《北京大学二十周年纪念有關文件》档号BD1925001,北京大学档案馆馆藏。

2.《国立北京大学五十周年纪念庆祝程序》《北京大学五十周年纪念程序、文法学院学术展览会程》档号J006-001-00020,北京市档案馆馆藏。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纪念大会周年纪念校庆
河北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公告
贺河北师范大学百廿校庆
校庆特别报道
《现代医院》创刊20周年纪念
又是名牌、又多功能,声音又好听 Mark Levinson No.5805DAC/功放一体机 Focal Spectral 40周年纪念版音箱
我国召开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
石河子大学举行建校7周年纪念大会
我校举行建校70 周年校庆活动
有魔力的音箱 Rogers LS3/5A 70周年纪念版
沈阳隆重举行“3·15”国际消赛者权益日纪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