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师范生技能训练策略研究

2017-11-17刘英关美唐鑫李庆雨黄佩如

科技视界 2017年19期
关键词:国考教师资格师范生

刘英 关美 唐鑫 李庆雨 黄佩如

【摘 要】教师资格“国考”政策的施行给师范生带来了冲击与挑战,意味着师范生直接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特权”的丧失。然而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师范生对教师资格“国考”政策了解甚少,对通过“国考”取得教师资格证的意愿不强,他们考取教师资格证较非师范生只具有相对优势,同时,师范生对加大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有强烈诉求。为了应对教师资格“国考”,全面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师范院校应坚持课证融合:优化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体系,全程训练:开辟多样化的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路径,学考统一: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师职业技能量化考核体系。

【关键词】教师资格;“国考”;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

1 教师资格“国考”政策对师范生的冲击与挑战

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实行的一种法定的职业许可制度。作为教师资格制度的一个内容,我国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1993-2000年的“立法建规”阶段。1993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5年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和2000年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等都对教师资格考试作出了明确规定,确立了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法定地位,教师资格考试对象限定为学历不达标者。但在这个阶段,教师资格考试尚停留在法规层面,未能付诸实践。第二阶段是2001-2010年的“双轨制”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资格考试由法规走向实践,考试对象为学历达标的非师范生,考试内容具有补修性质,主要是师范生所修习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而师范生不需考试,在毕业时可以直接申请教师资格,教师资格认定实行“双轨制”。第三阶段是2011年至今的“改革试点”阶段。从2011年开始试点,凡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无论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都必须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教师资格考试(简称教师资格“国考”)。开始试点时只有浙江和湖北2个省进行“国考”,2015年教师资格“国考”全面铺开,到2016年,除新疆、西藏、内蒙和港澳台外,其余各省(区、市)均已实行“国考”。

教师资格“国考”政策的施行意味着师范生直接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特权”的丧失。“国考”的形式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主要考查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拟任教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同类型的教师资格,笔试的科目有所区别,就小学教师资格而言,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科。“面试主要考查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教师资格“国考”都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这就需要师范生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并日积月累的、全面的学习和刻苦的训练。教师资格“国考”对于师范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但只要认真对待、努力学习和刻苦训练,对于师范生的教师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也是一种机遇和促进。

2 师范生对教师资格“国考”政策的认识与诉求

湖南省2015年开始施行教师资格“国考”工作,规定2016年入学的师范生必须参加“国考”才能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基于这一政策背景,为了了解湖南省师范生对教师资格“国考”政策的认识与态度,我们自编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吉首大学进行了问卷调查。为了对比的需要,我们在给师范生发放问卷的同时,也给非师范生发放了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师范生和非师范生各300份。调查结果如下:

2.1 师范生对教师资格“国考”政策了解甚少

调查显示,只有20%的师范生关注并了解教师资格“国考”政策,80%的师范生只是听说过但并不了解,说明师范生对教师资格“国考”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和紧迫感,这可能是因为湖南省的“国考”工作开始时间不长,在该省高校就读的师范生还没有经历过“国考”的缘故。而在有意愿从事教师职业的非师范生中,有37.5%的被调查对象认真关注并全面了解教师资格“国考”政策的相关规定。虽然被调查的绝大多数的师范生和非师范生对教师资格“国考”政策都只是听说但并不了解,但比较而言,非师范生比师范生了解教师资格“国考”政策的比例明显要高。这说明了,有意愿当教师的非师范生在积极地关注教师这一职业的动向和相关政策,他们很可能是师范生考取教师资格证道路上的强大竞争者。

2.2 师范生对通过“国考”取得教师资格证的意愿不强

调查显示,有意通过“国考”取得教师资格证的比例不到30%,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被试对“国考”政策不太了解,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被试都是2016年以前入学的师范生,他们仍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直接申请认证相应教师资格,而对考取其他学科教师资格证的意愿不强。比较而言,有意愿考取教师资格证的非师范生所占比例高达80%,而在这80%当中,37.5%的被试是因为“打算当老师”而有意考取教师资格证;31.3%的被试有意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原因是“多条出路,可能当老师”;还有31.2%的被试有意考教师资格证仅仅是因为“多一个证书,多一份竞争”。可见,在被调查对象中,师范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意愿远不如非師范生强烈。

2.3 师范生考取教师资格证较非师范生只具有相对优势

调查显示,在教师资格“国考”政策下,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相比并无绝对优势。对于“在考取教师资格证时自己是否具有优势”的问题,60%的师范生认为“具有相对优势”,30%的师范生认为“与非师范生一样”,只有5%的师范生认为“具有绝对优势”,甚至有5%的师范生认为“不如非师范生”;而30%的非师范生认为自己“具有相对优势”,50%的非师范生认为“与师范生一样”,15%的非师范生认为“不如师范生”,还有5%的非师范生认为自己“具有绝对优势”。对于“自身教师职业技能综合水平”的问题,30%的师范生认为“较高”,60%的师范生认为“一般”,认为“很高”和“较低”的师范生各有5%;而有25%的非师范生认为“较高”,55%的非师范生认为“一般”,15%的非师范生认为“较低”,还有5%的非师范生认为“较高”。从小学教师资格“国考”科目来看,师范生普遍认为自己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并接受了相对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所以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和面试环节要优于非师范生;而非师范生普遍认为自身拥有的知识深度和广度比师范生更强,所以在《综合素质》科目上要优于师范生。调查结果显示,在自身的教师职业技能综合水平方面,师范生认为“较高”的比例只是略高于非师范生,说明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综合水平也并不乐观。所以整体来看,在教师资格“国考”政策下,师范生考取教师资格证较非师范生只具有相对优势。endprint

2.4 师范生对学校加大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有强烈诉求

调查中,对于“学校实训力度是否足够”的问题,只有30%的师范生认为“适中”,有70%的师范生选择“不够”或“完全没有”。这说明了,师范生普遍认为师范院校对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力度不够。他们认为,有些课程开设的时间滞后,虽然学校提供了参与教育见习、实习的机会,但是他们觉得在见习实习过程中收获甚少。65%的师范生表示对学校现行的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体系不满意,在教师资格证“国考”下,他们希望学校能加大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并从如下方面加以改进:(1)课程设置增加实践内容,教师职业培养体系更系统化;(2)教学内容有意识地与教师资格证“国考”标准融合;(3)在大一、大二就开始逐步开设教法课程,仅在大三开设很多技能的掌握都不够;(4)大一就开始成立师范生技能培训小组,互相监督、互相促进;(5)加强特长培养,突出个人优势,提高师范生核心竞争力;(6)增加对外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定期请当地优秀教师来校介绍教学经验,多组织师范生去中小学观摩学习,加强与其他师范院校的交流,不固步自封。

3 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师范生技能训练策略

所谓技能,通常是指人们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经过练习形成的对待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本文所说的师范生技能特指师范生所应具备的顺利完成某种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的教师职业技能。为了加强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国家教委师范司于1992年9月颁发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明确规定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三笔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等方面”, 并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接着,又于1994年3月颁发了内容更为具体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要求全国高等师范学校贯彻执行。这两个文件的颁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水平低下、训练重视不够且无章可循的状况。但不可否认,一些师范院校的执行情况并不乐观,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仍流于形式,致使很多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水平不高,难以胜任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资格“国考”政策的施行提高了教师职业的入职门槛,师范生要想获取教师职业资格就必须加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那么,在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如何提高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水平呢?下面结合师范生对加大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的强烈诉求,从师范院校的层面提出三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策略。

3.1 课证融合:优化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体系

如前所述,教师资格“国考”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这里我们撇开知识性内容不谈,“国考”涉及到的能力方面的内容就有赖于科学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体系的支持。以小学教师资格“国考”为例,《综合素质》考查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教师基本能力等五大块内容,其中教师基本能力包括阅读理解、逻辑思维、信息处理和写作能力;《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查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七大块内容,其中学生指导、班级管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都与教师职业技能有关;而面试主要考查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就直接属于教师职业技能范畴。因此,为了应对教师资格“国考”,同时顺应《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2011)的要求,师范院校必须树立“课证融合”理念,优化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体系,开足教育类课程,加强实践操作环节,有针对性地对师范生进行训练。比如:开设《心理学》课以训练师范生的心理素质、思维品质和学生指导等方面的能力;开设《教育学》课以训练师范生的职业认知和学生指导、班级管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能力;开设《普通话》和《教师口语》课以训练师范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开设《书法》或《写字》课以训练师范生的书写技能;开设《班级管理》或《班主任工作》以训练师范生的班主任工作和班级管理能力;开设《课程设计与评价》、《有效教学》、《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学科教学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以训练师范生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教学工作能力;开设《现代教育技术》或《课件制作》课以训练师范生的课件制作能力。此外,还可以开设专门的《说课与上课》或《微格教学》等课程以综合训练师范生的教学工作能力等等。

3.2 全程训练:开辟多样化的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路径

技能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的练习。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所涉及的内容很多,就更需要他们从入学开始一直到毕业结束,进行日积月累的全程式的训练。为了提高师范生的兴趣,在“全程训练”过程中需要开辟多样化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路径。首先,要充分利用各科教学活动进行常规化的技能训练。如:每门课程都可以安排“课前3分钟”或“课后3分钟”以训练师范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诸如《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课前3分钟”的内容还可以有意安排教师资格考试中面试涉及到的“教育问答题”,这样既可以训練师范生的语言能力,还可以训练其职业认知和思维品质等方面的能力。除了专门的写字课或书法课,每个班级还可以每天安排20-30分钟时间集中进行写字训练,钢笔、毛笔、粉笔交叉练习,以提高师范生的书写技能。学科教学法课程可以提前开设,并适当延长开课时间,以使师范生能够尽早得到全面的“教学设计”、“说课”和“讲课”等方面的综合技能训练。其次,要密切与中小学的联系,加强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等实践环节,将见习、实习、研习活动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始终,让师范生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同时,还可以定期将一些优秀的中小学校长或教师“请进来”,给师范生介绍教育教学经验,甚至聘请他们当“实践导师”指导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再次,要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和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职业技能比赛,以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积极性。按照教师职业技能的内容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如“书法小组”、“绘画小组”、“朗读小组”、“唱歌小组”、“课件制作小组”、“礼仪小组”、“体操小组”、“心理咨询小组”、“教学设计小组”等等,使师范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加以选择,以训练和提高自己的专长。同时,定期开展各种技能大赛,如“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朗读比赛”、“作文比赛”、“书法比赛”、“课件制作比赛”、“讲课和说课比赛”、“唱歌比赛”、“健美操比赛”、“广播操比赛”等等,营造氛围,给师范生提供汇报和展示的平台。

3.3 学考统一: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师职业技能量化考核体系

技能考核是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是调动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积极性的重要手段。[2]那么,如何进行考核呢?教师资格“国考”内容与方式的综合性,决定了师范生职业技能考核体系的全面性,为此,师范院校必须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师职业技能量化考核体系[3]。具体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贯彻执行《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和《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结合教师资格“国考”内容,编制系统、规范的教师职业技能考核大纲,内容包含目标体系、考核项目、考核时间、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尤其在评价标准方面一定要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二是全面实行合格证书制度。合格证书可以是单个项目的证书,如普通话等级证书、计算机过级证书、三笔字合格证书等等。也可以是综合性的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合格证书,证书中将所有要考核的项目登记下来,如普通话与教师口语,三笔字(钢笔、毛笔、粉笔),简笔画,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说课、讲课与评课,班级管理等等,所有项目都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才能发放教师职业技能合格证书,未拿到教师职业技能合格证书的师范生不能正常毕业。如此,既可以提高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水平,也可以使他们能够从容应对教师资格“国考”。

【参考文献】

[1]冯加根.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发展历史分析[J].中国考试,2016(11):51-56.

[2]张秀清,江玉安.专科层次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的现状及策略[J].淄博师专学报,2009(4):3-9.

[3]雷婷婷.独立学院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问题及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12(1):70-74.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考教师资格师范生
病案突进
湖南省2021年教师资格认定时间确定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在即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教师资格将打破终身制 明年起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实行定期注册制度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